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历史南乐县运河两岸故事传说
TUhjnbcbe - 2021/6/4 0:07:00

南乐县运河两岸故事传说

目录

1.孔子拜仓颉与“四圣”谒陵

2.天下粮仓震撼体验,古老渡口历史再现

3.卫河古镇与望京门

4.时光深处的傅家大院

5.元村集战斗

6.儒将闻允志喋血卫河湾

7.“镇河塔”的传说

8.“凤凰村”的传说

9.“杨树湾”的传说

10.审什村的来历

11.菜瓜打驴掸半截

12.“三状元”豆腐干儿的来历

13.刘统勋元村桥打口

14.元村烧鸡与道口“义兴张”的传说

15.元村麻花的制作与传承

16.“猴花生”的来源与传承

17.范县濮城再现大运河新佐证

18.三娘子台故事

19.运河古村落——张庄村

1.孔子拜仓颉与“四圣”谒陵——史国强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伟大基石,一直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发明者王永民教授说“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我们知道,中华汉字的主要创造者是仓颉。仓颉在天地混沌先民寻觅文明时点燃了第一盏明灯,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插上了第一个路标。仓颉不朽!

————字圣仓颉像

(1)仓颉遗迹何其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在全国范围内,有文献记载的曾经遗留有仓颉文化遗迹的地方大约40多处,没有著录的不知还有多少?有人说:凡有文化人的地方,就有仓颉造字的故事,或者仓颉活动的遗迹。何以致此?这和明代以来朝廷崇尚儒学教育,尊崇先贤,利用名人效应推动和助力社会教化的文化策略有着重要关系。

————孔子

人们对于记载许多地方现有或曾经有过仓颉庙、造字台遗迹以及传为仓颉曾“到此一游”的现象,大都能够理解,毕竟作为造字圣人的仓颉曾经游历天下,到过很多地方,他依自然万物形态,别鸟兽蹄?之迹,从象形开始,渐及会意等,创造发明了中华汉字。但对于不少地方都称“仓颉故里”,也说有仓颉陵墓感觉十分不解,怎么这么多仓颉啊?其实,仓颉和*帝、伏羲、彭祖、蚩尤等传说时代的所谓上古帝王一样,是一个时代,是几个或十几个人前后承袭,经历上百年甚或近千年的发展,以某一王者名称作为部落或酋邦王国的名称延续繁衍,形成的一个时代,不是专指某一个人,这个人名是这个时代的代表。文献记载仓颉就是由五位首领世袭传承了年的一个仓颉时代,*帝、伏羲、蚩尤等依然。史载彭祖高寿年,那怎么可能呢!应当是若干个彭祖前后承袭的积年。所以,每位首领的生卒年月、地点、埋葬地方、环境都会有不同。传说时代的所谓古帝王或酋长,未必是假的,大多有真实的素地。甲骨文的出现和新中国考古成果,把很多疑古派学者认为不可信据的传说人物证明实有其人其事。关键在于甄别无中生有的穿凿附会,在研究中根据缜密考证予以剔弊。

那么,仓颉是否实有其人?如果有,他应当属于什么地方、什么部族的人物呢?毕生专注于传说时代研究的著名学者徐旭升先生说:仓颉造字的说法,来源相当地早,假如仓颉实有其人,或者仍属于颛顼高阳氏的宗教集团。并且进一步说明,文字“原始的行用不超过玄宫或与它有密切关系的范围”。其他很多学者也有相类的观点与说法。如斯,高阳氏是何人?玄宫在哪里?高阳即颛顼,建都帝丘;玄宫、帝丘皆在濮阳。其理甚明,仓颉亦明。

明朝初年,朝廷下诏,令全国府县以上学校庠序都必须建立文庙,形成庙学一体的儒学教育环境。同时还令各级儒学选择奉祭一位当地古代圣贤作为生员秀才的楷模,社会风化教育的偶像。如当地不易选择,可在朝廷规定的名人范围内遴选。朝廷规定的古圣贤中就有仓颉,而且排名在前几位。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刊印供学生、国人学习的《世界名人图》中,第一位是孔子,第二位就是仓颉。因此,明代全国各地官学都奉祀了一位古代圣贤,不少地方都选择了仓颉,致使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仓颉庙。南乐县除了史官村的仓颉庙以外,在县城儒学的文庙旁也有仓颉庙,称史皇庙,成为全国仅有的“一县两仓庙”的特殊现象。然而,这些官方建设的仓颉庙都在县城儒学内,而乡野间原有的仓颉庙则是历史悠远,很可能是有与之相关渊源的孑遗。

(2)孔子拜仓颉

在史官村仓颉陵前的大方碑上有明代工部尚书李从心撰写的碑文,称仓颉为“三极之尊”,“前羲后尼,颉居其中”。意思是说伏羲、仓颉和孔子是天、地、人三极共同尊崇的伟大圣人。也可以理解为伏羲天之尊,仓颉地之尊,孔子人之尊,此谓“三极”。孔子崇敬祭拜伏羲的传说故事很多,那孔子有没有祭拜过仓颉呢?

坊间相传,南乐旧有“孔子拜仓颉”的传说故事,年春曾经有某大学文化学者在仓颉庙寻访。惜由于年久代远,仅有传闻,难觅痕迹。多年前,笔者遍访仓颉遗迹到达陕西,了解到当地确有“孔子祭仓颉”的传说,并且当地仓颉庙内有相关壁画。壁画年代无考,约为清代,早不过明。地方讲述孔子如何祭拜仓颉、地名如何改变等,确认于史实无误,我则诧异不已。案孔子事迹行状,他没有西行那么远,一生从来没有到过那里,史上自古就有“孔子西行不入秦”之说,怎么能够在古秦地祭拜仓颉呢?再说,当地讲述孔子祭拜仓颉的时间恰好是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史籍从未见孔子西去秦国的记述,更别说在周游列国期间。我们知道孔子周游列国14年,在濮阳居住10年,史称“孔子居卫”。此间,孔子南达负函(今河南信阳),北到沙麓(今河北大名),东不及齐鲁,西未过太行。如确实有“孔子拜仓颉”之事,那应当是在卫国,即今濮阳市域内的仓颉陵处,不会是在其他什么地方,这与南乐地方传说就相契合了。按孔子的活动时间、地区、条件和思想意识形态等,孔子居卫10年期间,到南距帝丘不远的南乐县仓颉陵处祭拜仓颉完全可能,合乎逻辑,在情理之中。

(3)“四圣”谒陵

在南乐县冀豫交界地方还有周公、召公、姜太公在史佚的引领下,去仓颉墓塚祭拜仓颉的传说故事。距离仓颉陵15里处有操刀、留胄两个古老村庄,相传就是当时留下的遗迹。

公元前年二月“时甲子昧爽”,就是甲子日的凌晨,周武王率领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姜太公子牙统领四万多*队与殷商战于牧野(今卫辉一带),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斩纣王头颅,悬挂在白色的旗杆上。这次大战俘获了殷商王朝占卜问天、刻制甲骨卜辞的史官史佚,使周武王如获至宝。武王要史佚到西岐为周室服务,史佚知道“王命难违”,违抗必死无疑,就提出先回家乡拜别先祖仓颉。武王同意,就派周公、召公和姜尚(子牙)率领部分*伍随史佚回乡祭祖。

史佚是仓颉的后裔,世袭了史官的职业,世代担任殷商贞人,为商王占卜,把卜辞刻写在能够通灵的龟甲或*色牛肩胛骨上,这就是后世发现的甲骨文。当时的史佚具有非常高的威望,朝野视为“通天神人”。武王克商后,史姓族人逃亡到今山东邹、薛一带,史佚不幸被俘,他知道此次武王强迫他西行,归来无期,就按照规矩礼仪提出要求,希望回家乡拜别祖陵,然后西去。

本来,周公他们三人率领*队人马,随史佚回乡祭祖的真实目的是要裹挟史佚西去,如史佚不从就当场处死。在仓颉墓前,史佚与家人悲泣至祭,拜别祖上灵位,准备收拾行囊与周公他们一起出发。周公、召公和姜尚见史佚并无抗命的意思,同时也为史佚离乡背井、拜别祖上的真情所感动,也就备了太牢牺牲,按周礼虔诚致祭,拜了仓颉。然后率三*行跪拜大礼,山呼长啸,声震大野。史佚携男性家人在祖陵前还礼毕,看着姜子牙他们*士威严,刀戈林立,就望着高天,向周公、召公说:刀兵戈矛为不祥之器,非君子必有之物,不得已方可用之,为*尚宽和,恬淡为上。周、召二公点头称是。

史佚随周公出发,*队向南行进,走了15里路安营扎寨。周公下令:操守刀戈,不滋扰生民,埋留甲胄,不轻言争战。长期征战劳累的*士们应声响应,欢呼雀跃,遂把武器集中管理,把甲胄收起来在当地埋藏起来。这就是南乐县元村镇不远处操刀营、留胄营两个古老的村屯的来历。清代南乐知县把操刀改名为操守。

在洛阳,周公见到了武王,建议“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让百姓信服大周立国,天下太平。武王听从周公的话,就在洛阳营建周城,马放于华山之南,牛放于桃林之野,武器收集起来统一管理,缩编*队,*士回乡耕田。还下诏天下不再用兵,受到百姓*士拥戴。

后来,周公、召公、姜尚和史佚被尊为“四圣”。武王按*功和皇亲国戚关系,把周公封于鲁,召公封于燕,姜子牙封于齐。史佚是被俘商朝高级知识分子,既无*功,又非勋戚,但武王离不开他,就把史佚留在了京都,准其后代世袭为史官。史佚的后裔史鱼,就是春秋时期卫国史官,居濮阳帝丘。

“四圣”谒陵和孔子祭拜仓颉的故事广为流传,至今不衰!

2.卫河古镇与望京门——史国强

公元年,被后人颇多诟病的隋炀帝诏令开凿永济渠,沟通沁河、淇水、卫河,蜿蜒北上直达天津南、北运河的交会处,史称“三会海口”。继而连通永定河,直济涿郡(今北京)。这条由不同名称连接起来的漕运河道就是著名的隋唐大运河,其豫北至京津地区近千里的河段统称为卫河,也叫御河。

(1)卫河成就了元村古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卫河哺育了两岸的芸芸众生,自然生成了许多的码头渡口,也成就了不少的商埠集镇。其中,南乐县的元村古镇就是一个运河骄子,这个水陆码头,古渡要津,随着斗转星移卫河奔流逐步发展成为集商贸、仓储、运输、加工、物资集散为一体的区域性经济贸易中心。

古镇因河而兴,也因河而名,其兴衰与卫河息息相关。卫河滋润了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这一方人家。

据考证,元村古镇已有多年的沧桑过往。北魏初年,鲜卑拓跋氏贵族聚居在这里,用夯土版筑城垣,称为堡子城。孝文帝改革时拓跋氏改为元姓,此地初名元村堡。唐代中晚期改元村镇,是魏州昌乐县驯翟乡驻地。宋改贤相乡,明改为安仁里,称元村集,长期为乡里胥吏办公驻地。清又改为元村堡,属西十二社,民国时期恢复旧名为元村集,今为元村镇。长期以来,元村古镇一直是南北、东西交叉纵横的水陆交通要道,是控扼相州(安阳)至齐州(济南)、汴州(开封)到魏州(大名)的门户锁钥,影响着浚滑、邺漳、东昌及郓曹诸州府的文化生态。到了清代中期,元村已是繁华的水陆商埠,重要的菽粮囤积治所,享有“五府仓廪”“畿南小扬州”的美誉。

那时候,元村古镇文化繁茂,物阜民康。卫河上舟楫往来,白帆点点,纤歌悠悠;两岸灯火明灭,渔歌互答;码头上下、渡口前后车水马龙,交易互市。古镇的街道两侧瓦舍鳞次,门店栉比,商旗林林,酒招猎猎,一片人声鼎沸。烟尘荡扬之中,攒动和簇拥着各色人等。那热闹情景,又岂是淡淡的“热闹”二字了得!

