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洛阳市人民*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洛阳市推动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涉及交通、教育、文旅
......
跟老贾一起来看看详细情况
洛阳市推动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
年工作要点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全面发力实施的第一年,为推进现代化洛阳都市圈建设,加快形成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如下:
一、构建都市圈规划体系
1.编制《洛阳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加强都市圈市(县)空间规划的协同衔接,制定统一技术标准、实施细则,形成统一、协同、科学、高效的空间规划体系。6月底前,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初步成果,最终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同步完成。
2.编制洛阳都市圈专项规划。加强与省级规划、周边地市规划和市级其他规划统一协调、相互衔接。6月底前,洛阳都市圈交通运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形成规划成果,年底前印发实施。9月底前,形成洛阳都市圈文旅融合、产业协同、洛济深度融合和洛济焦、洛巩、洛渑、洛汝产业带等专项规划初稿。
3.制定区域联动发展*策体系。加强与周边地市的对接,一体制定联动发展措施,加快推进都市圈建设。6月底前,争取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洛阳与平顶山、洛阳与三门峡、洛阳与焦作联动发展措施,推动实施一批合作项目和事项。
4.推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规划建设。依托陆桥通道和*河纽带,加强与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优势共塑和互补协作,共同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6月底前,争取省级层面启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规划编制,配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年底前,初步建立郑洛西联动发展协作机制,按照“文旅破题、交通跟进、产业对接”思路,谋划一批跨区域合作事项。
5.加快洛阳都市圈空间大数据及可视化规划管理系统建设,推动都市圈各类规划信息互联互通和归集共享。
二、推进产业互补协同发展
(一)重要场域载体
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河南西部(洛阳—平顶山)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巩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创建成果。
推进25家省定产业集聚区、10家省定“服务业两区”、“6+3+X”新型产业园区扩容提质。谋划建设周山实验室,推动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二)重大任务
1.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实施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快速壮大产业集群规模。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建5G基站个,推进5G融合应用,建设5G+融合创新示范城市,加快建设中国移动“中部云谷”等项目,新开工中科寒武纪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等项目,落地实施华为数字装备制造产业园、产云融合创新中心、新基建发展中心“一园两中心”项目,年底前产业主营收入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20%。
节能环保,深化与中国节能对接合作,加快建设中原节能环保产业园、汝阳绿色建材产业园等载体,新开工筑友绿色建筑科技园等项目,年底前产业主营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5%。
生物医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确保普莱柯生物制品改扩建等项目竣工投产,新开工嵩县现代中医药产业园一期等项目,推动新春都中药生产等项目落地,年底前产业主营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5%。
新能源,加快建设中信新能源储变电系统等项目,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集群,推动中国一拖、中集凌宇等整车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年底前产业主营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5%。
2.巩固提升优势主导产业。
紧盯优势产业链条断点堵点,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提升4个优势产业集群。
先进装备制造,围绕构建纵向连接、横向配套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提升产业关键基础件供应能力,加快建设洛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等项目,新开工新安北玻自动化智能化高端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用中信成像工业CT等项目,年底前产业主营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0%。
高端石化,不断拉长化工产业链条,打造炼化一体化高端石化产业链,加快建设洛阳石化航煤基地一期等项目,新开工孟津黎明化工院专用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用宏兴新能60万吨工业三苯等项目,推动百万吨乙烯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年底前产业主营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0%。
特色新材料,做优做强功能玻璃、新型耐火材料等优势领域,加快建设国机精工伊川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新开工建龙微纳分子筛材料产业园改扩建等项目,建成投用中钢洛耐新材料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增效,年底前产业主营收入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10%。
电子信息,培育壮大电子元器件、电子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软件设计研发、软件服务外包、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加快建设中硅高科电子信息材料转型升级等项目,建设凯盛科技“一总部三基地”,新开工洛玻信息显示基板玻璃等项目,建成投用中天利电子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年底前产业主营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0%,形成超亿级产业集群。
