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冻的牛涧河
明正德《汝州志·山川》载:广成泽,一名*陂,在州西四十里,周围百里。汉为广成苑,地有灌溉之利。实地探访广成古泽,其范围之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庚子年隆冬,朔风呼啸,汝州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最高温度零下4摄氏度,最低温度零下10摄氏度。站在杂树乱草丛生的古泽里,顺着牛涧河河道刮过来的风,冰冷刺骨,宛如一把锋利的冰刀,刺骨入髓。广成古泽的肇始成因
广成古泽,一方真实存在的洪荒之地,上古时期与五帝颇有缘。我们不妨从广成泽形成的历史开始探源。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著作《尚书》在《尧典》《舜典》《大禹谟》《禹贡》等篇章中都有关于上古时期那次大洪水的记载。《尧典》中这样记载,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共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尧帝时期,滔滔的洪水包围了山岭,淹没了丘陵,浩浩荡荡,弥漫接天,生灵涂炭。尧向四方部落首领征询贤才治理水环,大家推荐了鲧。尧并不看好鲧,说他违背人意,不服从命令,危害族人。但因为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四方部落首领提议试用鲧。尧无奈之下让鲧去治水,过了九年,却收效甚微。《舜典》中这样记载,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舜正式即位后,任命重要官员辅佐自己处理部落联盟大事,大家都推荐禹担任司空之职,负责部落联盟的农业生产,因为禹治理水土有功。《大禹谟》中这样记载,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在《大禹谟》中,舜对大禹治水的功绩再次予以肯定,并推选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益稷》中这样记载,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在《益稷》中,禹向舜帝讲述了自己治水的艰辛历程,大水弥漫接天,浩浩荡荡地包围了山顶,漫没了丘陵,老百姓沉没陷落在洪水里。禹乘坐四种运载工具,沿着山路砍削树木作为路标,同伯益一起把新杀的鸟兽肉送给百姓们。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它们流到四海,挖深疏通了田间的大水沟,使它们流进大河。同后稷一起播种粮食,把百谷、鸟兽肉送给老百姓,让他们互通有无,调剂馀缺。而在《禹贡》中,则更加详细地记述了禹带领九州百姓在*河中下游至长江中下游之间,以治理*河、长江干支流为重点,开展大规模的水土治理工程。在《尚书》以后的《史记·五帝本纪》《史记·匈奴传》《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大禹治水的记述。从以上典籍可以看出,在上古时期,尤其是尧舜禹时期,爆发了一次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大洪水。这次大洪水或许加剧了广成泽水域的形成。在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山伊阙之前,除了大洪水汹涌澎湃注入广成泽外,伊河之水沿着伊河故道源源不断注入,也使得广成泽形成了方圆百里的广阔水域。发端于栾川县陶湾镇西沟村的伊河迤逦东北,沿途接纳众多支流河水的汇入,从涓涓细流逐渐变得浩浩汤汤。波浪滚滚的伊河之水一路奔腾而下,在洛邑之南,受到东西横亘的龙门山的阻拦,开始汇聚成一片汪洋;再顺着山势折而东南,因南有八百里伏牛,北有嵩山余脉的阻挡,在今汝阳与汝州交界的大片低洼之地聚集起来。这极可能是广成古泽的肇始。明万历《汝州志》载“:方应选曰:汝,旧以海称,当尧水时,茫茫巨浸,乌睹汝墳哉。自禹凿伊阙,决使入河,始成大陆。”这段记载,就把广成泽的形成说清楚了。大禹带人劈开龙门山,把伊河水导入北部的*河,伊河下游的故道就现出了陆地,但由于老汝州西部包括现汝阳内埠、陶营一带地势低洼,常年积水形成沼泽就在情理之中了。虽然大禹治水凿开了龙门山,使得伊河改道向东北流进洛河再汇入*河。但遥想上古时期,伊河之水仍会有一部分沿着故道源源不断注入广成泽。广成古泽的四至边界方圆百里的广成泽,它的四至边界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史学界、文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