卫河成就了元村古镇,托起了当年的激情岁月。

(2)顺水漂来的“卫河人家”

清末以降,国家般板荡不宁。在那个特殊年代,元村古镇却呈现出一个畸形的繁华。大约是由于元村古镇位于州府边缘、省际交错位置的原因,各地不少商贾与买卖人家都愿意在古镇流连或定居,期望藉人流如潮、船舶拥趸的地利优势,从中寻觅商机。不断涌入的各色人等使得元村镇逐渐膨胀,蕞尔河岸市井竟然成了一个移民商埠。今天,元村有一万多人口,汉、回两个民族56个姓氏,也像县城一样有四街四门四关和不止一个的十字大街,成为濮阳市最大的古村镇之一。于斯也,普遍流行的“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老俗话就显得灰暗。元村古镇56个姓氏大多不是来自晋民内徙,而是四方辐辏而来,不少是沿卫河两岸经商的大小商家或其他四方游历的手艺人,为了寻觅商机到这里做各类营生,久而久之因故滞留定居于此,尔后相互通婚,繁衍生息,以致瓜瓞绵绵,成为名副其实的“卫河人家”。

如今,周边的百姓都说元村集上的人精明,会做买卖,能揽生意,是他们祖上的基因,血脉的传承。人们常常把脑瓜儿活、会做生意的人称为“集头上的人儿”。

古镇的“卫河人家”是顺水漂来的群体,无论是顺流而至还是逆流来袭,定居的同时也带来了四面八方的各色文化。譬如元村地方口音,在南乐、大名一带被称为“异音孤岛”,与周遭迥然不同,是各地“乡音”的杂糅,是异乡语音的溶合。而习俗礼仪方面明显不同的表象,则带有本地固有而又受其他文化影响的意蕴。

诚然,随着日月轮回年更代替,长期的沟通交流,使得古镇不少具有特质的文化现象伴着晓风残月,次递没入历史的长河,尘封在渐行渐远的时空。

(3)古镇名吃,就是不一样

可喜的是,原本在卫河沿岸其他地方久负盛誉的小吃名馔,却有不少随着几百年前的“吃货”,扎根在这古镇码头,持续地满足着这一方水土一代代“吃货”的口福。元村古镇的“四大名吃”烧鸡、麻花儿、豆腐干、花生仁,在不经意间从庖厨走上厅堂,从小马灯下、大篮子里走上豪华餐桌,从街头地摊儿走上了鹿鸣盛宴。独特的风味赢得了大众的翘指,品尝过的人都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其实,古镇名吃也是卫河水漂来的精灵。或者可以说,没有卫河的迳流很难说有这些可口的名吃。

从元村古镇顺着卫河上溯至滑台道口,向下顺流至麒麟城大名府,有一种名吃贯通多里,那就是烧鸡。“道口烧鸡”有口皆碑自不待言,元村“刘家烧鸡”、大名府“二毛烧鸡”乃至辐射到福堪镇的“张家烧鸡”,哪个不是好名声飘满了卫河,顺水顺风传到了天津卫、北京城天子脚下!虽然几种不同产地的烧鸡确有卤烧、过油烧、大料烧、老汤烧等不同烹制技法,口味异样,但获得的广泛赞誉却是相同的,就两个字:好吃!

滑县、浚县都是卫河沿岸的明珠。不少人知道那里的地方素食特色首推“油皮儿”。这一美食在元村镇称为“豆腐皮儿”,也叫油皮儿,它和“千张”“豆腐丝儿”是有明显区别的。油皮儿从滑县过浚县,经元村到大名,跨州越县几百里,经风历雨几百年,其金箔一般晶莹的外形,香醇筋劲的口感,轻薄如纸的质地,却是如同一锅豆浆提出,一个大厨制成一般。有人问:这是咋回事?答曰:卫河的事儿!

元村镇在传承了卫河“油皮儿”的同时,又发展创新,把豆制品深加工细制作,创造出了卫河流域全新的产品“豆腐干儿”,与其他地方同名的产品相比较,无论在质地、成色、口味等方面都截然不同。清代,元村豆腐干儿是钦定的“贡品”,五十年代,作为中原名吃曾出口朝鲜、蒙古等国家,为古镇争了光,为南乐添了彩,也为卫河叫了好。

卫河沿岸有个老俗语:“一个桩橛三棵柳,半盘儿花生四两酒。”这本来是船上艄公的惬意话儿,却也活脱脱凸显了卫河上船舶人家的生活场景。元村古镇的花生米可是很有特色的。别说那个儿大、粒儿饱,看着就喜人,仅就用玉米粉炒制、粉白色红衣、口感酥脆而言,已经是别有味道,引人垂涎了。

在元村古镇品尝如此地方名吃,那才是舌尖上的福分!真正的口福哩!

(4)“望京门”传奇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元村古镇就已经修筑了土城,到了清朝晚期也没有改建为砖城。土城有四个城门。东门名为“迎阳”,南门叫做“丰乐”,西门称为“带河”,唯独北门的名称最为大气,名为“望京”,直对着古镇码头的大渡口。据说,北门上那“望京”二字大有来头,是出于慈禧太后的手笔。至今,在元村古镇还保存着这块城门上的石质匾额,题款时间是“同治元年上巳”,即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北门为什么叫“望京门”,事情还得从咸丰年间说起。

那时候,元村古镇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卫河商贸重镇了,盐场、煤行、粮栈、布庄、药店、杂货铺等各种行当齐全,在码头、古街、河岸星罗棋布,京津洋货、江西瓷器、苏杭锦缎、江南茶叶、南京团扇是满目琳琅,甚至*馆、戏台、青楼也杂于其间,平添了几分别样的热闹。古镇的繁华,助推了一些富商大贾带来如花美眷、家人媵儿,在沿河最秀美的好去处经商或闲居。当时青纱轿、花帘轿、辇车子,甚至南方的滑竿儿,不时在古镇街头巷陌出现,那阵势不顶半个府城,也顶大半拉县城。民国时期还有“元村御河一拐弯儿,顶住南乐半个天儿”的老俗话。

居住在卫河南岸和古镇街巷的商贾妻妾子女,以及随商船来古镇寻谋生计的客商女眷,忙中偷闲,也不断去渡口码头看看热闹,寻寻乐趣。特别是到了春暖花开时节,卫河两岸梨花白,桃花红,绿柳拂水,野花拱堤,加上河水流金,棹橹欸乃,果是一番如画美景,富商大贾们的美眷及公子姐儿更是尽情地踏春玩耍。尤其是来自京津地方的人儿,欣赏着卫河两岸的景色,遥望北方天际,难免思念故乡,生出些许浓浓乡愁来。元村一带自古就有“三月三,回娘家”的习俗,此时正值上巳节日,多情男女喜欢在卫河水边小沽斗草,思乡之情尤为深切,或者想起大诗人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愈是唤觉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结,窈窕淑女少不了“泪湿鲛绡透,铅华露浸痕”。于是,她(他)们便相携登高,遥望京津,大多集中在北门之上,翘首北望,呼唤京都津门的亲人。

相传,有大本领的“好事者”把此事传到了京城,传入了宫闱。恰巧赶上同治皇帝初登大位,他的生身母慈禧皇太后高兴,听到贴身太监传禀如此动情故事,便提笔写了“望京”两个大字,地方镌刻成石匾,镶嵌在古镇的北门正中,成了一段佳话。然而,传说归传说,“望京”二字是不是慈禧老佛爷所题,已难考证,美丽的传说确也动人,随着卫河古镇的繁华一直闪烁在人们的记忆里,传承中。

不过,仔细审度这块石匾,大小文字明显不是一人写成,“望京”二字遒劲俊美,而“同治元年上已”“元村仝立”10个字的风格力道则与之大相径庭。

3.时光深处的傅家大院——史国强

濮阳市境内的大运河有两条,一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在台前县东部,明末淤塞湮没;二是卫河,即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内*县入濮阳市清丰、南乐县西界,境内流长29.4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于南乐县大北张村入河北省大名县。

卫河给两岸百姓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同时也把浓浓的乡愁、当年的渔歌帆影与沿岸印象不断冲刷涤荡,使之渐渐湮隐在时光的深处。譬如,那刻满岁月沧桑的傅家大院。

(1)“无谷不富”话谷村

傅家大院位于南乐县元村镇谷村的十字大街偏西,离大唐遗痕千年“察院”旧址不远。这颗曾经的卫河明珠,如今隐迹于一片鳞次之中,只有稳坐在大街旁雕刻精美的上马石,还滞留着过往的繁华。顾名思义,傅家大院就是傅家人拓建、居住与创业、繁衍的地方,是他们为着憧憬而筹划计谋、奋斗栖息之所。二百多年间,经风历雨,那一抹黛色的鳞瓦脊兽,一袭灰色的青砖雕石,次第延长着重复的年轮,却没能抵得住日本侵略*的铁蹄践踏,岁月的剥蚀,终于在黑白交替间凋零颓毁,似乎横陈的断碑残墙、坚韧的瓦松还在无限惆怅之中,诉说着昨天的故事与曾经的悲怆。

大明永乐二年(年)春,家在山西省洪洞县西北傅家岭的庄稼汉子傅温,满面愁容,手里拿着官府派遣公文去见曾经是私塾先生的父亲,说朝廷要大规模往平原地区迁民,规定“一户留,两迁一,三迁二,四迁三。抗旨戌边”。老父亲无奈,说你们弟兄五人,温良恭俭让,老三早夭。你傅温是老大,把老四傅让给我留下,你们就遵旨东迁吧!临别,老父亲给傅温、傅良、傅俭三人留下了一句话八个字“勤俭理家,无谷不富”,弟兄们就各自上路了。

当时,傅温带着儿子傅祥、傅升一家4口人迁到了直隶大名府南乐县西张浮桥(丘)村。起初,他们耕种着官府划分给的十几亩地,还在村里的一家造纸作坊干活,因为暂时没有房屋,就在村西北石头庙(俗称小寺)居住。在张浮桥,生下了三儿子傅清。

时日久了,傅家知道周围的邻村有一个谷村,忽然想起来在山西老家傅家岭时父亲“勤俭理家,无谷不富”的临别赠言,就决心要迁到谷村去住。后来,傅家几次去谷村恳求协商,终于在村中一个地名叫“察院”的西边住了下来。

说到“察院”,还得从谷村村名的由来说起。

谷村村名的形成是在北宋元丰年间以后。唐代初年,谷村地方是魏州昌乐县城所在地,城里有官府衙门、庠序、囹圄和马场等,在县察院东北侧原是一座谷姓官宦豪宅,是魏州(大名)、博州(聊城)藩镇重要官员的宅院。谷姓是从村西不远的元村镇迁来,原为复姓谷那,是鲜卑贵族慕容氏改姓,出自东夷。谷家历代勋戚,连续五世簪缨。谷那律在贞观年间任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大学士,博学明经,有“九经书库”的美誉,很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子谷感德、孙谷倚相、曾孙谷崇义、玄孙谷从*都是唐代显官名将,有的封为郡王。谷那律去世后葬在昌乐城外,族人守墓聚居成村,县城东迁后改名谷村,明代属安仁里管辖,清代属南乐西七社,距县城18里。

谷村因村中有唐代大儒谷那律府第及坟墓而得名,一个“谷”字吸引了山西迁来的傅家。谷,泛指五谷,善良的人们总有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傅”与“富”音同字异,“谷”与“贾”谐音,傅家真的能因为迁居谷村而腾达兴旺,沾了些谷家的灵气儿,成为富商大贾嘛?