3.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转型。
实施新一轮“三大改造”,全年完成项目个、投资亿元以上。
推进智能化改造,实施关键岗位“机器换人”等五大行动,推广机器人及智能装备0台、“上云”企业家。
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培育省级绿色制造示范企业6家。
出台新一轮技术改造支持*策,全年完成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个、投资亿元以上。
拓展“1+N”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面向都市圈企业积极开展对接服务,年底前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达万条、工业互联网平台注册服务企业达家。
4.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形成超百亿产业集聚区15家、二星级以上产业集聚区6家,实现主营收入4亿元。
持续推进“6+3+X”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实施洛阳航空航天智创产业园、格力冰箱洗衣机生产基地等项目,确保银隆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稳定生产,六大产业园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以上。
加快古都科创园、顺兴产业园等10家省定“服务业两区”建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加快沟域生态经济扩面提质,持续提升53条、新打造10条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年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5.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持续深化“四企”服务,推行“驻洛央(省)企首席服务员制度”,深化企业培育“一行动三工程”和中小企业“六化”建设,打造良性发展企业梯队。
推动中船所成为百亿级企业,推进中钢洛耐和麦斯克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新培育“小巨人”“隐形冠*”“瞪羚”等优质中小企业20家、“六化”示范企业家。
做好民营经济“两个健康”“一联三帮”工作,市场主体数量达61万户,全年降低企业负担50亿元以上。
6.推进四条产业带建设。
依托区域交通廊道,整合各类园区资源,加快产业带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洛济焦产业带,6月底前印发实施《洛阳市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统筹“一基地四园区”布局和建设。
开展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前期工作,联动济源加快实施洛阳石化12万吨/年苯乙烯、金马能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及设备大型化改造等项目,持续深化洛阳炼化与济源金江炼化、洛阳九源石化与济源海湾实业合作,年底前产业带规模达到0亿元。
洛汝产业带,6月底前完成汝阳绿色建材产业园规划编制,围绕新型建材、装配式建筑、陶瓷产业等领域开展合作,联动汝州加快实施环升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产业园、汝州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等项目,年底前产业带规模达到亿元。
洛渑产业带,围绕铝钛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开展合作,联动渑池、义马加快实施新强联精密轴承智造科创园、义马广全工业保温材料等项目,推进新安、渑池在铝产业开展延链合作,推动涧西、渑池合作共建先进制造业“飞地产业园”,年底前产业带规模达到亿元。
洛巩产业带,围绕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合作,联动巩义加快实施中原节能环保产业园等项目,推动与荥巩产业带贯通,协同集聚和共享科创资源,打造城镇、产业和科创密集带。
年底前,争取引进10家以上节能装备制造、环保治理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服务等领域企业,年底前产业带规模达到50亿元。
7.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
以“三区融合”为龙头,年底前,编制完成“一谷两廊四中心”规划,开展周山科创谷、“谷水—高新—丰李”科创走廊、“洛阳高新—孟津—孟州—济源”科创走廊建设,推动实施四大创新中心,集聚一批优质项目和资源,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空间发展新格局。
规划建设河南(周山)实验室,推进郑州大学与在洛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建设河南实验室,围绕精密轴承、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创新。
实施新一轮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家,新建创新平台(载体)个,申建智能矿山装备、高端石化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轴承产业创新中心。
持续实施“河洛英才”“河洛工匠”计划,新建中原学者或院士工作站1—2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3个,壮大领*人才、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
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0个以上,推动工业CT、高铁轴承、大马力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成果应用和产业化。
落实“揭榜挂帅”机制,在智能装备、高端轴承、金属材料等领域形成2—3个重大揭榜攻关课题。加快建设省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提升科技(金融)大市场、科技中介超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55亿元。
8.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
落实洛阳、平顶山、三门峡、济源《科技创新合作协议》,推动四地在科技交流、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策联动等方面开展合作。
9月底前,组建都市圈装备制造产业联盟,联合制定“科技创新券互认机制”管理办法,以洛阳、平顶山为试点开展“科技创新券”互认工作。
年底前,构建都市圈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都市圈城市探索举办科创成果直通车活动,助推都市圈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三)重大项目
