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佛像印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印社社员信阳市根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员司马光文化研究会理事光山县*协文史资料撰稿员)
联系
邮编:
一百多年以前的太平天国战争后期,河南光山县曾经有过一场规模大、历时久的“一担箩筐下江南”的人口外迁,其迁移的过程主要分为招垦和自行迁入两个阶段,其跨度自清代同治元年开始,历经光绪、宣统两朝,一直持续至民国年间......。
何为人口迁移?《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对此解释为“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变动,人口迁移的形式是移民。”
何炳棣先生是旅美人口学者,葛剑雄是中国移民史研究集大成者,两者在研究中国太平天国后近现代人口移民研究时,均把光山移民研究做为基石。
如中国移民史专家葛剑雄在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序》中说:
“年,我在翻译何炳棣先生的《-年中国人口研究》一书时,他提到的一个重要史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太平天国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仅河南光山一县就向苏南、浙西、安徽和江西近六十个地方输送了一百万以上的农民。南京城太平天国以后的人口中有十分之七来自安徽和湖北,除此之外的整个江苏西南地区实际上是河南的农业殖民地。由于河南移民占统治地位,该地区的耕作方法、社会习俗和妇女服饰都已改变。20世纪一位学者在南京附近编成了一本豫南民歌选集。”
近代以光山人为主,包括罗山及部分信阳所属县区人口太平天国战后“一担箩筐下江南”、“跑江西”,与“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一样,是近代中国人口移民史上的重大史诗性事件。
清朝咸丰同治同治时期发生的太平天国战争,波及全国十六省,太平*曾一度占领城镇多座。苏、浙、皖三省为主战场。左宗棠在《左文襄公家书》里记载:“人民死于兵燹,死于疾疫,盖几靡有孑遗。”清官员吴煦在《致窦蔗泉函》内描述:“弥望荆榛,赤地千里,各处屋宇人民不过十留一二。”《长兴县志拾遗》记载:“泗安之方、谢二区,吴皖通衢,兵燹尤重,客民十七八,良莠不齐。”光绪《广德州志》有关“州人被兵燹后,土著不及十分之一”。近人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江、浙、皖三省被蹂躏之地,几于百里无人烟。”
葛剑雄等的《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书中认为:太平天国战争期间,长江
中下游地区造成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死亡,但江苏、安徽、浙江的死亡人
口中,只有30%是直接死于战争本身,其余70%则是死于另一种烈性传染
病——霍乱。”曹树基在其《鼠疫流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书中也认为:“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苏、浙、皖三省在战争中的死亡人口只占人口死亡总数的30%,死于霍乱的占70%。”以宁国县为例,史载“(民)死于锋镝者十之三,死于瘟疫者十之七。”
特使甘晋《致曾国藩书》所述,湘*攻占宁国府后,恰遇“暑疫大作,疫疾殁者十之二三,患病者十之三四,其能出队者不及四成……两月以来,兵民疫死者二三万人,十居八九,城内五六里臭腐不堪忍”。甘晋特使返回安庆不久,即染病而死。据曾国藩估计,当时湘*“水陆诸*,十病六七”。瘟疫肄虐之烈,由此可见一斑。
战争导致了民众体质下降、环境恶化、恶劣生存条件下的聚居人口增加、大规模人口流动频繁以及国家和社会救济能力下降等,这些都便利乃至促发了原本就存在于江南地区的霍乱等疫病的爆发和流传。致使本来不太可能出现重大疫情的时期,在战争的作用下,发生了全区域性的特大疫灾。嗣后,境内形势渐趋稳定。《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C00.11(海外学人)记:严州(位于浙江富春江河谷)一位知府对此作了这样解释:浙省自兵赞后,田亩久荒,各市镇悉成焦土,远近乡村亦复人烟寥落,连阡累陌,一片荆榛。...余在任后,查严郡各属田地荒芜,人民稀少,较他郡情形,蹂躏更甚。....今欲招垦,必须外来之户乐于耕种。