(2)傅家大院与揭“皇榜”

岁月就像卫河的流水,浩浩汤汤,逝如斯川,转眼就到了傅家第八代傅国*的时候。经过几代人的勤于稼穑,傅家五谷丰稔,人丁兴旺,而且农商繁兴。时值康乾盛世,谷村傅家也如烈火烹油,蜚声州郡。傅国*有兄弟8人,个个精明能干,文武商农无所不通。傅国*以行伍出身,任卫所千总官,统领兵丁余管理*户治安,他在故乡的家业也越来越大。傅家大院就是此时开始兴建,逐步发展起来的。到了傅显当家时,傅家已是卫河沿岸的缙绅大户了。尤其是在傅显捐了卫正堂官(五品衔)以后,更是门第光鲜,成了与南乐魏家齐名的地方士绅。

傅显是个有抱负有眼光的人,想着为子孙、乡里谋划未来的远景。他在自己的宅院东侧办了私塾学堂,一面延聘地方宿儒、秀才在此教授本家子侄与邻村的少年,一面在卫河码头经营粮食运输业务,同时在元村镇北大街开了“富谷源”粮栈。傅兰生是傅显的下一代,中了武举,有了功名,又在宅院的西边买地办起了武馆,形成了傅家大院“东文西武,加持其中”的龙盘虎距格局。有了文、武两个私人学馆(傅家称为文学、武学),宅院连接,楼阁互望,傅家大院初具规模,成了由文馆、武学、住宅、仓储、望楼、亭台等组成的地方文化院落。大门上有九河提督亲题的“御河傅家”匾额,南乐知县茹敦和也赠匾“开明缙绅”。

嘉庆十二年(年),傅兰生的儿子、傅家第十三代傅恭以斤膂力、格斗三胜、武论优等中了武举,一时“父子武举”成为佳话。有一次,傅恭去直隶大名府,看见衙门口贴着一张“皇榜”告示,其大意是:迩来卫河匪患猖獗,常有不法之徒混迹码头,持械隐身船舶,作奸犯科,致使漕运失畅,船工懈怠。诚招浚、滑至大名段护漕好汉,统领各地乡勇,惩恶慑奸,监护官资民需。如有英杰豪士,速报名讳是何!傅恭一看,二话没说,上前一把揭了告示,去府衙门报了名。接下来在大名府小校场连续打败三个武师高手,得到朝廷任命状。此后,傅恭受官府指派,在大名、南乐、内*等县选拔青年乡勇壮士余人,号称,管护道口至小滩两镇之间里的卫河漕运。傅恭任总统领,实际上是总镖头。

这就是当时在大名府流传得沸沸扬扬的“傅恭揭皇榜”的故事,至今在谷村一带仍有传闻,令傅家人引为自豪。

傅恭领兵维护卫河漕运,果然取得明显成效。傅恭见卫河漕运充满商机,尤其是天津长芦盐务在直南一带的业务非常兴旺忙碌,就筹资买了几艘货船,在卫河上跑起了运输。他在大名府、卫辉府一带收购粮食、棉花、油料、土产等,运往天津,回来捎带布匹、食盐、绸缎、瓷器杂货,往来买卖籴粜,贩贱卖贵,从中获取利润。几年下来,傅恭发了大财,谷村傅家人说:光银元宝就挣了一大船!

夸张归夸张,反正是傅恭挣大钱了!

傅恭当家,对傅家大院又进行了扩建与增修,他想按照祖上修建成“九门叠照”大套院的规划,循序渐进,建成隋唐大运河(大名府段)两岸有名的运河文化院落。人们盛传,傅家是“文武两兴,官运亨通”。在前后近百年的时间里,从傅家大院文、武学馆走出了2个武举人,1个漕运千总,1个卫正堂,4个太学生,11个武秀才,2个文秀才,2个佾生,1人获钦赐顶子*马褂儿。谷村傅家和元村何家、梁村张家、张浮桥杨家一起,成了南乐卫河“四大家族”。

清末民初的傅家大院名声鹊起,在卫河两岸形成了旋风般的影响。

(3)“浴火重生”待何时?

就其文化定位而言,百年傅家大院,是一座具有中原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清代古宅,是随着卫河漕运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地方乡绅家族居住院落,也是运河流域充盈着冀豫区位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其中有*治的底蕴含量,更有经济的柱石支撑。傅家大院是集文武教馆于一体,凝官民*事于一身,合农耕漕运为一路,聚儒风商道为一理念的文化固定建筑。有人认为,它以大运河为承载,随着国运之兴而兴,国运之衰而衰,循着天道与人道的变易而变易。也许,惟此庶几近之。

然而,傅家大院并未完全建成,傅家人从山西老家带来的“大院理念”没有全部实现。清末民初的兵燹匪患,*阀混战,特别是后来的日寇入侵,卫河航运规矩被践踏,烽火不息几十年,傅家大院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重创,一蹶不振,昔日的繁华如云烟过眼,大院在无声的肢解中逐渐颓废,零落,消亡……

到年底,傅家大院仅剩三个残破的小院落,分为1号、2、3号院。几十年过去了,梨花片片与飞雪共舞,陈于莽原,孰为梨雪?傅家大院和普通民居混在一起,已难条分缕析。细心人方能从人们不经意的犄角旮旯间发现蛛丝马迹,穿过时空隧道,想见这啙窳中有过的富丽,平林中曾经的翘楚。人们呼唤运河的千帆竞渡,怀念傅家大院的灰墙黛瓦。

近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和有关部门连续发文,把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讲好大运河的故事,成为*和国家文化传承与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傅家大院的历史及傅家奋斗的经历,就是运河故事的精彩片段,运河长剧的折子戏。

元村镇*委、*府紧抓机遇与优势,按照县委、*府的全域文化事业规划,正为傅家大院运筹未来,开展诸多方面的考证调查与研究。*府已批准傅家大院为文物保护单位。谷村的道路建设、乡村美化、街道整理与村史编撰等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谷村,这一千年古村,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新的变化!

傅家大院亦如凤凰涅槃,迎来浴火重生。

4.元村集战斗

元村是大名的西南门户,亦是楚旺、南乐间相通的咽喉,是日伪*在这一带盘据的大本营,解放元村是南乐战役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仗。九分区十六团、骑兵团、新四*于年4月24日22时到达元村,接近元村寨墙时,被伪*发觉,战斗打响,战士们架云梯攻寨墙。一、三连从西北角爬上寨墙和伪五连展开激战。战士崔贵章和已负伤的副班长金继修,一口气冲到北寨门,各排战士顺北大街直扑位于十字街的伪*炮楼。此时,从西南角进攻的二连也爬上寨墙,伪*向东溃逃,二连紧追不舍,一、三排将东南角日*炮楼包围,二排斜插东寨门,迫使守敌缴械紧接着,二排从东大街西进,配合三连攻炮楼。五连和二连同时从西南角爬上寨墙,当五连攻进西寨门伪*阵地时,守敌已丢下机枪、步枪,逃到十字街两座大炮楼里去了,十字街有日伪大型炮楼东、西两座。直趋东炮楼的三连一、二、三排分别从南、北、东三面围攻,东楼共有伪*3个连和伪区队、便衣队等武装。一排开展*治攻心战,伪*两次突围不成。第一排的一、三班冲到靠近炮楼的北屋,准备挖墙洞进攻,与钻到屋顶上的伪*遭遇,双方掷手榴弹,终于把伪*逼上楼去,趁机开始挖地洞放炸药,伪*渐渐不支,除一部分窜逃外,楼上伪*全部投降。

西楼据守的是伪一、三连,内有伪副团长杨戢武,伪二营营长张殿清和3个连长,有轻机枪5挺,掷弹简两门,一连追到楼下,相持到凌晨2时,开始爬楼进攻,辅以坑道作业。25日上午,伪*弹药耗尽,又无援兵,*心大乱,杨戢武以手枪自毙,伪连长请求投降,至此,元村之敌,除东南角日*炮楼外,伪*全部被歼。俘伪*人,获轻机枪5挺,步枪百余支。

元村集战斗打响后,楚旺与彰德(今安阳)的敌伪*余人东来增援,因卫河浮桥已被炸毁,只好在河西岸虚张声势。

半夜时分,增援之敌70余人(内有*子30余人)携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偷偷渡过卫河。九分区指挥员马上布置,八连在西南大堤截击溃退之敌,九连在南面凭堤迎击,东面的七连分两路向过河之敌进攻。过河日伪*悄悄向东南行进,距大堤近50米处,遭到七连迎头痛击,遂向河沿溃退。此时,骑兵第三排绕到敌后,与日伪*展开肉搏,在月光下混战。大部日伪*不敢久战,跳进卫河水逃命,余部被歼。战斗结束,缴获“勃朗宁”机枪1挺。“九二式”重机枪1架,匣子枪,大枪各4支,子弹千余发,杀死日*9名。

封锁日*炮楼的战士把地道挖成后,用斤炸药爆破。因地道未挖至楼底,仅炸毁围墙大部,遂决定进行二次地道作业这时,又有千余日伪*从田氏渡河东援,九分区战士暂时撤出元村,去消灭增援之敌,元村残敌遂于27日乘机逃走。至此,元村光复。

5.儒将闻允志喋血卫河湾——闻允志掩护徐向前抢渡卫河纪事

卫河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历史上,卫河流不尽苦涩的浓浓乡愁,也镶嵌着难忘的红色记忆,卫河两岸的革命斗争故事非常丰富。然而,卫河逝川,又湮没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年8月21日,冀鲁豫*区一分区*委闻允志为掩护徐向前渡河去延安,壮烈牺牲在卫河古渡元村镇的事迹,就一直沉淀在岁月的深处,为人们所鲜知。

(1)“浠水颜回”闻允志

闻允志,字永之,年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一个书香之家。他是中国著名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闻一多的堂弟,是建国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家闻立时的父亲。闻允志自幼聪慧,儒雅倜傥,15岁就考入两湖师范学校,他的堂兄闻一多称他是“浠水颜回”。年,闻允志加入中国共产*,年9月东渡日本,先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回国后化名闻季华,辗转到天津组织学生运动,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学生领袖。

“七七事变”爆发后,闻允志按照中共北方局指示,到河北省保定张荫梧部做统战工作,担任干部养成所教官。保定沦陷后,张荫梧组建了河北民*,自任总指挥,任命闻允志为*训处长。年1月,中共北方局派闻允志到豫北一带开展抗日活动,以民*名义创建共产*领导的抗日武装。当年,闻允志以豫北纱厂工人组成的“抗日大队”为主体成立了河北民*第九游击队,并与抗日名将朱程率领的河北民*第11大队合编为11团,后改编为华北抗日民*,朱程任司令员,闻允志任*代表兼*治部主任。不久,朱程和闻允志奉八路*总部命令,率华北抗日民*开赴冀鲁豫边区,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活动在濮阳、滑县、浚县、汤阴、内*、清丰、南乐一带,在冀鲁豫*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下与日寇浴血奋战,拼死搏斗。部队整编后,闻允志任第一*分区*委兼华北抗日民**委,和司令员朱程一起率部粉碎了日寇多次“铁壁合围”和残酷“扫荡”,打击日伪*的气焰,惩治汉奸,保护群众,逐步扩大和巩固了沙区抗日根据地。

在当时的共产**队中,闻允志是有名的儒将,毛泽东主席和八路*总部计划让他到延安抗日**大学任教官,毕竟八路*内懂*工制造业的人不多,留学生更少。年3月,闻允志奉调到延安,担任抗日**大学一分校训练部教育科长。但不到三个月,闻允志的老战友朱程就几次向八路*总部请示,强烈要求闻允志回冀鲁豫边区,并肩开辟创建抗日根据地。6月,闻允志回到冀鲁豫*区,并带回30来位在抗大学习的干部,充实和加强了冀鲁豫一分区的领导力量。朱程也是八路*中一员猛将,*埔*校第6期毕业后到日本留学,专攻*事,他有勇有谋,在豫北战场、冀鲁豫边区屡立战功,很快升任冀鲁豫*区1纵司令员兼抗日民*1旅旅长。闻允志任1纵*委兼民*1旅*委。朱、闻二人并肩作战,在沙区战场与日伪*辗转拼杀,令敌人闻风丧胆。冀鲁豫区抗日*民称他们俩是“沙区二虎”!

