穿透力才是影响力
嵩岳巍巍,黄河滔滔。曾经孕育出华夏文明的中原大地,仍有一些群众承受着贫困之痛。其中,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黄河滩区“三山一滩”是河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易地扶贫搬迁是破解“三山”深山地区贫困群众脱贫的根本之策。“十三五”期间,河南计划易地扶贫搬迁25.97万人,主要分布在“三山”的50个县(市、区),其中国家和省级贫困县24个、占比近半,四个深度贫困县中有3个居其间,“出行两条腿,种地靠老天,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是真实写照,只有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才能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从源头上斩断贫困之根。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中原大地上全面铺展开来,河南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正从一张白纸变成一幅绚丽的画卷。短短几年时间,25.97万贫困人口告别了故土、搬离了穷窝、改变了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嬗变喜悦
八百里伏牛山山峦绵延,峰岭逶迤。多个山头、多条河流涧溪间,是河南省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深山区县——三门峡市卢氏县。这里易地搬迁任务最重,占到河南省总搬迁量的1/8。年初,卢氏县有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8.9%。
位于县城西南部洛河南岸国道南侧的兴贤里社区,则是当地55个搬迁安置点中最大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年7月开始兴建,年8月高标准完工,建设速度令人惊叹,社区里户人从18个乡镇搬迁而来。
三门峡卢氏县兴贤里搬迁社区,面积.31亩
搬到兴贤里社区之前,群众们的旧房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日前走进三门峡市卢氏县兴贤里搬迁社区,83栋新楼房接踵而立,社区内“四纵三横”的新道路是县城南区主要街道,直接融入城区当中,实行开放式建设管理。南北主干道春华一街直接与国道相连,西连卢栾高速入口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而在这个新的社区里,一个个平凡人讲述着他们不平凡的故事,汇聚成人类减贫和搬迁史上的一曲赞歌,让人既感动,又振奋。
搬迁户崔历英原住横涧乡大村,位置偏远、居住分散,一家五口人在3间土坯房里守着几亩薄地苦熬受穷。现在,他们一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免费分的平方米三室两厅,女婿和未成家的儿子通过打工实现每人月收入多元,随他生活的外孙上了安置点附近的学校。他高兴地说:“过去5口人住3间土坯瓦房很紧张,经济上也不宽裕。现在国家政策好,给我们解决了住的问题,生活上对我们也特别优待,帮我办了低保,领上了养老金,艰难岁月已经熬过来了,以后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同住在兴贤里社区的田喜会,原来也住在深山里,生存条件恶劣,生活非常艰辛,母亲因病走得早,父亲年迈体弱常年卧病在床,还有一个弱智哥哥和一个患有精神残疾的弟弟,全家靠他一人维持生计。田喜会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外出谋生,年幼的他尝遍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年对于田喜会来说是苦尽甘来的幸福一年,好事接二连三前来报到。田喜会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分到了一套新房,终于圆了新房梦。同时,因为忠厚老实、热情肯干,他被安排到兴贤里管委会上班负责劳务输出,给了他更加广阔的活动天地。每年都有上百工人经田喜会介绍实现稳定就业,年龄从16岁到55岁,涉及电子、食品、建筑、消防等工种,每年带动贫困群众实现经济收入万~万元。不到4年时间,田喜会完成了从贫困人家向小康之家的华丽蜕变,就在他下乡招工时,爱情之花也不期而遇,田喜会在年腊月步入婚姻殿堂。
左图为刘黑旦在自己农田里检查作物生长,右图为刘黑旦在新房里
55岁的刘黑旦搬迁新居后,成立了卢氏县宝林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群众50余人,建起了千亩连翘基地,当年就实现贫困群众人均增收元,他本人也于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并竞选上了社区楼长和秋实街坊理事会主任。年6月,他又成立了带有兴贤里社区贫困群众印记的卢氏县兴昌劳务有限公司,寓意“兴贤里兴旺昌达”,共带领兴贤里社区余名贫困群众就近务工,累计为社区贫困群众增收70余万元。刘黑旦也因此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搬迁群众的致富领路人”,并被三门峡市评选为全市年“百姓学习之星”。
像崔历英、田喜会、刘黑旦一样,一万多人从山沟沟里搬出来,在兴贤里社区安了家、就了业。
像兴贤里社区一样,河南省50个县(市、区)的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拔地而起,7.5万套安置住房帮助25.97万搬迁群众圆了安居梦、小康梦。
嵩县德亭镇德福苑社区
内乡县马口镇幸福小区
一座座房屋坚固美观,一排排路灯温暖明亮,一条条道路花红柳绿,一处处产业如火如荼,一个个居民笑逐颜开……这些构成了易地搬迁群众的幸福图景。年、年、年河南省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激励表彰。年10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在河南省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对河南省近年来集中力量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河南贫困人口多、搬迁难度大,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探索出了一些符合省情、群众满意的路子。