为了解决苏皖赣抛荒严重、民*废弛的问题,同时增加*府财*收入,两江总督曾国藩采纳了薛福成的建议,上书朝廷要求实行“召垦升科”*策,清王朝为维护其统治,令地方速筹措“招集流亡,垦辟田亩”事宜。召垦升科”*策得到清廷允准,于是《皖省开垦荒田章程》随之发布。
“召垦升科”*策的主要内容有:(一)成立农本局专办垦务,局务由官绅共
同办理;(二)发放耕牛、粮种和贷款给农民,牛按原价的20%分三年还
本,粮种秋后还,贷款不计利息;(三)鼓励绅商捐资开垦;(四)承认原有
土地所有权,但对有佃户而无主的土地,暂由佃户管垦;对无主又无佃户
的荒地,则由官府募佃垦种。自此,《晓谕保甲条约》中“禁招集棚民,
开垦山场”一款,事实上已成空文。
“江督曾侯出示招垦,于是楚豫各邻省之民络绎来归,坌集境内,垦荒纳税。”(光绪《广德州志》卷十六《田赋志,户口》)同治三年()以来,皖南各县注意招徕客民耕垦,优惠的移民垦荒*策吸引了大批外地人纷纷移居皖南山区。这些客民或因人多地少而被迫举家外迁,或因旱涝频繁无以为生才来此定居。客民以湖北人、河南人居多。
不远千里来到异乡的移民们,在找到适意的村庄后也“据室为家,插标划田,立界为山”,即凡无主田山、房屋、移民均可自行划分,具册呈报领凭后便为己产。使荒芜沉寂多年的山村渐渐有了生机。秋收之后,这些客民有回原籍探亲的,向亲友叙述江南地多、柴多、人少诸多好处,更引来“各邻省之民络绎来归,坌集境内”。
清廷在皖南、浙西、苏南等各州县设立“劝农局”、“开垦局”等*府机构,负责招垦事宜,且对移民给予了非常优厚的落户条件,鼓励流入的难民开荒种地、尽快修复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清朝末期光山县已是人多地少,加上赋税过重,还有官兵与捻*的战争袭扰,自然就使大量农民背井离乡,远赴江南。同时,环太湖地区和豫南处于相近纬度,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相近,加之又有*府*策鼓励,遂使大批先民迁移并定居下来。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全县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人。辖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产业集聚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区,1个商务中心区,个村(社区)。
“光山”被用做地名,最早出自先秦古籍《山海经》。《山海经》——《中山经》之八:又东百三十里,曰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水]。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
光山县被称为“中国智慧之乡”,是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还是南北文化的交融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光山的山水奇特,山最高不过海拔四百余米,但个性突出。其中有两座山特别引人注目,其中之一是独山——“唯我独尊”!方圆几十里孤峰突兀,山腰有巨石洞,深不可测,东晋抱朴子葛洪曾经在这里炼丹修道。另外一座就是大苏山,它是一座文化高山,佛教名山,声名远播东南亚国家。大苏山九条山岭如九龙捧圣。山前双翠烛峰、宝瓶峰,四水归池,对面香炉峰后有博山台,天造地设,让人不由惊叹造物的神奇。中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双子星座之一,苏轼和*庭坚正是在此地首度见面。结束了之前两人仅书信往来的神交,从而打开了苏*交游的序篇。同时,大苏山净居寺还是中国第一个自创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北齐天宝五年(公园年),高僧慧思大师“遇三苏则住”,到大苏山结庵,开坛说法。引来被称为“东亚释迦”的智者大师,来此拜师慧思,并于此地“大苏妙悟”,后受师嘱咐,“传灯化物,么做最后断种人!”南下陈地后创立了天台宗。
正是这样的山水滋养出蕴藉含蓄、博大精深的文化。光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荟萃。年光山县城宝相寺考古发掘出*国君*君孟夫妇墓,后又发掘出*季佗墓,是经科学考古发现的*国君主墓葬,证实今光山县城宝相寺为*国的宗庙坟墓祭祀之所,天下*姓之源。
光山县是一代名相司马光的出生地,《大明一统志》记载:光虽僻邑,而生司马温公,而光之为光亦大矣!