6.天下粮仓震撼体验,古老渡口历史再现

龙都濮阳市有一南乐县,古称昌乐,因县内古有昌意城,相传为*帝之子昌意所筑,“乐”则取沃野平壤,茫茫乐土之意,故称昌乐。我与孟夫子曾在市委内参《雄安崛起与龙都腾飞之战略机遇》以及给南乐县委、县*府撰写的《南乐县西湖文化旅游开发建设方略》中,对南乐县悠久的历史、古老的风情、美丽的西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美好的未来,有过描述和展望:从雄安新区南行至龙都濮阳,公里,骏马平川,一览无余,虽无山川之俊逸,却具平原之坦荡,水脉之灵秀,历史之厚重,文化之灿烂,景观之纯美,风光之旖旎,民风之淳朴,民俗之疏朗,放眼中原腹地,绝无仅有。其实占尽地利优势,且林茂水丰,历史文化资源厚重的南乐县,还有数颗璀璨的明珠被深深地埋藏在县城西部的古镇元村集。

元村古镇有多年的辉煌历史,北魏初年是鲜卑拓跋氏贵族聚居之处,孝文帝改革时拓跋氏改为元姓,初名元村堡,元村之名肇始,清改元村集,今为元村镇。唐代以前一直是州郡要冲,水陆商阜,且为重要菽粮囤积治所。元村周边村屯棋布,形成了以元村为核心的平原闾阎聚落群。谷村、什固居其东,操刀、留胄驻其南,仓颉陵庙位其北,古大运河(卫河)襟带其西,经元村镇北迤逦东去,过大名府直达天子津渡。千百年来,元村镇一带就文化繁昌,地灵人杰,隋唐大运河沿岸物阜粮丰,稼穑稔熟,自古就有“五府仓廪”“三省粮囤”之称。至今老渡口遗址旁鼎足而立的3棵老白杨依然雄姿挺拔,似乎像大运河的守护神还在佑护着富商巨贾的船舶南下北上,像灯塔给平安归来的游子们以亲切、希望与淡定,那飒飒作响的树叶,又似乎在向我们娓娓叙述着千百年来商船与游子的不老传说。而“天下粮仓”,则是元村集中心原来的粮食仓库,中原地区少有的粮仓遗存,虽然占地数十亩,而今早已废弃不用,但那数座空旷静谧的硕大粮仓和院落里,依旧弥散着昔日五谷廪实的芬芳,流淌着历代农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淳朴荣光,见证着几千年来上“皇粮”、交“公粮”的粮仓传奇。

这就是南乐县元村古镇文化历史遗存明珠中最为耀眼的两颗。

隋唐大运河遗存的明珠——元村古镇老码头

从京广高速南乐县城北出口下高速西行3公里,就是元村古镇所在地。机缘巧合的话,一下高速即可听到久违的小火轮的汽笛声,这是中断40年后,南乐县委县*府恢复重建的元村古镇码头停泊的小游轮的欢快笛声。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元村古镇尚有客货小火轮北上天津,由于七十年代卫河水逐渐减少、断流,小火轮才停运,轮船也不知所踪。码头重建后,有一元村籍的企业家购置了几艘小型游轮,从此码头出发,经卫河到县城西湖,沿河除欣赏两岸平原风光外,至西湖下船后,即可饱览西湖之春光潋滟、夏雨空濛、秋色金*、冬雪苍茫,尤其是湖中心那“朝思暮想盼聚首,湖水环绕相祝福”的日月岛更使人流连忘返,遐思无限。一艘小火轮,一段老运河,把仓颉圣地、古老码头和美丽的西湖连成了一片自然风光与古老传奇相映成辉的旅游胜地。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公元年,隋炀帝即命开凿大运河,“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梁,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诸引河通于淮”,长多公里。公元年,隋炀帝沿洛阳东北方向开凿永济渠,沟通沁河、淇水、卫河,通航至天津,接着,溯永定河而上,通涿郡。从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它对隋唐时期东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其中,流经南乐县域内10多公里的卫河就是隋唐大运河古永济渠中游承上启下最为重要的一段,而元村古镇就坐落在卫河的南岸。说来奇怪,卫河行至元村东数里,竟突然在此南绕约米,像一弓弦,划一半圆后才又折向东北奔流而去,由是形成了天然的内河港湾,是天意还是人工开凿已无从考证。此地水位深但水势平缓,依此而建的码头,得天独厚,在明清两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而且逐渐形成周边州府县乡粮食、煤炭、贸易往来的重要集散地,也成为隋唐大运河沿岸最繁华也是最繁忙的古老码头之一。元村镇因此而繁荣,元村镇的乡*也形成了善商贾而多经营的风尚,和不断进取的视野与阔大的胸襟。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助推了文化的繁昌,千百年来,传承不辍,地灵人杰,俊才辈出,果是一块风水宝地。

遗憾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某种原因,弯道取直,虽然当时卫河水流通畅了,码头却因之荒废了。数十年来,古码头遗址,沟壑纵横,杂草丛生,一片荒凉。但码头旁停泊商船的层层台阶,裸露的煤层、碳场,特别是那3棵昂首挺立、悲壮苍凉的老白杨,依然见证和述说着昔日的繁华,期盼着再为元村古镇,为富有生机的南乐县集聚财富,传播辉煌。因之,南乐县委县*府审时度势,决策保护性开发元村古镇老码头旅游景观,上与国家大运河遗址保护*策相呼应,下与元村镇及周边百姓们和仁人志士多年的呼吁相契合,承天穹而接地气,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南乐县厚重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高度自信和远见卓识。先期从县城西部开挖数公里人工渠引马颊河水至老码头,以待卫河水流具备通航的情况下形成循环水系。古码头复建的煤栈、粮栈、茶肆、酒馆、垂钓台,错落有致,散布其间。历史与现代,沧桑与纯真,神话与传奇,在古码头交织,顺卫河水荡漾。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河道蜿蜒,鱼虾嬉戏,帆船点点,渔歌悠扬,游人如织的中原水乡将会成为雄安之南、龙城之北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民以食为天的历史见证——天下粮仓

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曾向群臣称赞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毛主席在七十年代面对一些国家的封锁与虎视眈眈曾说“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中外战争史中常见以摧毁敌对方的*粮仓储而取得战争主动权的战例。大灾之年,开仓济民,安抚百姓的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北宋时期,包公下陈州查赈放粮,刀铡荼*百姓的安乐侯庞昱为民伸冤的故事,被后世广为流传。由此可见,无论是取得天下,还是治国理*,赢得民心,粮食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每一个历史时期,粮仓,都是战争之胜券,定国之基石,安民之要义,理*之发端。一部长篇电视剧“天下粮仓”,淋漓尽致、触目惊心地演绎了粮仓历史上的血雨腥风、正义邪恶。一千多年了,作为中原地区历史上的“五府仓廪”“三省粮囤”,元村古镇粮仓也一定蕴藏着许多奥秘和故事,纷至沓来的历史学家、文人墨客、猎奇探秘者,面对着硕大苍凉的粮仓古遗址,在发思古之幽情的同时,那奥秘,那传说,在他们缜密的智慧、富有想象力的思维和如椽之笔下,随着卫河之水、京澳高速、郑济高铁,和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很快就会源源不断地传扬出去,蜚声全国。

当然,这一切只有亲临其境才会更真切地感受到“天下粮仓”古遗址带给我们的震撼与绝响。

古粮仓有一个十分显著的标志:远远望去,在古镇中心有一高高矗立的伟岸旗杆,旗杆顶上飘扬着一面大旗,旗上“天下粮仓”四个大字在风的摇曳下时隐时现。循着大旗,在古镇东西走向的路北中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尊十分逼真的高粱和玉米的巨大雕塑,雕塑下有几个推独轮车的壮汉和老者叼着旱烟袋在聊天,车上装满了鼓鼓的粮袋,显然是在等候送粮入库。走近细看,原来也是雕像,但那神态却惟妙惟肖,几可以假乱真。这粮仓的大门,也是别具特色,苍桑古朴,庄严厚重,但不知是何朝代的。门外两侧各有一名“清兵”装束的守卫,补子上的“粮”字格外醒目。伸手触摸时,“清兵”突然露齿一笑,原来是真人所扮,倒是以真作假了。

迈进大门,心头即为之一振:宽阔的青砖铺路两侧是许多散在的各种雕塑,是以清朝时期上“皇粮”为主题的系列雕像,从门口到“皇粮”入仓,各道环节,次第排开,沧桑古拙,十分壮观。东西两厢则是南北排列的几座粮仓,红砖到顶,红瓦绿檐。这是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俄式风格粮仓,因为当时一切向“老大哥”学习,所以粮仓也凸显着那个时代的特征和印记。粮仓院落的中心广场就是那高耸的旗杆,根部深埋地下,地表环绕青色磐石,杆顶旗帜上“天下粮仓”四个大字格外醒目,随风摆动,猎猎作响,既像整个粮仓的“定海神针”,又如时刻俯瞰警惕着粮仓一草一木一粒粮食的“守护神”。

在旧址基础上的这几座粮仓改建于五十年代,由于居镇中心,每年交公粮、卖余粮时都十分拥挤,周边几个县乡的粮食也于此积储,往来运输,车水马龙,直到国家免除公粮,昔日热闹的粮仓才逐渐安静下来。这一“静”就是几十年。粮仓由于久已停用,以致差点儿被拆除。随着国家近几年对历史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重视,在市里几位专家多次考察建议和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下,镇*委、镇*府积极运作,广为征集,这处遗址不但得以保存下来,而且改建成了中原地区最有特色、最有文化底蕴、最吸引游客的“古粮仓文化遗址博物馆”。每座粮仓内都是一处特定历史时期又别具一格的展馆。馆内展出的图片、书籍、实物,丰富翔实,凸显了历史的厚重、沧桑和历史沿革。当你参观完室内展馆,从古粮仓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遐思远眺时,蓦然发现,在院落的西北侧有一幅巨大的壁画,高约十数米,长则近百米,极具震撼力。你会迫不及待地从不同角度远远地观摩,近近地欣赏,在壁画前流连徘徊,对创作者的匠心独运、对绘画者的精湛艺术赞叹不已:这既是农耕文化的历史长卷,又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巨作。