传承弘扬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对焦裕禄,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崇敬,视为人生榜样,指出“焦裕禄精神一直是一盏明灯”“学习焦裕禄精神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把“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纳入新型城镇化、现代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统筹推进,让群众既能住上新房子,又能过上新生活。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牵头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大力弘扬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精神,深入践行“敢于担责、敢于担难、敢于担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探路人、当好解题人”的“三敢两当”机关文化,以地区振兴处为主体成立工作专班,先后抽调业务骨干20余人专职推进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同50个市县的搬迁办,三年多风雨兼程,三年多夙兴夜寐,交出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河南答卷”。
三年多来,全省搬迁战线同志坚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舍小家、顾大局,把自己的酸甜苦辣深埋心中,顶风冒雨、日晒雪侵已当平常,“无节休”“连轴转”渐成日常,“马上办”“一起干”变为自觉。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搬迁办负责同志黄亚军经常要求大家“把搬迁当事业干,把群众当亲人看”,一定不要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及贫困搬迁群众的期望,一定要高质量完成搬迁任务。省搬迁办全体同志都以能够成为脱贫攻坚大决战的一名战斗员为荣耀,把易地扶贫搬迁当做落实“四个意识”、检验对党忠诚的主战场,遇到任务比奉献、遇到困难比担当、遇到成绩比不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勠力同心、尽锐出战。有的同志一连几个月没有休过完整的周末,“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家常便饭,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成为年幼孩子的“隐形爸爸”;有的同志全年近1/3的时间穿梭在安置点之间,累计行程上万公里,走访搬迁群众近千户;有的同志每天驱车70公里耗时3个小时上下班,经常吃住在办公室,行军床、方便面成为“标配”;有的同志因工作繁重连续加班无休,错失了易地置换房屋的有利时机,最后不得不多付出几十万元。地区振兴处负责同志陈静虽然是一名女同志,但穿行在“九沟十八岔”却能如履平地,在大家的印象中永远是干净利索的“铁汉”,谈起同志们的故事,她动情地说:“搬迁办的同志们干工作是个顶个的棒,只是对家庭付出太少,内心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焦裕禄精神是焦书记的高尚品格,也是全体党员自觉追求的榜样力量,更体现在每个党员干部苦干实干的具体行动中。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只有在全省各级搬迁办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取得最后胜利。
鲁山县是一个集深山区、水库淹没区、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国家秦巴山片区贫困县,七山二水一分田,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极其繁重。为做好集中安置点的选址和产业规划工作,县发展改革委主任曹大伟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多次到乡镇实地踏勘,经常深入搬迁群众家中座谈,最终按照“四靠”(靠县城、靠乡镇、靠产业园区、靠旅游景区)原则,规划建设了32个集中安置点,并为搬迁群众测绘、审图、报批,协调相关部门“特事特办”、靠前服务,发放了第一批不动产权证书1本,让搬迁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桐柏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杨,被称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挑大梁的“拼命三郎”,自接手工作3年间,几乎每周至少一次前往现场督导工作进度,让1户名贫困人员得到安置。年12月,正值工程建设紧要时期,刘杨突感心跳加速、绞痛难忍,经检查被留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术后仅20天就不顾医生劝告返回了岗位。年6月9日,刘杨又突感身体不适,不医院。临出发前,他还是放心不下手头的各项工作再三交代,“三五天我不一定回得来,工作上的事你们要盯紧点”。最终,刘杨被确诊为脑梗,幸运的是,因为发现及时,救治23天后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泌阳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白中华把别人眼里“出力不讨好、操心受累、责任大,出成绩难”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当成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单位的老黄牛,接受搬迁工作时,他当场表态:“为群众办实事的事,我干!”“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责任重大,我作为发展改革委的一名老党员,没啥说的,服从组织安排。既然党组织信任我,为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再拼一把,值!”他边学习、边实践,很快理清工作头绪,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成为泌阳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一面旗帜。
张学兵同志是三门峡市搬迁办负责同志,对他来说,“搬迁脱贫是使命,也是战斗命令”。在工程建设的攻坚阶段,连续65天早上六点半出门,晚上九点回住所,走遍全市所有安置点,实地查看工程进展;和县乡领导座谈,探讨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查看档案资料,纠正基层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走村入户,对搬迁群众的政策困惑进行答疑。那时,他对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国家在特殊时期的一项特殊举措,我们一生可能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去做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作了”。在他的具体组织推进下,三门峡圆满完成了全市6.5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在河南易地扶贫搬迁的战场上,这样的干部数不胜数,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一个个易地扶贫搬迁干部的感人事迹,生动地诠释了焦裕禄精神的实践内涵,共同在中原大地上书写着感人的篇章。