联动洛阳都市圈城市实施中国移动“中部云谷”、中原节能环保产业园、航空航天科创产业基地、轴研所伊滨科技产业园、58瀍河新旧动能转换基地、国机精工伊川新材料产业基地、中硅高科电子信息材料转型升级项目、新安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园、嵩县现代中医药产业园、中电建装配式建筑科研基地、济源豫光股份再生铅闭合生产线项目、孟州市年产万只国Ⅵ发动机钢质活塞项目、汝州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渑池县先进制造业飞地产业园、义马市化工新材料园区等重大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其中:
按实施主体分:洛阳市重大项目93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都市圈其他市(县)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82亿元。
按投资规模分: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51亿元;50—亿元项目4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49亿元;30—50亿元项目9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74亿元;10—30亿元项目78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10亿元以下项目13个,总投资47亿元,年计划投资18亿元。
按建设阶段分:续建项目52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新开工项目55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
三、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一)重要场域载体
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际湿地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级绿色矿山发展示范区,巩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城市矿山”示范基地创建成果,加快偃师、伊川、宜阳、新安4个静脉产业园建设。
(二)重大任务
1.加强*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造*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标杆。6月底前,编制完成*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及水资源综合利用、湿地保护等6个专项规划。加快沿*生态廊道建设,建成.5公里沿*生态通道和86公里*河乐道。实施*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联动都市圈城市全面落实河长制,争取协同开展涧河上游水体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四河五渠”综合治理任务年底清零,确保全市国省控水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2.持续改善大气质量。
严格落实“六控”措施,深化“四大结构”调整,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推进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年底前,完成洛北重工等4家高排放企业退城搬迁、龙门煤矿等2家煤矿关闭退出,全年燃煤总量控制在0万吨以内,确保“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在全省和汾渭平原排名位次前移。
3.实施森林都市圈建设工程。
持续开展北部太行—王屋山生态涵养区建设,联动济源提质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高标准实施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加强伏牛山区、熊耳山区、汝河沿线、故县水库周边荒山荒地绿化和困难地造林,推进个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年底前,完成造林32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绿化村庄个,推行林长制,形成都市圈互联互通的四级森林资源管护网络。
4.筑牢“中原水塔”。
发挥伏牛山、王屋山水资源富集优势,加强上下游、左右岸的联动,做好水源地保护。年底前,完成栾川罗北川河水库、汝阳三元岭水库等24座中小型水库前期工作,开展孟津负图水库等扩容工作。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提升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0处,建成湿地公园5处(含1处省级湿地公园)。优化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四水同治”为抓手,谋划建设大型灌区、提标改造中型灌区,年底前小浪底南岸灌区项目基本完工,故县水库、前坪水库灌区力争开工建设。
5.强化区域环境联防联控。
加快推进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豫西土壤监测中心等项目建设,形成覆盖豫西地区的环境监测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7月底前,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加快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9月底前,建立完善都市圈区域大气、水、土壤环境形势研判会商和协同联动机制,推动联合监管、联动施策。年底前,完成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和我市生态监管平台整合,实现数据对接、信息共享。
6.大力推进节能降碳。
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我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行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化改造,开展多领域低碳试点创建。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年底前,建成投用偃师、伊川、宜阳、新安4个静脉产业园垃圾发电项目,推动餐厨垃圾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置等项目入园。
(三)重大项目
联动洛阳都市圈城市实施河南*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沿*生态廊道、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故县水库灌区、静脉产业园(偃师、新安、宜阳、伊川、鲁山)、济源西霞院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孟州市水利局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义马市北露天矿山环境治理项目等重大项目39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其中:
按实施主体分:洛阳市重大项目28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都市圈其他市(县)重大项目11个,总投资95亿元,年计划投资20亿元。