巨大的壁画下有几个设计精巧的小门,与壁画浑然一体,走进去,恍若历史穿越:原来壁画是一座巨大的现代粮仓的外墙,进去之后别有洞天:农家乐赫然在目。这座粮仓足有数千平方米,硕大而空旷,农家乐设在粮仓内,得天独厚。农家乐大致分为两个功能区。南半部是体验区,西侧一字排开数盘石磨石碾,既可作为游客和孩子们磨面碾米的亲身体验,又是平时米面的加工场所。米面的原产地都是元村古镇及周边村落的原生态绿色粮食,包装古朴、精致而不奢华,充满着农家乡情的诱惑力。北半部是餐饮区,与体验区用一曲水小桥相隔,老榆木的餐桌椅櫈散置其间,桌上粗碗粗碟,村姑装扮的服务员穿梭往来,添茶斟水。元村古镇的非遗特产豆腐干、远近闻名的小烧鸡、甜咸酥脆的花生米等琳琅满目。乡厨味道,特色佳酿,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不在此饕餮一餐,半步难移;不满载而归,怎能留下“天下粮仓”的美好祝福。

方从粮仓内“穿越”而出,还在细细品味农家乐的浓郁乡情,一曲深沉激越的歌声隐隐飘来:

煌煌天朝万千气象

江山坐在百姓心上

热天热地热太阳

热的是一粥一饭一件衣裳

循声望去,在院内的东北隅原来也有一座与农家乐相似的巨大粮仓,踏着歌声缓步走进粮仓,居然是一座休闲的影视厅,正面墙上的屏幕正在播放“天下粮仓”电视剧。厅内看似随意却是匠心独运地放置了一些茶桌,一把老式茶壶,几个粗糙的茶碗,配着那憨实的墩子,一种久违的感觉油然而起。紧走几步寻个座儿坐下,一口气连饮几碗茶,既惬意又解渴,却又啧啧赞叹:粗碗好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南北两面墙边是几个简易的老书架,大致浏览了一下,多是史记、传说、游记之类的书籍,书架之间点缀着乡间已经成熟的玉米、红椒、高粱和粗布挂件等。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携妻将雏,邀约三两亲朋,到此稍憩,粗碗香茶,或观剧,或看书,或品茶,任思绪放飞,让心情放松,这大概就是当代都市人追求的慢生活吧。无论是工薪族,还是企业老板,社会大咖,现在的生活节奏都太快了,压力山大,这样的地方或许就是他们所向往而且流连忘返的精神港湾、休闲胜地。

敬天敬地敬爹娘

敬的是富国强民好主张

一座座粮仓天下人共享

一代代兴亡天下人担当

“天下粮仓”的主题歌尚在耳边回响,夕阳的余晖已经撒在粮仓的房顶、院落,和一座座雕像的身上,金*、壮观、苍劲。我抚摸着一座座雕像,环顾着熙熙攘攘的游客,一步一回首,默默地告诉自己:我一定会再次回到“天下粮仓”,回到这充满神奇的地方。

并非梦想——是珍珠总要放光华

当我敲下上面这一行标题后,才慢慢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梦幻中走出来。其实,这一个多月来,我和龙文化产业促进会的国强兄、小江弟,一直环绕着元村古镇多次踏勘,反复讨论,亢奋与冷静交替,思考与谋划交织,像庄周梦蝶般,不知是现实,还是梦幻。是时也,当我徘徊在古运河码头边,拥抱着那3棵历尽沧桑的老白杨时,漫步在空旷的古粮仓遗址,嗅着那还在散发着略带霉味的气息时,我的心底深处一直在与那个远去的时代对话聊天,叩问寻觅大运河畔古老码头与“天下粮仓”那辉煌的过往。

由是,从元村古镇归来就写下了这一篇梦幻古镇的文字,是畅想,是憧憬,是期盼,更坚信是未来一定会实现的蓝图。我远游过玉龙雪山旁的丽江古城,也曾徜徉在平遥古镇金色的*昏,凤凰古城更是如诗如画、如梦如歌、荡气回肠,而台儿庄城墙上清晰可见的弹孔与城墙脚下斑驳的苔痕则见证着华夏民族的不屈与伟岸。南周庄、北周村在沧桑中更多了些喧嚣与商业气息。一般来说,江南小镇往往小家碧玉般静谧,宁静而安详,白墙、青瓦、木隔扇、石板路、乌篷船、木雕、水阁、茶馆、深弄水巷,会把你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烟雨江南。而北方的古镇,多如饱读诗书的深沉智者,墙高宅深,厚重沉稳,传统气息更为浓厚,当你走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大街小巷,或躺在北方特有的大炕上伴烛而眠时,更容易让人产生感动的沧桑和浓浓的乡愁。但这些古镇的骨子里,都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传奇的故事以及繁华的产业。历史是基石,文化是灵*,故事是纽带,产业是支撑。在举国上下小镇蜂拥而起时,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故事,没有产业的小镇,只能是“生逢其时”,但命运不济罢了。而恰恰,元村集兼具了江南水乡与中原古镇的基因,且拥有“天下粮仓”和古老码头这两颗璞玉,稍加雕琢,在诸多小镇建设中,一定会后发先起,辉耀中原。

因之,我要告诉那一直屹立在古老码头旁的3棵老白杨,你们的执着与坚韧,正是大运河两岸人生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

我还要告诉那曾经维系隋唐大运河命脉的古老码头,当代勤劳与智慧的仓颉后人一定会再现昔日的繁华与辉煌。

在那宽广空旷但养育了无数龙的传人的“天下粮仓”,我则在心底留下了美好的祝福:普天之下,粮丰仓满,国泰民安!

(2)掩护徐向前渡卫河

年8月,闻允志接到命令,调他到八路*总部工作,还安排冀中南下支队护送他入太行山。事有凑巧,中国共产*决定要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中央致电徐向前司令员从山东去延安参加会议。徐向前在5月中旬接到电报,于6月1日带领警卫小分队离开沂蒙山区,一路向西北进发。7月,在河南、河北交界处与韩先楚、古大存等新四*和华南地区的“七大”代表会合,共40多人,按照中央指示,由徐向前带队去延安。8月中旬,中共冀鲁豫区*委和*区秘密商议,部署掩护徐向前等抢渡卫河。为确保万无一失,防止敌人得到情报集中袭击徐向前渡河,决定分两处抢渡卫河,同时间在21日夜行动。领导决定,闻允志等在南乐县元村集东什固湾渡河,真戏真唱,一旦被发现,可以迷惑敌人,策应徐向前在卫河下游渡河。闻允志渡过卫河后要在魏县蔡小庄过漳河,然后与徐向前会合,从临洺关过铁路、封锁沟入太行山。同时,派*队保护徐向前等从大名县东袁湾秘密渡河,然后过漳河直奔威县,在临洺关过铁路、封锁沟,进入太行山中的辽县,到八路*总部与彭德怀会面。中共冀鲁豫区*委和*区领导指示:敌情复杂,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务必保证徐向前等首长及新四*和华南地区“七大”代表的安全。

闻允志与朱程依依惜别,互道珍重,于21日夜晚,在冀中南下支队一个小队的掩护下赶到什固湾,在什固村一个姓郭的交通员家里吃了晚饭。当时,地方*组织派了十几名战士和民工来帮助渡河,河对面也有武装人员接应。七八月天气,卫河水流湍急。凌晨,闻允志一行来到河边,两名熟悉水性的战士泅水到卫河对岸,把一根大粗绳系在树上,使其连接两岸。闻允志他们按照约定时间登上五六只小木船,迎着激流,由船上的民工拉着大粗绳悄悄划向对岸。拂晓,船只刚划到河心,突然发现日寇的巡逻艇从西向东顺流而下,探照灯明如白昼。敌人发现有船只渡河,立即呼叫者开枪射击,机关枪也同时开火。闻允志在第二只船上,他一面催促船工奋力使船靠岸,一面指挥船上的战士和对岸接应的队伍向敌人还击。战斗打响,日寇的巡逻艇拉响警笛,和枪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夜空,元村据点和卫河下游龙王庙的*子也赶来支援。战斗中,有几名战士落水牺牲,闻允志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船只慢慢驰向对岸。在此关键时刻,敌人密集的疯狂射击把连接两岸的粗绳打断了,船只失去依靠,颠簸翻船,人员落水。闻允志不识水性,再加上腿部负伤,牺牲在波涛汹涌的卫河之中,时年36岁。

与此时稍晚,徐向前他们在大名东北渡河也遇到敌人袭击,好在徐向前等已经渡过卫河,后面渡河的战士、华南地区代表和由刘法尧带领的冀鲁豫区赴冀南参观团等有不少人牺牲,其中有一位华南的大学教授。来袭的敌人主要是驻小滩镇的日本*子和几十名伪*,龙王庙的敌人因先出兵去元村集什固湾,减少了对徐向前等在大名东北渡河的压力,为徐向前等抢渡卫河赢得了时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说,闻允志于“21日拂晓,经元村、龙王庙抢渡卫河时,受到敌巡逻艇的袭击,为掩护徐向前司令员安全突围,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中华英烈》也记载,闻允志在今南乐县境内抢渡卫河,为掩护徐向前将*,不幸牺牲。

解放后,国家民*部公布全国首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其中包含有闻允志、朱程在内的27人在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闻允志排第八。陵园烈士名录中说:“闻允志(—),八路*冀鲁豫*区第1*分区*治委员,湖北浠水人,牺牲于河南南乐县元村。”(《濮阳日报》年6月日文化版刊发)

7.“镇河塔”的传说

在卫河南岸元村一带,民间有一个关于“镇河塔”的传说,凡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天夜里刮了一夜黑风,刮风期间,家家户户的骡马在圈里都站着不吃料,并且像病了一样,大汗淋漓,浑身湿哒哒的,天明之时,黑风不刮了,可元村这一带的人们惊讶地发现在元村正南与操守、百尺三村交界处平地里竖起了一座石塔,塔高约二丈,三层全部用石磙垒成,中间是大石磙,四周是小石磙,塔尖上也立着一个石磙。石磙上中间有一个人头像,面向北面元村街方向。塔的位置是个三叉路口,塔南路通往张庄,西北路方向朝河道方向;塔北面朝着元村街南门。如今已80多岁的元村老支书杨荣普回忆道:他小时候经常到“镇河塔”那里去玩。元村镇操守村在安阳国土局工作的老局长张文祥说,这个塔在操守叫东北塔。后来有人说传塔下有两口水缸相合,缸内葬有个白姓道人。在塔底层西北角有一个白色带花的石磙,曾被南蛮子盗过,也没发现塔内道人。塔顶的人面像也不知是否是那个被传说的道人。时间久了,有人认为,从风水学上来讲,不管人面像是谁、人面像朝北元村集方向不吉利,就把这个人面头像拆了。因卫河之前元村一带曾经是*河流域,*河水经常泛滥,自有了塔后,人们就习惯称这个塔为“镇河塔”,人们心里因此认为只要这个塔在,*河水就不会泛滥祸害当地百姓。从此以后,社会上就有了一个民谣“镇河塔一塌,*河回老家”,此民谣一直在元村一带百姓中代代相传。

果不其然,年大跃进时期,全县大兴水利,实施引*河水灌溉工程,县水利部门组织人员将全县所有的塔石和其他石碑都拆除后,将石碑拉到如今的近德固乡佛堂村修渠闸。“镇河塔”上的石磙和散落在元村各处的墓碑都送到了佛堂村总渠闸处了,修成了引*灌溉工程,将*河水引来灌溉了元村周围一带的农田,其正应验了这句民谣:“镇河塔一塌,*河回老家”了。