光山县是“中国进士之乡”。这里产生了河南省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元代人龚友福。仅明清两代,就出过进士一百余位,涌现出明代文学家侍郎喻时、国子监祭酒蔡毅中学士、清代理学家胡煦和近代知名书画家胡季堂等一批名家巨擘。
光山还是中国妇女运动先驱邓颖超的祖居地,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故土,走出了红四方面*、红二十五*、红二十八*等多支革命队伍。是“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刘邓首长和中原***机关的主要驻地,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的转折地,红二十五*长征的决策地。留下了刘伯承、邓小平、许继慎、徐向前、高敬亭、李先念、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事家的战斗足迹,这里是将*故里,走出了中国人民解放*上将尤太忠、万海峰、钱钧等十多位共和国将领。光山的浅山丘岭,造就了他们平和简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个性。
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年9月17日上午到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和文殊乡东岳村,考察调研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中办在光山县扶贫工作情况,并看望慰问老区群众。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史,中华民族一直是在不断流动、迁徙中发展壮大的。古代的移民浪潮,除了开拓疆土、垦殖屯兵,主要原因是战乱。每当朝代更替、或者大规模的战争等,总会引发大规模的移民迁徙。
据《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C00.11(海外学人)记:
“在十四年的太平天国战争中,在饱受战祸的长江流域省份有许多大地主家庭消失了。除上海地区以外的苏南、浙江北部、安徽全省、江西湖北部分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以致省府与遗留下来的地主采取从未有过的优厚条款,从远处吸引移民。许多幸存的地主由于劳力奇缺及赋税负担,以太平天国前一个零头的价格出卖自己的地产。省府主要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地税尽快恢复财*收人,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如果原业主不申报,这块土地就永归佃种的农民所有。结果数以百万计的农民从河南、湖南、湖北人口较密的地区、苏北以及浙江的宁波绍兴地区迁人这些盛产稻米但部分荒芜的地区。”
从清朝未期太平天国后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光山县人口移民到苏浙皖赣等地移民人口多达百万以上,通常情况,这么多人口从甲地迁住乙地,一般都是在同时期成批迁徙的。人口成批迁出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人口稠密,由*府组织成批外迁到人口稀少的地区;二是地方*队奉调外地后落户,或当地出生的*事将领在当地募兵后奉调外地后落户;三是为避兵祸天灾自行成批外逃。据考,光山县人口移民到苏浙皖赣等地具体原因有七:
(1)人口蕃衍过盛是太平天国后期光山移民众多的主要原因。清康熙五十一年(),朝廷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期,继续推行“摊丁入亩”*策。加上乾隆年间奖励垦种,鼓励开发,致使有大片荒坡闲地的光山县人口不断增长,人口压力大,“人地矛盾”突出。汪士铎(-)说: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乙丙日记》卷3页26下―28上)形象的说明了类似光山等地人口众多的情形。早在乾隆后期,河南光山县就人口增多,境内几乎没有田可供租赁。太平天国战争波及范围虽广,但受战祸最深的只是苏南、浙西、皖南及江西的部分地区。遭受战争影响较小的地区,河南省光山县人口几乎没有损失,人口压力膨胀的空前强大。而且当地流行早婚习俗又使其人口激增,许多农民面临生存危机,只得迁往江南地区垦荒,成为战后重要的移民迁出地。
(2)清咸丰(年——年)至同治(年——年)年间,太平*、捻*与清*在豫南一带的内战达10余年之久,连年不断的战乱,给豫南一带的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据光山移民后代自述回忆,祖先因“跑长毛(指太平天国和捻*起义)”而移民的不在少数。但据光山地方文史资料记载,光山境内只有小股捻*活动,所受袭挠有限。
(3)在科技还很不发达的近代社会,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是人们所无法抗拒的。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地*府无法救济时,只得听任灾民乞讨他乡。特别是同治(年——年)至光绪(年——年)年间,光山县频繁发生自然灾害。见于谦记商务印刷所承印民国《光山县志约稿·灾异》记录光山县这一时期自然灾害有:清道光二十八年大水十三次草木不实,民屋漂没倒坏无数。咸丰六年大旱,自五月至於八月不雨,寸草不实。四年八月,蝗蔽天日。同治二年四月蝗起所过皆成赤地。三年自五月,四年五月不雨井泉多涸。光绪三年旱蝗年荒。四年大疫死人无算。八年冬大雪平地深丈数尺人多冻死者。九年五月六月大水三次,年荒。民国三年春蝗蝻大发,二麦欠收,夏旱魃为虐,五谷不成,米价昂贵异常。
正是这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迫使成千上万的灾民涌入“苏浙皖赣”境内。早在清初中期,富庶的江南地区已成为灾民乞讨的首选目的地。在河南光山曾流传过一句俗语,叫“宁往南方走一千(里),不往北方走一天。这其中是大有原因的,因为,许多光山人都认为自己的先民是来自于南方。同治光绪年间,由于自然灾害仍频繁发生,光山县灾民往往沿着先人的逃荒之路,纷纷下江南。至今广泛流传在江南民间的歌谣:“去年干,今年淹,爹爹饿死大路边;姐挖野菜娘讨饭,哭哭啼啼下江南”;正是当时光山移民,有因天灾而下江南辛酸史的真实写照!