按投资规模分:50—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20亿元;30—50亿元项目4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44亿元;10—30亿元项目23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96亿元;10亿元以下项目10个,总投资45亿元,年计划投资18亿元。
按建设阶段分:续建项目23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新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76亿元。
四、推进文化旅游共促共融
(一)重要场域载体
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加快重点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消费集聚区等文化旅游载体建设,持续提升“享游河洛”“洛阳礼物”“古都夜八点”“古都新生活”等品牌影响力。
(二)重大任务
1.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落实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精神,实施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工程、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联动建设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加快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群和全国区域性石窟寺保护基地,持续开展联合考古、文物勘探、文物修复等交流合作。
开工建设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加快推进二里头遗址申遗,争取列入预备名录。谋划开展都市圈城市文物联展、郑洛西精品文物联展,10月底前,与省文物局联合举办“长河溯源—中原夏商周三代礼乐文物展”。
2.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推进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展示*河流域重点非遗项目,开展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加快*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建设,编制《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并于6月底前形成规划成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和河洛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积极参与“万里茶道”第二阶段联合申遗,配合省文物局完成万里茶道申遗规划编制,开展关林、潞泽会馆、山陕会馆3个申遗点环境整治。
3.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力保护传承弘扬*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都市圈“*河故事”,加快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等项目,建成投用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先行区,打造郑汴洛*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
提升“东方博物馆之都”品质和影响力,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提高博物馆建设管理运营水平,提升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3个博物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打造15座精品博物馆,建成投用牡丹博物馆、大谷关及客家之源纪念馆等项目,积极申办第3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开展伏牛山和太行—王屋山“两山”地区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加快建设嵩县天池山、栾川东北虎园森林康养基地,年底前,推动2个县区达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1个县区达到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创建5家3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推动4星级酒店县域全覆盖,力争全年旅游业收入基本恢复至年同期水平。
4.加快文旅资源共建共享。
加快都市圈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推进落实洛阳都市圈文旅融合联动发展十项措施,共建网络、共办展会、共推节庆、共同推介,提升全域旅游整体实力。依托“华夏文明之源城市文化旅游推广联盟”,推出*河生态文化之旅、华夏文明寻根之旅、自然山水康养之旅等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洛阳与豫西、晋南、陕东城市间的宣传互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品牌共建。推广洛阳旅游年票运营模式,推出洛阳都市圈旅游年票,并面向全国探索发行洛阳都市圈旅游联票,推动景区互动、线路互联。
5.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消费提力行动”,放大“古都夜八点”“古都新生活”等品牌带动效应,推动文旅消费提档升级。策划促消费系列活动,增强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带动作用,壮大网络消费、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亿元。引进国际国内品牌旗舰店,打造伊水金街、龙门古街、关林步行街、隋唐西市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提升广州市场步行街、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步行街等特色街区,打造独具魅力的洛阳消费“打卡地”。
(三)重大项目
联动洛阳都市圈城市实施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东方博物馆之都、*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龙门数字展示中心、安菩纪念馆、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及周边提升、汝州温泉小镇、鲁山花瓷古镇、卢氏冠云山景区等重大项目67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其中:
按实施主体分:洛阳市重大项目63个,总投资4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都市圈其他市(县)重大项目4个,总投资94亿元,年计划投资24亿元。
按投资规模分: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81亿元;50—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27亿元;30—50亿元项目13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10—30亿元项目38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10亿元以下项目11个,总投资59亿元,年计划投资23亿元。