8.“凤凰村”的传说

大运河南岸有个古镇叫元村,形成与北魏时期,原为鲜卑族拓跋氏民居住之处。北魏孝文帝改拓跋氏为汉姓元氏,改名元村。

元村镇与城关镇一样都有四街四关。据老人讲元村四街关都有寨门、有城墙用土夯成。寨门有二层楼高,宽二丈有余,可双向过马车。所有寨门处有条环村路叫马道街。寨外四门都有名,南门叫“丰乐”,西门叫“带水”,东门叫“迎阳”,北门名头最大称“望京”。关于“望京”门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北门的“望京”二字是慈禧亲笔书写,后来有人将慈禧写的“望京”二字刻成石匾,镶嵌在元村北门正中。前不久在搜集大运河文化古物时,在元村北街一户农民家中找到了这块石匾。目前已作为镇馆之宝存放在南乐县大运河文化展示馆内。在古镇寨墙外还有一条长6公里的护城河,绕村一圈,当地人民叫她寨濠。现在这条护城河还存在部分能储水、排水功能。

由于卫河给元村带来了繁荣,自古商贸云集、物阜似山,素有水旱码头,千古重镇之称。因此,元村镇在大运河流域格外有名。

元村四街关因寨门界限明显,历史上南门外无关,所以有南蛮子到此一看说这是个“凤凰”村。老支书杨荣普回忆说:据成都部队某*治部主任杨可丰曾告诉他:元村是个“凤凰村”,南街无关为凤头,北街为凤尾直达卫河渡口码头,东西两街关为凤翅,关住寨门就成一只凤凰。从风水学上讲,元村是个风水宝地。这个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与这个传说一并流传下来的还有“金鸡打鸣”的故事。据杨荣普、赵贵等老人们讲:老辈子都传,元村大十字街下面有个“金鸡”,也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每到黎明时刻,只要有人走到十字街踩着这个“金鸡”,“金鸡”就会开始打鸣,只要这个“金鸡”一叫,全村的公鸡都全跟着叫。后来有个南蛮子到元村将“金鸡”盗走了,从此元村再没有全村的鸡一起叫了。还有个说法,南蛮子在“金鸡”头上立了个石碑,碑高两米左右,碑冒有一米宽,冒中间有个坑,镶了个“金鲤鱼”,破了元村的风水。后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金鲤鱼”也被南蛮子挖下来盗走了。从此元村的公鸡再也不会一起打鸣了。

9.“杨树湾”的传说

民国时期在元村一带流传着这样一段俗话:“元村御河一拐弯儿,顶住南乐半个天儿。”元村御河也叫卫河,通称大运河。这充分说明当年元村御河是多么的热闹,经济繁荣程度可想而知。元村卫河这么一个弯,就顶整个南乐县城的一半。

就在这御河一拐弯的上下三四公里内,有几处渡口码头,几十家商铺,这里设置的粮仓、船厂、盐厂、煤厂等十几家单位,南乐县城过去是没有的,直到卫河停运这些单位才陆陆续续迁到县城。成立了盐业公司、石油公司、煤建公司、粮食局等等。

人们所说的这个弯儿就是元村卫河码头往东向南拐弯,这段地方也称“什固弯”,也就是人们通称的“杨树湾”。杨树湾因那里有三棵老杨树而著称。这里有个杨仙庙,传说凡商船从元村码头往什固弯(杨树湾)行船,转弯时都要鸣炮祈求杨仙保佑,否则船就开不进湾内。

据后什固的老人们说,原来的三棵大杨树直径均在两米以上,人们都以为树成仙了。后来被日本人给伐掉了,庙也拆了。说来也巧,就在被砍的杨树原址上又新生了三棵树,如今直径也有一米多了,当地人仍把这三棵树当树仙,在此又重建了庙堂。这庙叫“杨树仙庙”。不过由于70年代卫河穿直将这个弯截了,再也没有当年那样的辉煌了,只剩下孤零零的三棵树和一座不大的庙宇了。现在这个弯只有卫河古道、什固弯这个称谓了。

10.审什村的来历

南乐县西南20来里地,跟清丰县打界的地方,有俩村庄,一个叫青石磙,一个叫审什。因为啥取了这样古怪的村名?这里头有个故事。

据说还是明朝天启皇帝的时候,中原一带遭了大旱,好几年收成都不好,老百姓受饥挨饿,为了谋生,都找生活门路。有的贩运食盐,有的弄些布匹卖,赚些钱来维持生活。

一天傍晚儿,有个干瘦的老头儿,用小独轱轳车推着几匹白布,往北赶路,可能是想去元村集赶第二天的会。看看太阳快落了,老头儿心想,天黑赶路,万一有个好歹,后果不堪设想。抬头望见前面有一个村儿,就打算在村里投宿。村边上有座店,老头儿摸着口袋里的两三个铜子,想着明儿个卖布还得找零钱,就舍不得住店。他看,店门前有个青色大石磙,心里说,今儿晚上就跟青石磙作伴儿吧。他想,一来店里人多,安全,不会出事。二来是秋后天凉,石磙恁大,靠南边能挡风寒。晚上,老头儿拿出糠菜团,吃罢,把车攀带系在手脖上,又把小车捆得十字八道的,放心地躺在破棉絮上睡下。奔走了一天,累得不轻,一倒头便睡着了。夜里,老头儿做了个梦,梦见卖了布,买了一大布袋粮食回到家,全家老小都饿得肚皮贴着后脊梁骨,一见粮食,喜得像啥似的。老头儿一高兴,笑出了声,头一歪,碰到石磙上醒了,原来是个梦。

老头儿看看东方发白,就准备赶路,一骨碌爬起来,觉得右手上很轻,睁眼一看,大吃一惊,毁事儿!小车和白布都没影了,车攀带被割了半截,老头儿顿时呆得像庙里的泥胎。好大会儿,才“哇—地一声哭出声儿来,哭的那个伤心劲儿,人听了比掀心还难受。村里人和店家都围上了,要不是人凑手拉的紧,老头儿差点撞石磙死了。店主揉着眼,挤了进来,说:“这狗贼胆大包天,敢在我店前偷人家的东西。走,跟车印撵去。”说着,拉了老头儿顺路就往北走。大家伙儿跟着,跟车印撵了三、四里地,只见路边扔着辆小车。老头儿看,正是自家的车,上面连根布丝都没剩,又傻了眼。

店主说:“看来是贼扔了车,扛着布往北逃跑了。”天已大亮了,望见北边没别的印子,往南尽是他们一帮子人来时的脚杂迹。店主说:我算没法了。”老头儿坐在地上大哭。人们劝他报官,让县里查查。老头儿想,事到如今,只得如此了。

这个村儿属南乐户,离城25里。南乐知县姓叶,名叫廷秀,濮州叶庄人氏,才来南乐县上任没多长时间。据说这人个头儿不大,瘦得跟猴儿样,都说他连朝靴没三斗沉,却有点儿本事。

这天叶廷秀早饭后,在后堂和一个从老家来的叔伯哥说话,忽听大堂鼓"咚咚”响,他赶快戴上乌纱帽,换了官服,升堂了。

撞鼓人正是丢布的老头儿。老头儿上得堂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直哭。嘴里一个劲地说:“俺一家老少可没法活了。”爬在地上直磕头。叶知县走下堂来弯腰拍着老头儿说:“你别光哭,有啥事说说说着叫衙役给老头儿搬个座物坐下,又劝说了几句,老头儿才止住哭,先把家乡住址,姓啥叫啥讲了一遍。又把因为生活所追去元村集卖布,如何在青石磙旁边白布被偷,怎样和店家村里人追车印等说了个清楚。

叶知县听了这无头案,知道现场已破坏了。心中暗想,这灾荒年,一个穷人家,经不起扳恁大权子。偷布贼不管别人死活,真缺八辈子的德。这案子别说出在南乐,就是在清丰、内*,我姓叶的也得拉一把。叶知县暗下决心,就叫左右啥人都离开退下,细问老头儿你的白布被偷是真老头儿说:“我还敢骗县大老爷?

叶知县说:“你那布有啥记号?

老头儿说:“有,每匹布都有十几处康记的印号。

叶知县说:“姓康的恁多,算啥记号?

老头儿说:“大老爷您不知道啊,俺那印记号一眼就能认出来。我恁大岁数,头一回贩布营生,怕跟别人搅混,做了个记号,在那印记上按了小指印。”

叶知县自言自语说:“一大堆白布,又没插翅飞,真没一人看见吗?”

老头儿说:“有人看见就好了。”

叶知县听到这里,一拍惊堂木叫起来:“石磙见了!石磙!你好大胆,看见了偷布贼不来报案,真是可恼!今儿个你犯在我的手上,非叫你尝尝我的厉害不可!”

这时候三班衙役都上来了。听见知县一席话,别说老头儿,就连三班衙役都装进闷葫芦了。老头儿哭笑不得,说:“大老爷,那石磙,不是人,是块大石头。”叶知县说:“不管是什么东西,传我的话,就说石磙犯罪,大老爷要审、石、磙!”

衙役们都偷笑,老头儿直摇头,觉得县大老爷疯了。

第二天,公差、衙役用四轱辘大车套了三匹大马,硬是要把大青石磙拉到县城里。可是,走到一个村里,车陷泥窝儿里了,再也拉不动了。叶知县也没法儿了,就决定就地审石磙。还叫衙役们逢人就说石磙犯了王法,三天后,县太爷要审石磙。咋着个审法,连衙役也说不清别说向老百姓解释了!况且知县有令,只准讲石磙犯罪,具体细节不叫提。

审石磙?新任县太爷不知要耍啥把戏嘞。人们私下议论。传十,十传百,几天时间,南乐县没有不知道县太爷要审石磙的,临近的清丰、内*、大名、范县也有很多人都去看稀罕,看热闹。

村边上大场上,苇席扎了个棚子,算是公审大堂。堂上摆了染案,案上文房四宝、惊堂木齐备。衙役们挽了袖子,手持黑红两色杀威棒、水火棍,怒目横眼。堂前被告席上,石磙被铁链十字八道捆着木牌上写着“罪犯石磙”四个大字。

晌午时分,叶知县升堂。人们一看,这县太爷,七品乌纱罩着个尖嘴窄额的长脸,大红官衣,裹着个猿臂蜂腰的小身材。有人就说开了:哼,审石磙?不用看审石磙,看耍猴吧。”

叶知县落坐,命原告上堂,衙役把老头儿带到堂上跪下。那老头儿早已经被叶廷秀暗地里吩咐,也不慌张,把丢布的情况讲了遍,又把状纸呈上。

叶知县不慌不忙认真看了一遍状纸,打着官腔道:“罪犯石磙听了,是谁偷了老汉的白布?你亲眼看见,拒不报案,已属犯法。本县将你锁拿归案,今天你若从实招来,本官不再追究,快快招来。”

好半天,石磙没有答话,不吭。你想想,石磙咋会吭呢?

