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袁绍主动申请延长三年丧假,是为了守孝
TUhjnbcbe - 2023/7/2 20:12:00

袁绍出生于汝南郡袁氏家族,和袁术是同父异母兄弟,生父是司空袁逢,因袁逢之兄袁成(官至左中郎将)无子嗣,在袁成死后,为了继承其家业,袁逢就将袁绍过继给袁成为子。

袁绍之过继,还有另一个原因。袁绍虽年长于袁术,但他的生母是妾,属于庶出,所以袁逢的继承权按理当归袁术,袁绍过继给叔父,也是为了避免了日后兄弟相争。

当然,还有说绍之生母本就是袁成家的婢女,在与其父“野合”后生下了袁绍,袁绍过继也是为了母子团圆。

无论袁绍生母是妾还是婢女,袁绍出身“微贱”却是事实,这也成了后来被公孙瓒和袁术诋毁的“污点”。

袁绍虽然出身不好,但仪表堂堂,豪侠有英雄气,又顶着“四世三公”的光环,所以仕途顺风顺水。和大多数权贵子弟一样,袁绍初仕为“郎官”,虽然官职不大,但侍从皇帝,能快速熟悉宫中事务和公文处理,得到很好的历练。不久袁绍就被授予实职:东郡濮阳县长,此时的袁绍刚刚20岁。

上任后不久,袁绍的母亲,就是被袁术鄙视的奴婢去世了,汉朝以孝治天下,“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父母去世做儿女的要守三年丧,担任朝廷公职的须离职守丧。袁绍于是离任濮阳,回到汝南郡汝阳县办理母亲丧事。

此时袁绍已名满京洛,交结甚广,他家的丧事惊动了各方人士,不远百里千里都来吊丧,光车子就有几千辆,据说曹操也在宾客之列。

古时候守孝时间长,规矩多,不能住家里,只能在孝亲坟前搭个简易窝棚,不能擅离,禁荤食,更禁女色。表面悲悲戚戚,心里却如煎似熬。袁绍在为生母守完三年孝后,本来应该重回岗位,等待复职,这也是绝大部分解仕官员的“丧假流程”。但袁绍却未归仕,主动向朝廷申请延长三年丧假,要为早已亡故的“父亲”袁成守孝。

袁绍这一要求非常“反常”,到底是出于“孝道”还是别有图谋?毕竟放弃很多人羡慕的仕途,只为博得一个行孝的名声,就要沉寂六年青春,代价似乎太大了。

继父袁成早丧,袁绍当时年纪尚小,还未过继给袁成,按理不需要守孝。现在袁绍却提出“补孝”,表面看是在奉行“孝道”,以赢得一个好名声。但实际上袁绍“补孝”的真实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避祸,二是为了“干革命”。

袁绍心高气傲,志向远大,他对传统的仕途进阶之路已经不满足,他要走一条险中求富贵的“革命之路”。袁绍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其胸怀眼光并不逊于曹操,若论综合能力、家族实力甚至都要超过曹操,他最后被曹操打败,是输在了用人这一点上,当然这是后话。

袁绍在暗流涌动的东汉末年,早已洞察了天下大势,他要以行孝为掩护,干一番大事业。

桓帝、灵帝在位期间,先后发生了两次“*锢之祸”,很多*人被剥夺官职,惨遭迫害。袁家是士大夫阶层的领*人物,自然成为宦官和外戚的打击对象。

尽管袁隗、袁逢都位列三公,位高权重,也有丰富的官场斗争经验,但袁家关系复杂,牵连较多,跟很多*人都有姻亲关系。在十常侍把持朝局的乱世,袁家如履薄冰,沉浮只是瞬间事。宦官集团手段极其残忍,动辄“族诛”、“团灭”,袁绍申请“补孝”,正是要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避祸。

史书对他这六年的活动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想见,袁绍在延长的三年守孝期间,并没有闲着,他一定广交名士,阴结*人,准备奔赴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

所以在六年“丧假”期满后,袁绍不应朝廷征召,拒绝到尚书台报到,而是回到洛阳隐居起来。

袁绍表面上不访问宾客,但暗中却结交*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伍孚、许攸、陈蕃、李膺、曹操等人。他们来往频繁,行事机密,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为目的的*治集团。

而后谋何进,诛宦官,召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统一河北,威服胡人。。。

袁绍从此走上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革命道路”,成为汉末最耀眼的枭雄之一。

开卷知天下,掩卷论古今。

谢谢赏阅!

1
查看完整版本: 袁绍主动申请延长三年丧假,是为了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