按建设阶段分:续建项目33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新开工项目34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
五、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一)重要场域载体
加快推进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型智慧城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建设,完善提升清洁低碳能源网络。
(二)重大任务
1.强化洛阳机场区域门户枢纽功能。
实施机场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提升洛阳航空辐射带动力。6月底前,万安通用机场一期投用运行。9月底前,建成济源异地航站楼。推进洛阳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年底前开工建设。推进洛宁通用机场建设前期工作。
2.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统筹推进高铁、普铁、城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六大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建设。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运营。6月底前,争取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提升工程。年底前,争取开工建设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市域铁路S1线一期建设工程、开通运营地铁2号线。推进洛宜铁路、焦柳铁路改迁,推进市域铁路S2线等铁路前期工作。
3.构建发达完善的高速路网。
抢抓省高速公路“工程”机遇,完善“五横五纵三环”高速路网,加快建设栾川至卢氏、新安至伊川、渑池至淅川高速渑池至洛宁段高速公路。
6月底前,开工建设宁洛高速洛阳西南绕城段一期(含机场西路收费站)、济源至新安高速、郑州至洛阳高速、二广高速草店收费站,建成通车二广高速城区段加宽改造段。
9月底前,开工建设沁阳至伊川高速,二广高速城区段加宽改造段建成通车。年底前,建成通车尧栾西高速栾川至双龙段高速公路、洛栾高速陆浑收费站,力争开工建设连霍高速磁涧收费站、函谷关收费站和二广高速平乐收费站。
4.优化干线公路网。
完善“六横四纵”国道主骨架、“一环线、六放射”快速路网系统,加快G栾川秋扒至三川皮皮岭改建工程、S洛驻线官庄至新G段改建工程、G二淅线洛阳绕城伊滨至伊川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建设。6月底前,开工建设G伊河桥和洛河桥新建工程,9月底前,G洛阳境(铁门镇至三门峡市界)改建工程主体通车。
年底前,开工建设S沁新线偃巩交界至偃伊交界段改建工程、吉利至济源快速通道(S济邓线吉利特大桥及引线工程)、S驻洛线洛阳境磁涧—丰李—鸦岭段改建工程(大西环)、沿*生态大道(S洛阳境),加快S新安境改线工程前期工作,谋划研究环小浪底库区旅游公路项目方案,研究延长S、S路线控制点到新安、伊川的必要性。
5.建设特色水上交通。
联动济源共同开发建设小浪底库区“*金水道”,提高小浪底库区通航安全保障能力,6月底前,开工建设小浪底库区港航工程。
6.提升区域物流枢纽功能。
推动多式联运、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发展。加快洛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东方红国际陆港(二期)、华晟多式联运基地建设。6月底前,形成《洛阳市“十四五”交通物流发展规划》编制成果。10月底前,争取开工建设中国邮*豫西邮件处理中心。加快万邦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中储综合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年底前,全市现代物流产业规模达亿元。
7.强化基础能力支撑。
启动实施新一轮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完善提升公共停车场、市*配套管网、综合管廊、游园、乐道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新伊大街向北打通、三川大道向南打通、玄武门大街、九都路提升改造、西韩立交等工程。“七一”前唐寺门立交等项目竣工通车;国庆节前,建成投用火炬大道、玻璃厂向北打通、金业路改造提升等个项目。
年底前,改造老旧小区片区76个、背街小巷14条,新建停车场50个(新增停车泊位80个)、充电桩0个、小游园40个、乐道公里、海绵化改造4.2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新增供热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95%。
8.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城市电网、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华电福新宜阳风电场等项目建设,推动洛阳—新郑航煤管线、嵩县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6月底前,开展洛阳伊川—郑州薛店天然气输气管道项目前期工作。年底前,建成投产万基控股集团2×6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1#机组、华电福新宜阳风电场、洛宁长石新能源88MW风电场等项目。
(三)重大项目
联动洛阳都市圈城市实施洛阳机场三期扩建、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焦柳和洛宜铁路改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工程、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提升工程、尧栾西高速、栾川至卢氏高速、沁阳至伊川高速、济源至新安高速、*河小浪底库区港航建设工程、G孟州至偃师*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洛渑快速通道、玻璃厂路向北打通、唐寺门立交、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万基控股集团2×60万千瓦发电机组、国电济源大岭三期50MW风电项目等重大项目85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其中:
按实施主体分:洛阳市重大项目67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都市圈其他市(县)重大项目18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68亿元。
按投资规模分:亿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4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50—亿元项目10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30—50亿元项目11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70亿元;10—30亿元项目36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10亿元以下项目21个,总投资92亿元,年计划投资38亿元。
