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老汉手工漏粉条每日敲击漏勺近万次手磨破几
TUhjnbcbe - 2023/7/22 21:51:00

“要不是一直坚持手工,张沟的粉条就和其它村里生产的粉条一样,早就没有任何特点了,价格自然也上不去,销路也不畅。”河南汝阳县张沟村65岁的靳水*手工漏粉条已经近50年,从16岁开始,就拿起了漏勺,干起了粉条的营生,这么多年的发展,他有一个秘诀,就是坚守手工,不掺一点假,做良心粉条。

靳水*的这双手,在漏粉的时节,每日要敲击近万次,手部都磨破了几层皮,为了不耽搁粉条的销售,只好绑上护带继续重复着敲击漏粉的工艺。“村里的几个合伙人有时候看我累,也说让我歇歇,我不太放心,漏粉毕竟是个技术活,万一漏出粗细不匀的,那对顾客来说,就意味着买到的是残次品。”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吃粉条的时候,有一个个粗疙瘩吗,咬也咬不动?

说不辛苦是假的,但一年的好时候就几十天,只好坚持。漏粉的时候必须选择最冷的天,否则粉条不上冻,吃不出粉条的劲道的感觉,所以,他们一般在进入腊月时节开始漏粉。不停的敲击,靳水*的手磨破了几层皮,为了让外地的顾客不失望,他每年都在合伙村民的帮助下,亲自漏粉。

“我刚开始漏粉的时候一斤粉条卖不到两毛钱,甚至一毛多就卖了,现在市场价在10元左右,我们村生产的粉条能卖到15元到20元。”回忆起过往,靳水*一脸感叹,生活条件确实比过去有了天壤之别,得益于社会的告诉发展,我们张沟村每年靠着粉条,也走上了富裕路。

靳水*所在的张沟村地处汝阳县蔡店乡南部大虎岭山下。多年来,当地农民有种红薯的传统习惯,并把红薯当做一项主要产业,进行深加工做成纯手工成红薯粉条销售。张沟村是省级贫困村,洛阳市口岸办和汝阳县公路局作为帮扶单位,并对该村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加工红薯粉条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提前摘掉了贫困帽子。

每年的数九寒天,是加工红薯粉条的最佳时期。农民利用葫芦瓢打成十多孔作为手工粉条机,垒好大锅台把大铁锅里添上三分之二的水烧开,师傅们把和好的红薯粉团再放到葫芦瓢里,握拳用力下砸,下到锅里煮熟再放到凉水缸里捞出,用小木棍串起来冷冻后,敲打致小冰颗粒落地,晒干后就成了手工红薯粉条了。

从瓢里漏出的粉条经过沸水的蒸煮,变软,捞出后就可以晾晒了。

经过凉水的冲洗后,就可以捞出,上冻后,再晾干,就可以销售了。

风干和冷冻后,就可以拿到太阳下晾晒了。

漏粉用的漏瓢是用大葫芦劈开的,这个已经用了四五年。

“做手工粉条是良心活,不能掺任何假。”随着机械化的普及,目前好多自称手工加工的粉条,其实是机器漏出来的,有的还掺假,这样,也就失去了手工的味道。靳水*说,只要有人喜欢,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他将坚持下去,同时也尽快的物色漏粉师傅,寻找接班人,漏粉传了几百年,不能到我们这一代失传。

“每年的这个时候,好多老熟人老朋友,都通过电话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汉手工漏粉条每日敲击漏勺近万次手磨破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