叶知县说:“你到底招不招?”惊堂木“啪”的一声,还是没有吭。底下人群里有人笑,偷笑,还不敢大声儿。

叶知县又说:“看来不动大刑,难以招供,两厢听了。给我重打四十!”衙役吆喝一声,上去两根大棍,一五,一十喊着,还真是打了四十棍。衙役们都吵着震得手疼。

“奶奶的,今个砸你个四八三十二瓣,看你招不招,给我狠狠拉下去揍他个熊!”叶知县一急,土话出来了。衙役上去四个大汉,穿了绳子就要抬石磙下堂去打,可没抬动。又上去两个,“喀嚓”一声把杠子抬断了,两个衙役同时摔了个八脚朝天,台下观众哄堂大笑。

来看审石磙的人,压根就不信石磙会说话,只不过看热闹罢了。观众正要看县太爷亲自演的这出戏如何收场,见县太爷叫人抬石磙下堂,以为这样凑坡下驴,结束了。又见抬磙的衙役呲牙咧嘴,折了杠子摔了人,都禁不住笑了起来。没想到这一笑招来了麻烦。叶知县桌子一拍,跳到椅子上大喝道:“大胆刁民,本县正在审案,你们敢在下面起哄,耻笑老爷!衙役们,把人都给我押到城里,把城门锁了,谁也不许出城,每人罚五尺白布!身上带着白布的放出去,没有布的到文庙大股去报名登记。本县派人通知家人,送布领人。三天为限,五天不来,南监那小黑屋子里留人,退堂。”

这下苦了,黑压压的几千人没有一个不骂的。这个说:“哪那老头准是县太爷什么拐弯抹角亲戚,白布被偷,赔了本,县官无能,审不出来,破不了案,生出个这缺德的法子,叫大家给他凑钱嘞。”那个讲县太爷干爹死了,急着用白布当孝衣。”大家没法儿,只得让人往家捎信,买白布赎人。

县太爷要白布赎人的消息传开了,有哭的、有骂的、有笑的,市场的白布价格上升,抢购一空。

南乐县东南角文庙大院,叶知县亲自坐阵收布,那丢布的老头儿在一旁眼睁睁瞅着。结果,凡老头儿认定的都连人带布一齐留下,其他都放回。三天过后,除留下的几家被扣留外,全都走光了。叶知县在大殿升堂,下面跪着男女一片,叶知县拍着案头的白布问:“你们这些白布是偷的?还是抢的?”

“启禀大老爷,小民的白布实在是买来的,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堂下大乱,都抢着说。

叶知县说:“不要吵,也不要怕,一个个招来。从哪里买的?卖布人是谁?从实招来。”

一个大胆年轻人说:“俺的白布是从西乡买来的。卖布人是个猴子,腰弯的像只大虾米,喻名不知。他说完大家见知县没有生气,就大胆了,一个个都说了买布的事情。虽然买布地点不相同卖布人却同是一人。其中一壮年人说他认识这个人,平时吃拿啥都干,叫啥啥名,哪儿哪儿人。”

叶知县听得明白,心中高兴,急忙走下堂来,让大家起来,说道:“诸位父老受惊了,此案多亏你们帮助,白布还与大家,另外每人赏二两银子,下堂去吧。”众人听了,叩谢不止,领了白布、银两走了。叶知县当下命衙役四下打探,捉拿盗贼归案。果然抓住了那个卖布的。叶知县打量此人,心里早就明白了七八分,惊堂木一拍质声问道:“你可知罪吗?”

那人说:“小人不知罪。

叶知县急了,说:“好你个熊玩意儿,你偷了老头儿的白布,还不承认?大刑伺候。

众衙役棍棒齐举,那人吓坏了,心想:招了吧,免得皮肉受苦,不一顿板子,还不见阎王爷去?就赶快招了。

原来,那店家是他的姐夫,那天他*光输净,找到他姐夫店里去借钱。店家知道钱借出去就是肉包子打狗回不来,不愿意借给他。夜里,店家发现老汉睡在店外,带有几匹白布,就对他说了。他见财起意,半夜动手偷走了白布。后来正愁没法出手换钱嘞,恰巧叶延秀审石磙,抓了人,要用布赎人,一时见白布紧张,他高兴得别提了就趁机把白布卖了出去,本想万无一失,不料落入圈套。叶知县盘问清白,让盗贼画了供,钉了木枷入监。又派人把店家捉来,问了罪,罚了银子,然后把白布退还原主。老头儿原来的白布找回来了,另外把罚店家的钱如数给了老头儿。老头儿接连叩了十几个响头,口呼“叶青天”,高高兴兴地走了。从那以后,丢布的那个村子改名青石磙。叶廷秀审石磙那个村儿改名审石,时间长了写成审什。现在,青石磙村儿划归了清丰县审什村儿分成了东审什、西审什俩村儿,仍然归南乐县管。

11.菜瓜打驴掸半截

元村镇王庄南门向西南有一条斜路,传说以前这条路上有*怪。每天半夜的时候,就从西南向王庄村这边跑过一个怪物,连叫带跑,后面拉着一件东西,响声很大。几年来从不间断。吓得村里人天一黑就关门闭户,不敢出门。

这一天来了一个南方人,他说他会捉妖拿怪。村长为了铲除村害,就请他来看看,最好是捉住。到了晚上他就带着他的工具来了。第二天刚亮,村里的人都去看他,问他是什么怪物。他说是一个金驴拉着一个银砘子,每天夜里子时从西南开始跑,顺着这条路到村边再绕村转一周回去。要想得到它,必须用长了一百天的长菜瓜,照头上猛打会现原形。他让村里准备菜瓜,自己回家准备应用的武器去了,商量好一百天后再见面。

南方人走后,村长在他的地里种了一亩菜瓜。长到八十天,菜瓜就长成了。村长坐不住了。他怕等到一百天南方人来打死驴,得按半平分,不如我们早下手弄到手。这样我们可以得全驴,全村可以富起来了。想到这,他就把菜瓜摘下来,并且安排了几个年轻人,天黑了拿菜瓜去打驴。到了夜里子时驴又来了,几个人拿着菜瓜一起用劲打,结果驴也跑了,菜瓜被掸成半截了。

到了一百天,南方人来了,村长将打驴经过都告诉了他,他听完生气地走了。从此,这一带民间便流传着一句话:菜瓜打驴掸半截。

12.“三状元”豆腐干儿的来历

元村陈家豆腐干儿又称“三状元”豆腐干儿。它呈乳白色,咸淡适宜,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回味悠长。它含有高蛋白,低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被誉为“素火腿”。长期食用具有强身健体,增智健脑的功效。它含水量适中,经久耐存,深受人们的喜爱。当地有谚曰:“吃了三状元豆腐干儿,延年益寿赛神仙。”

关于“三状元”豆腐干儿的来历,有一段传说故事。

清朝年间,陈银轩的外曾祖父杨贵林是制作豆腐干儿的高手。他因庄基地纠纷与邻居打起了官司。邻居多占了杨家的庄基地,杨贵林告状到了县官那里。但县官贪赃枉法,不辩是非,杨家没有打赢这场官司。杨贵林气愤不已,于是千里迢迢进京告状。

他一路风餐露宿来到京城,击鼓鸣冤,官老爷威风凛凛地升堂,问了案情,又装模作样地说道:“要想官司能打赢,三千大洋往上送。”杨贵林听罢气得差点晕倒在大堂上,心想:“这些贪官只认钱不讲理,我家里哪有恁多的银子?”

回到家之后,杨贵林看到鲜香美味的豆腐干儿,心中有了主意。于是他背上了三千块豆腐干,再次进京,送给了官老爷。谁知这位官老爷品尝之后大加赞赏,称之为“一品豆腐干儿”、“食中状元”,简称“一品状元”。就让他打赢了官司。杨贵林从此名声大振。因杨贵林排行第三,当时人们就称他“三状元”,他的豆腐干儿也就被称为“三状元”豆腐干儿,流传至今。

后来杨贵林因其子不务正业,便把制作秘方传给了其女婿陈有平,即当代传人陈银轩的先人。至今已经是第八代传人了。

年 期间“三状元”豆腐干儿曾作为慰问品送给 战士。他们吃后,赞不绝口。从此,“三状元”豆腐干儿声名远播,畅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

13.刘统勋元村桥打口

很久很久以前,南乐西北有个卫河渡口,名叫元村渡口。河对岸紧靠大堤有个村庄,名叫郭村。这里是卫河的险要堤段,自古以来,曾不断发生溃堤决口,历代皇帝对此都感到头痛。乾隆年间,这里又决口了。传说,这次决口的头一天夜里,河大王给乾隆皇帝托了个梦。大王说:“我没处走了!”皇帝说:“你没处走可从元村走!”第二天天亮,乾隆皇帝上朝对众大臣说:“朕昨夜做了梦,梦见河大王了。”话末说完,有人急报元村决口了,霎时间洪水泛滥成灾,一片汪洋。

情况万分紧急,皇帝立即派遣方、朱、杨三位大臣前往元村治水。谁知,这三个人都是贪官污吏,一连治了三年,决口没堵住,钱财却装满了自己的腰包。满朝文武都议论纷纷,皇上也十分恼火。这时三朝元老刘统勋挺身而出,道:“启禀万岁!老臣愿前往元村桥打口,为民除害,为国效力!”他在金銮殿上立下*令状,三个月打不住口,誓不回朝面君!

刘统勋一到元村桥,便径直去大王庙里,找河大王算帐。他首先吩咐左右,给河大王披锁戴枷,并且厉声说:“你让我三个月内打住口,我给你修庙唱戏,许你猪头大供,不然休怪我无情!

方、朱、杨三位一见刘大人亲临元村,个个胆怯分,现今又听刘大人许愿,他们早已吓得*不附体,浑身筛糠,一齐投河而死。

刘统勋亲自指挥民工封堵决口。一开始,下一埽跑埽,总是堵不住,他便把衣裳一掖奋身跳进激流中的埽上,让民工继续铺埽。民工铺一埽?他便往前挪一埽。在他的带动下,全体民工也都奋不顾身,日夜苦战,情绪十分高涨。时间一天天过去,决口也一天天缩小。眼看就要合拢了。可是,决口越是狭窄水流越是紧急,人一跳下去,立刻就被冲跑,施工十分艰险。刘大人心急如焚,他把官帽摘下,往水里一扔,大声喝道:“有胆量,就给我冲走!”只见激流光在原地打旋,官帽也随着水势转圈,就是不敢冲走。不一会就铺满埽,堵住了口。

大堤上,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刘统勋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时,他曲指一算,前后只费了一个半月,提前完成了打口工程。他马上吩咐地方官员唱戏三天,用猪头大供祭祀了河神。

14.元村烧鸡与道口“义兴张”的传说

说起元村刘家烧鸡,不能不说道口“义兴张”烧鸡。这里面有个刘印拜师求艺的传奇故事。

据史料记载,道口烧鸡创始于顺治十八年(公元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据《浚县志》及《滑县志》记载,在开始的一百多年里,由于技术条件差,尚未具特色,生意并不兴隆。在乾隆五十二年(公元年)现在的烧鸡大师,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张中海的先祖张炳,偶遇清宫御膳房御厨老友刘义,他在道口镇大集街开了个小烧鸡店,因制作不得法,生意萧条。有一天曾在清宫御膳房当过御厨的老朋友来访,两人久别重逢,对饮畅谈。张炳向他求教,朋友告诉他一个秘方:“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八料就是陈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种作料;老汤就是煮鸡的汤。每煮一锅鸡,必须加上头锅的老汤,如此沿袭,越越好。张炳如法炮制,做出的鸡果然鲜香,从此营业旺。张炳就把他的烧鸡店定名“义兴张”,寓意“友义兴张”。

清宣统二年(公元年)义兴张第六代传人张和礼接手经营烧鸡店铺生意,继承了先祖的传统工艺,越做越好,受到社会大众普遍赞誉。年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授予“河南十大名食”,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从此,道口“义兴张”烧鸡声名大振,世代相传,广为传颂,历久不衰。