按建设阶段分:续建项目42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新开工项目43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
六、联合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一)重要场域载体
争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加快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洛阳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申建洛阳保税物流中心(B型),推进中欧科创园、福通中德产业园、五洲国际跨境电商产业园、虎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开放载体平台建设。
(二)重大任务
1.实施开放平台优势提升行动。
放大自贸区制度创新溢出新效应,年底前自贸区新增入驻企业家。加快洛阳综合保税区建设,5月底前通过国家验收,推动中德跨境贸易基地等10个重大项目和济源等都市圈城市企业入驻。提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6月底前编制出台《洛阳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全年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60亿元。
2.实施开放通道拓展升级行动。
推动一类航空口岸扩大开放,6月底前开通洛阳至上海浦东、银川等国内航线,加密洛阳至乌鲁木齐航线,争取恢复运行国际航线,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持续提升东方红国际陆港等口岸能力,拓展铁海联运对接港口,深化与西安、郑州合作,稳定运行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加密开行宁波、青岛铁海联运班列,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5万标箱。
3.实施对外贸易转型发展行动。
加大*策支持力度,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提升河南众创集团等龙头综合服务平台,年底前力争获批有色金属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六大外贸基地进出口额占全市60%以上。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服贸会、东盟博览会等境内外贸易展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全市外贸进出口额突破亿元。持续实施“洛企出海”行动,推动中信重工、洛钼集团等优势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和直接投资。
4.探索建立重大产业联合招商机制。
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为重点,着力对接引进世界强、国内强、行业50强、“隐形冠*”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全年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80个,确保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75%以上。以第十四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39届牡丹文化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为平台,建立都市圈地市联合招商模式,变革招商引资方式,构建*企联合大招商格局。
5.大力发展“一区多园”。
发挥开放平台通道叠加优势,放大“周山高创+N”辐射带动效应,探索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机制,推动高新区与宜阳、伊川等周边市县合作建设“一区多园”,共享高新、自创、自贸等*策红利。年底前,合作园区力争达到10家。
6.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强化制度建设,加快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策集成创新,出台《洛阳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版)》。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年底前*务服务“一次都不跑”事项审批率达到92%以上,“一证通办”事项项以上,集成办理“一件事”60件以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6月底前市县区两级全面实现企业开办“1天办结”。在洛阳都市圈开展全省*务服务“全豫通办”试点工作,年底实现项*务服务事项洛阳都市圈通办。
7.扩大洛阳节会影响力。
全年高水平举办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世界古都论坛,承办“洛阳白云山杯”中国围棋棋圣战等国际会议、赛事,加强中日韩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组织开展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座谈会、河洛文化大集、都市圈公益演出交流活动、都市圈公共文化服务区域联动活动等。
(三)重大项目
实施中欧科创园、24集环球港、洛阳保税物流中心、洛阳综合保税区海关作业区等洛阳重大项目9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48亿元。其中,按投资规模分:50—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25亿元;10—30亿元项目7个,总投资76亿元,年计划投资23亿元。按建设阶段分:续建项目2个,总投资75亿元,年计划投资19亿元;新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29亿元。
七、推进公共服务共利共惠
(一)重要场域载体
争创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双一流”大学、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加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中医骨伤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公交都市建设。
(二)重大任务
1.共享高等院校资源。
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强优势高等教育资源合作,推进洛阳大学城建设。9月底前河南中医药大学平乐正骨教学基地新生入学、郑州大学洛阳研究生院在洛招生。年底前,开工建设河南警察学院洛阳校区新址。持续推进河南科技大学争创“双一流”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建设省特色骨干学科、洛阳理工学院创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积极探索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高校与济源、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