谋篇破难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这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生命线。围绕生命线,河南省以“怎么搬”“搬后怎么办”为重点,以七个“着力”为抓手,多点发力、综合施策,全力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一手抓搬迁住房建设,一手抓搬迁群众脱贫”,着力解决“收入怎么增”。河南省统筹整合、多策并举,推动搬迁任务县盘活迁出区和安置点各项资源,深入开展产业扶贫“五个1”专项行动,在有条件的安置点建设1个村级光伏小电站,因地制宜落实1项产业帮扶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建设1个扶贫车间,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贫困户有1份集中理财、定期返还的稳定收益,每个搬迁户至少有一项以上脱贫措施。现已累计脱贫24.9万人、占比95.9%,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搬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后续发展问题。
狮子庙镇搬迁社区配套幼儿园
嵩县德亭镇德福苑卫生所
“保障基本、缺啥补啥”,着力解决“配套如何建”。为了让搬迁群众能够同步享有就医、就学等基本公共服务,河南省在规模以上安置点同步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有社区服务中心、有义务教育学校、有幼儿园、有卫生室、有文化场所。全省共新建社区服务中心个、文化广场个、综合活动室个、卫生室个、幼儿园个、学校所,累计铺设饮水管道1公里、道路硬化公里、电网公里,做到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覆盖到位,较好满足群众需求。
狮子庙镇搬迁社区配套扶贫车间
马山口镇幸福小区制鞋扶贫车间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解决“产业如何抓”。依托搬迁安置点“靠县城、靠园区、靠乡镇、靠乡村旅游点”的“四靠”区位优势,突出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推动扶贫车间、卫星工厂、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扶贫项目向搬迁群众聚焦发力;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不断增强带贫效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产业扶贫“造血”作用。曾经的大别山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信阳市新县通过发展茶叶种植和生产,产茶时节搬迁户可以在附近茶厂采茶,季节性收入能达到约元。南阳市内乡县探索推进“党委政府+合作社+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贫困户”的“5+”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户年均获得稳定分红约0元。
精准发力、施策到人,着力解决“人岗怎么配”。将就业帮扶作为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精准就业台账,加强就业跟踪服务,省市县三级联动,在人以上安置区开展就业对接活动,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送岗位上门,让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足不出户”了解就业扶贫惠民政策、获得就业信息、加快稳定就业。据统计,全省实现就业的搬迁劳动力中,县内就业占比过半,达到56.3%,县城仍然是就业主要流向;劳务务工、中介组织就业等方式占比51.2%,稳定就业基础不断增强;有培训意愿且符合受训条件的人数8.17万人,基本实现“应训尽训”。通过一系列就业帮扶举措,改变了搬迁群众“靠天吃饭”的日子,拓宽了增收渠道。不少搬迁群众反映,搬迁前,由于远离集镇县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只能靠一点土地维持生计,非常困难,根本谈不上外出就业;搬迁后,靠城镇近了,消息灵通了,找工作也方便了,既能顾家又能就业。南阳市内乡县搬迁群众自发编写了一句顺口溜:门口务工真好,兼顾庄稼老小;转移就业一人,实现全家脱贫。
实事求是、分类处置,着力解决“生态如何护”。对于搬迁群众原有宅基地等迁出区资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置,具备条件的,优先复垦为耕地;不宜复垦的,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做到“宜生态则生态,宜林则林、宜园则园”,促进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全省已实施生态修复1.03万亩,一大批生态脆弱地区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休闲游等方式,吸引周边不少群众观赏体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搬迁脱贫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组织引领、群事群办,着力解决“治理怎么优”。“给钱给物,还要建个好支部。”河南省注重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摸排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对人数较多的安置点采取新建的方式建立基层组织、服务机构,对人数较少的采取就近纳入管理的方式,基本实现集中安置点基层组织、服务机构全覆盖,做到“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不少社区还设立便民综合服务窗口、爱心超市、农村电商服务站等,有条件的地方将社区管理运行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给予保障,切实做到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实现搬迁群众有困难能找到人、有事情能解决。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搬迁安置区社区服务机构和基层党组织在抗击疫情、确保搬迁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个搬迁安置区没有一人感染。