“义兴张”烧鸡不仅味香鲜美,制作烧鸡的传人也代代兴义行善,各个都是义士。解放初期,“义兴张”烧鸡的传人行船来到元村码头停船歇息,巧遇在元村码头做船工的元村村民刘印,当时刘印才十几岁。晚上二人在卫河岸边闲聊,刘印得知此人就是道口“义兴张”烧鸡制作工艺的后人,遂生敬意,刘印便央求“义兴张”烧鸡制作工艺的后人收己为徒。道口“义兴张”后人看到刘印真心想学,同时看他忠诚老实,办事机灵,对刘印也产生了好感,于是答应让他随船去道口跟班实习,决意要把这门手艺传授与他。刘印聪慧好学,虚心学习,经过数月的实习观摩,他基本掌握了炮制烧鸡的技术,而后便乘船返乡。在家开了一个小店,开始了烧鸡制作销售生意。

开始刘印完全按照学到的炮制工艺制作,生意也红红火火。但时间一久,感觉本地人跟道口人口味不一样,就结合本地人的口味进行探索改进。他在道口“义兴张”烧鸡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又加入几种中药食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口味。他从选材、宰杀、脱毛、开膛、加工造型、油炸、煮与掌握火候、使用材料、用汤等方面又予探索,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色、香、味、烂”四绝的刘家烧鸡流程。

如今刘家烧鸡的第三代传人刘振波继承先人传统,又不断改进创新,他所煮出的烧鸡可谓有五味具佳、酥香软烂、咸淡适口、肥而不膩的特点。无论凉、热食之均余香满口,人人称赞。同时他又根据市场需求,制作精美的礼品盒,方便了客户携带访亲送友。规模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成为南乐乃至豫北一大名牌食品。因此,年刘家烧鸡与元村麻花、元村陈家豆腐干一样被命名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无巧不成书,传给道口义兴张烧鸡绝技的姓刘,叫刘义,元村烧鸡创始人叫刘印,你说巧不巧,这不是一段有趣传奇佳话么。

15.元村麻花的制作与传承

麻花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传统特色油炸小吃。据村中老人回忆,明末时,中原一带*蝎横行,危害甚广。遭*蝎蛰者约有半数不治而亡。人们为了诅咒蝎害,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成*蝎尾巴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演变成了麻花。所以,麻花被赋予了吉祥如意、康泰平安的寓意。至今,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当地人总要用麻花待客或作为馈赠佳品传情达意。麻花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及联络情谊的特殊作用,逐渐成为带有浓郁豫北风情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麻花的主要产地有天津麻花,山西稷山麻花,陕西咸阳麻花,湖北崇阳麻花,江浙苏杭麻花等。天津以生产大麻花出名,河南汝阳以纯手工传统工艺八股麻花出名,陕西咸阳以咬金大麻花出名,苏杭以手工藕粉麻花出名,而在豫北一带,元村陈记麻花因其香甜酥脆的口感尤为出名,传承百年,经久不衰。

据元村东街麻花传人陈国记老人介绍,他家祖传的做麻花手艺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采用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本地优质小麦粉、红糖和植物油,沿用传统手工艺制作,无任何添加剂,炸岀的麻花色泽*亮,香甜酥脆,是理想的休闲小食品。麻花的制作全凭出色的手上功夫,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将红糖、油、盐和小苏打混合搅拌均匀,加入面粉和成面团饧十多分钟,揉至光滑,切成长条,逐个搓成细长圆条,随后两头拎起,拧成缠绕的绳状,几道略显繁杂的步骤后,一个麻花坯即告制成;依次做好所有的麻花,放入热油锅内,中火炸透至金*色即可出锅。经油浸润的麻花色泽丰盈,个头匀称,耐存放。由于麻花热量适中,可做休闲小吃,也可佐酒伴茶,多年来,这款精致小食品一直强势地占领者人们的购物车。惬意的午后,来一根香酥麻花,一口咬下咔嚓咔嚓脆,越嚼越香,酥酥的诱惑让人爱不释口,加上杯茶,尽享好味道,甜蜜的滋味就是这么简单。

麻花因其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被历来的文人墨客大加赞誉。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就曾有一首赞美麻花的诗,《寒具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年,元村麻花被南乐县人民*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6.“猴花生”的来源与传承

有一种叫“五香花生米”的风味小吃,在豫北一带甚是受人喜爱。而在卫河岸边,有一作坊制作的“猴花生”,尤为出名。它不仅是当地孩子的零食、成年人的下酒菜,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也是卫河畔远方游子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猴花生”,在素有水旱码头之称的元村镇传承已有百年之久,其名称源自邻里乡亲对第二代传承者郭玉生的绰号“猴先生”,猴先生制作的五香花生米被人们戏称为“猴花生”,久而久之,倒也成了一个品牌。

据其家人讲,由于郭玉生长得精干瘦削,脑瓜灵活,行动敏捷,常被人称为“猴先生”。郭玉生于年出生,元村镇留胄村人,20多岁时从其父亲手中学会了制作五香花生米,并以此作为谋生手段,养家糊口。当时,主要是将花生米用开水烫后加五香料腌制,然后用干净的沙土炒制,成品香酥焦脆。

元村镇拥有大运河沿岸较大的码头,吞吐量较大,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该镇曾是响彻一方的商业重镇,素有“小广州”之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猴先生”为了把花生生意经营范围扩大,他看准商机,携家眷从元村留胄村迁到了繁华的元村街,自立门店,开始了店铺经营。其炒制的花生米凭借焦脆香酥的口感,老少皆宜颇得乡邻好评,故而声名远扬。随着猴先生年岁的增长,其儿子结婚了,刚过门的儿媳妇齐素玲心灵手巧,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了公公的手艺,但细心的素玲发现,公公制作的花生米味道无可挑剔,但是用沙土炒一锅花生米难免会有一些粘上沙土,吃到嘴里会让人有种难以言表的不舒服。聪明的素玲想到农村人常吃的一种食物玉米糁,玉米糁干净卫生又耐火,经过炒制更会散发种玉米的鲜香味儿。于是经过反复试验,在沿用公公腌制调料的基础上,用玉米糁炒制五香花生米的试验成功了。

据“猴花生”的第三代传人齐素玲介绍:“他们家花生的制作工艺不甚复杂,但对花生米、五香粉的选材要求严格,炒制的火候也要恰如其分。”粒粒甄选手工剥好的优质花生米,热水烫过,放入盐和五香粉,随即倒进玉米糁中小火炒制,用铁铲不停翻炒,约20分钟即熟。水的热度、配料的用量、火候的掌握恰到好处。出锅的花生米颜色发白,红皮完好,无一掉皮,放至10天也依然焦酥,正是此花生的妙处。人们唠着家常,放心地嚼着玉米糁炒制的花生米,完全没有沙尘入口的顾虑。至今,夫妻二人坚守传承,每天纯手工炒制的五香花生米,多年来始终保持咸淡适中、香酥可口的味道。

17.范县濮城再现大运河新佐证

“祖上本为燕王*户,靖难之役以来,直至民国初年,我们一直以*籍身份负责运河漕运,往北京押解粮食、银两等物资,至今已有年。”

11月16日,在范县濮城镇红庙村村室,90岁高龄的张湘潢老人正在向民盟濮阳市委会和濮阳张姓研究会有关专家,讲述该村张氏家谱记载的家族沿革情况。

“这充足证明了隋唐大运河对濮阳的重要性。”民盟濮阳市委会专家指出,濮阳是河南省唯一同时拥有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遗产的地区,通过连续走访已发现大量遗迹、掌握丰富资料。但是,到底哪段运河对濮阳发展起的作用大,一直没有定论。“红庙村张氏家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据张氏家谱记载,红庙村张氏原籍在现在的河北唐山。祖先张原一是明成祖朱棣的家将。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张原一随之一路征战到濮州地界,屡立奇功。后来,为了稳定地方局势,朱棣将张原一封于濮州,为“世袭千户”,战时领兵征战,平时维护地方治安、发展经济。为巩固北部边防,朱棣于年开工修建北京宫殿即紫禁城,年正式迁都北京。张原一及后代一直在今濮城镇一带繁衍生息,在生产发展的同时,严加操练,每年负责将濮州征收的税银、粮赋等物资,运送到今南乐县元村镇后,改用水运。通过隋唐大运河(卫河),押送至北京。张氏一族逐渐发展壮大,始终秉承勤*尚武传统。至清道光年间,出现了兄弟六人同榜考中武进士的盛况。其中:张金甲高中榜眼,官至湖北水师提督;张金华高中会元,官至福建总兵;张金台官至游击将*。三兄弟均位居二品官,在清*中立下赫赫战功。“除了家谱记载,村里还珍藏着御赐牌匾、先祖画像等遗物,祖坟上的龙头碑也有专人维护。”村民张晓方说,“我们正在收集整理家族故事、传说,希望能多给后人留下点儿东西。”

18.三娘子传说

三娘子传说自北宋以来,在长期的口耳传说过程中,不断演变,流传至今,清《南乐县志》、《南乐文物志》、《南乐县文化志》中均有记载。

三娘子台位于南乐县西北十三公里处,卫河西岸,梁村乡邵庄村南一高台地,早年台上宋柏苍翠、绿树成荫,袒护着一座规模宏大的三娘子庙,三娘子庙红垣金顶,非常壮观。庙内有九天玄女娘娘殿,三娘子庙香火旺盛,每年二月二十五和九月二十七(传说三娘子的生日和祭日)四方香客云集三娘子台,形成大庙会,后来由于庙宇年久失修,加之兵灾水灾,致使庙宇坍塌,尽留一高台地。

相传北宋时期,现在三娘子台东边的卫河还是*河流经之道,那时候,*河经常泛滥,淹没了大片的良田,冲垮了无数房屋,人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有一年秋天,*河又发大水,两岸大堤非常危险,眼看不保,朝廷就下令每三里设一个守堤官,从谁管辖的地段决口就拿守堤官问罪,事也凑巧,*河偏偏从三娘子台的地方决了口,人们奋力抢险,不见成效,人心大乱,守堤官的三女儿,为人贤惠,而且果断勇敢,人们曾称为三娘子,她看到家乡田园危机,人们遭难,就带头跳水堵塞决口,决口堵住了,三娘子却被*水浊浪吞没,献出年轻的生命。

三娘子的故事自北宋以来,经过近千年的口耳相传,至今经久不衰,三娘子虽然不是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但三娘子的形象是中华民族妇女勇敢、智慧、聪明、贤惠的象征。

19.运河古村落——张庄村

张庄村位于南乐县梁村乡北部,卫河西岸,原名张楼村。明太祖朱元璋取代元朝入主中原的时候,中原一片荒芜,人烟稀少,于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迁山西之民移居中原重建农耕。张庄村张姓立户始祖张德公也是徙民队伍当中的一员,他迁徙到中原后,毗邻卫水定居,由于他深深怀念的故乡,为了纪念自己的家乡,张德公在村中种植了一株槐树,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相应,随着槐树的根须牢固,张德公和族人们定居中原的心也日渐牢固,随着槐树的枝叶繁茂,在此定居的人愈加众多,用他们自己传下来的俗语说:槐荫之处,便是故乡。张德公种下的这棵槐树与张庄村同岁,具有近千年的树龄,被称为“千年移民槐”。又因其每逢阴雨天气树内便会传出蛙鸣声,又得名“腹蛙晴雨槐”。张德公定居50年后,韩二马快(二马快是一种官职)一系定居张楼村。民国35年,张楼村改名张庄村。

张庄村红色资源丰富,有“三枪打死三个*子”的韩青朝、 时打下美国第一架飞机的张抗,更是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家旅游局第一任局长韩克华的故乡。年张庄村被评为河南省第五批“传统村落”。

来自:文化南乐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南乐招聘信息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南乐县运河两岸故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