2.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基地。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加快推进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二期)、汝阳中等专业学校建设,6月底前,开工建设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新校区。支持洛阳经济学校、铁路信息工程学校等6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高水平职业院校和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加强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与济源市中等专业学校交流合作,7月底前举办都市圈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3.提高区域基础教育质量。
完善提升城乡基础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2所、义务教育学校21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25所。招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教师名,培养农村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名,优化农村教师资源配置,建立都市圈研学旅行联动机制,利用假期组织中小学生互访研学,定期组织高中课程改革研讨,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
4.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积极引进国家、省优质医疗资源,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抓好中医骨伤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力争取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河南医院医院深入合作。8月底前,医院一期建成投用。10月底前,医院一期、西安医院医院一期建成投用。年底前,医院、医院二期开工建设,医院一期、河科医院主体完工。
5.加快建设“健康都市圈”。
持续深化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6月医院开辟特殊疾病门诊就医“绿色通道”,方便都市圈群众就医。支持河南医院义马分院重点学科建设,9月底前实现双向转诊、转检、会诊等医疗服务。实施都市圈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年底前定点三级医疗机构数量达到%。开展洛阳都市圈医药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品和耗材价格。
6.加快应急管理设施建设。
推动都市圈应急救援体系一体化建设,加快建设河南省地下施工及轨道交通应急救援基地等项目,加强河南省应急管理豫西培训基地人才培训,建立都市圈联动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区域应急保障能力。年底前,豫西地区应急救援基地主体工程完工。
7.探索建立都市圈公共交通机制。
依托与都市圈衔接的快速通道及组团环线等道路,加快洛阳都市圈公交一体化建设。9月底前,开通洛阳至孟州公交快线。年底前,开通洛阳至沁阳、洛阳至博爱等公交快线。
8.提升金融支撑保障能力。
持续实施“引金入洛”工程,推动洛阳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洛阳银行扩大都市圈金融服务范围,提升金融服务都市圈建设能力。年底前,力争完成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工作,洛阳银行争取在济源设立分行。发挥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带动作用,建立都市圈动态项目储备库,全年新增10个以上优质投资项目,基金投资30亿元,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
9.推动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建设。
积极打造以洛阳为核心的“平顶山、焦作、三门峡、济源、汝州”区域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平台,推动区域内公积金缴存信息互认互享、异地贷款互认互贷、提取业务联防联查,方便区域内缴存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12月底前实现区域内住房公积金信息互认互享、异地贷款互认互贷、提取业务联防联查等业务的“一网通办”。
(三)重大项目
联动洛阳都市圈城市实施洛阳大学城、伊滨“一馆三中心”、河南省(洛阳)医院、豫西公共卫生中心、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平乐正骨实训基地、嵩县伏牛山森林康养中心、鲁山中益养老基地等重大项目21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其中:
按实施主体分:洛阳市重大项目20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都市圈其他市(县)重大项目1个,总投资10亿元,年计划投资3亿元。
按投资规模分:亿元以上项目1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2亿元;30—50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78亿元,年计划投资23亿元;10—30亿元项目15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91亿元;10亿元以下项目3个,总投资23亿元,年计划投资14亿元。
按建设阶段分:续建项目15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新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14亿元。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洛阳都市圈规划建设“决策—协调—执行”三级运作机制。决策层依托省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协调层依托洛阳、济源、三门峡、平顶山、焦作等地市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进跨区域重大合作项目建设;执行层洛阳市以都市圈建设相关专班为主体,都市圈其他县市自行确定实施主体,双方加强沟通协作,共同组织落实都市圈建设各项任务。
(二)强化项目支撑。落实洛阳都市圈建设重大项目,明确重大项目市领导分包、土地保障、资金筹措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都有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推动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三)加强督导推进。定期召开洛阳都市圈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统筹协调、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定期对各部门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
(四)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引导社会各界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