科学布局、有机发展,着力解决“新村如何融”。中央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中提出,“坚持村庄搬迁撤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依托适宜区域进行安置,避免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河南省顺应新农村发展形势变化,紧扣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初衷,明确以集中安置为主,占比达90%,最大安置点为1.03万人,积极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有机衔接。
转换跨越
从山里到山外,这是一条搬迁之路。
从穷困到脱贫,这是一条幸福之路。
从富裕到小康,这是一条梦想之路。
搬入新家园,条件变好了,工作、生活都能兼顾。桐柏县月河镇政东社区安置点的搬迁户蔡源昌,十年前在福建打工结识了当地姑娘吕秀丽,并与之结婚。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两口子回到桐柏老家,面对3间土瓦房和满地泥泞,外地媳妇吕秀丽心凉了半截儿,虽然还是留了下来,但过得很艰难。现在日子则不一样了。他们一家在镇上的安置点社区分到了两层新房,两个女儿到校上学只用5分钟时间,吕秀丽也在社区旁的就业车间打工,每月能收入0元左右,还能帮着丈夫养殖多只鸭,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每天晚上都要在社区广场学跳广场舞。对现在的生活,吕秀丽表示嫁到桐柏不后悔,现在的生活质量不比福建老家差。
图为栾川县狮子庙镇金河湾社区
搬来新命运,劲头攒足了。不少搬迁群众从原来分散在各个山沟的零散住户搬入集中安置点后,告别了“出行两条腿,种地靠老天”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直接享受到“靠县城、靠园区、靠乡镇、靠乡村旅游点”的各种优势和资源,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在基层组织和周边群众的带动下,利用“搬新居、住新房”的良好契机,重新燃起了靠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在奔赴小康生活的路上,“我要脱贫”的劲头更足。进入内乡县马山口镇幸福社区安置点,映入眼帘的是徽派建筑联排成行,白墙黑瓦,交映生辉,服务大厅、洗衣房、澡堂、图书室、同心超市、卫生室、励志堂一应俱全,置身其中,如在画中,感受到了现代都市气象。安置点以“三带五联”为载体,树典型正向激励,促后进加压紧逼,将“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小康户”“最美脱贫户”“最美脱贫攻坚户”“优秀联户组长”等评选活动引入安置点,引导贫困户创模范组、模范户和先进个人,同时开展“黄红黑”旗评选,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使“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成为搬迁群众的内在自觉要求,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动力和信心。
嵩县德亭镇德福苑社区
内乡县马山口镇汪沟易地搬迁幸福小区集中安置点
搬出新气象,梦想更近了。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的渐次开展,不仅改变了搬迁群众的精神面貌,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使他们逐渐找到了归属感,还让他们从此走上了稳定致富的小康之路,在奔向美好生活的梦想之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宽、越走越甜。栾川县秋扒乡雁坎村居民崔战松作为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一员,沐浴党恩,一家5口人搬出大山,挪出穷窝,喜迁新居,住进了条件便利、温暖舒适的秋扒乡幸福佳苑。老崔每每提及此事都幸福地合不拢嘴,一个劲地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党的政策好!做梦也没想到今天的好日子!”汝阳县响地村贫困户郑长水,以前住王长沟组,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了新房,家里享受到户增收和产业带贫项目,他高兴地说:“现在房子换了,村里环境好了,工作也方便了,钱也赚得多了,感谢党的好政策。”
告别“九沟十八岔”搬进新社区,各种新资源也接踵而至,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搬迁而小康的人们已汇入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之中。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雄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绝不是“下山”与“上楼”的简单转换,而是让搬迁群众从“好房子”到“好日子”的品质进阶,这是河南25.97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期望,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想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感受到这就是搬迁群众的人生“奔头”,也是河南各级搬迁干部的使命担当。只有让群众有奔头,才能留住他们;只有让搬迁与地方发展共济互补,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才能牢固。
年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收官之年,而后续扶持工作又是决定易地扶贫搬迁成败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影响到搬迁群众能否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令人欣喜的是,河南正在朝着“生活好”的目标,扛起如山责任、立起更高标准,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零压力”轻松拥抱新生活,从思想追求和生活品质上变成真正的“城里人”,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作出新贡献。(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程晖范纪安/文河南省发改委供图/供图)
END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责编:王希学
审核: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