(4)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年—年),腐败无能的清*府,为了支付内战时的巨额*需,将鄂、豫两省及苏北一带划为*费的重要供给区域。战毕,又变本加厉地对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实施无休止地盘剥,征收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加之一些贪官污吏借机强取豪夺、敲诈勒索;遇天灾之年,亦不给予减免,民众不堪重负,无法生存。不堪忍受原籍地沉重的苛捐杂税的盘剥,也是一些人移民而出之因。
(5)经济因素驱使。《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C00.11(海外学人)说:“明代的自发移民似有相当规模,但与清代和近代的省际移民相比,就相形见绌了。由于自发移民主要受经济因素驱使。根据地方史料推测,太平天国以后长江下游地区的移民,更多贫苦农民,出于改善经济状况的愿望,而不是紧迫的经济需要。太平天国后地区间的移民是调整人口与土地资源的最好例证。移民最有吸引力的地区是苏南和浙西杭州湾三角洲原是全国灌溉最发达的地区。甚至在同治三年()战争平息之前,就已对苏南减免了地税,不久这一*策就扩大到长江下游其他省份。地税的减免,加上乱后官府对幸存地主的财*资助,使苏南的地主能为迁来的佃农提供异常宽厚的条件。同治三年()冬在南京设立了招垦局,在长江下游其他许多地方也设立了同样的机构。”
战后环太湖移民主要来自湖北和河南等省,这些地区的人们背井离乡到垦荒,其根本原因,当然不外是由于长江下游很多地方不可抗拒的经济利益的诱导。皖南花鼓戏《唐老三下江南》所反映:江南肥沃的土地田园,茂盛的竹杉林木,丰产的稻谷棉花,硕大的菜蔬瓜果,还有无人居住的大瓦房,这种夹杂着现实和想像的富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于是,充满着美好愿望的光山县移民们纷纷背的背挑的挑都下江南。
(6)是清*府*策的“鼓动”和有力倡导。战争结束五年()谕令各省招垦荒田,各州县先后设立“劝农局”、“招垦局”、“开垦局”等机构,负责招垦事宜,大力招引本地民人返乡的同时,积极鼓励外省、外府县农民前来就垦,而且给予了非常优厚的条件,如“插标划田,立界为山”、“据室为家”等等。“于是楚、豫各邻省之民,络绎来归,坌集境内,垦荒纳税,并入籍与考,不久客民即为土民。”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清*府布告开垦,免三年完粮纳税。河南(以光山、罗山县为最多)、湖北(以孝感、随县、麻城为最多,但其总数不过河南人的十分之二、三)的农民,闻风响应,由陆路步行经安徽之六安、霍邱、渡口至芜湖后再分散至上述各地。
(7)弱关系”网的带动。在太平天国运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受朝廷强势推动,除群体性移民,也有无序、零散的迁移,但更多的移民还是通过民间“弱关系”网的带动,“老乡带老乡”,以先带后,以一带十,或以家庭为单位,或以宗亲为单位,或以村民为单位纷至沓来。此外,同治、光绪两朝在江南任职的光山县籍官员有多位,出于乡土观念,他们积极动员乡亲南迁,招引同乡前来就垦。于是他们的乡亲沾亲带故,互相照应着一道下江南。
当然,光山人的迁移,往往并非一种原因所致。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这场人口迁移规模大而持久。
光山人口移民“苏浙皖赣”,分为“下江南”与“跑江西”两种情况。“下江南”更多的是依附*府的招恳*策,移民时间与迁居地相对集中,随着招恳*策的终止而减少。“跑江西”更多的是投亲靠友的自发行为,时间延续长,从清朝未期太平天国后期开始一直贯穿到建国初期,人员分布地域较散。
太平天国战后光山人“下江南”的移民运动,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据葛庆华著《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人口的压力)章节说:早在乾隆后期,河南光山县就因生齿日繁,境内无田可佃,县人只好"远赴陕、汝、桐柏诸地,任士开垦”。战争期间,光山人口损失无几,当地的早婚习俗,又使其人口激增,在人口压力下,许多人只得迁往江南地区垦荒,成为战后重要的移民迁出地。“
以上说明至少乾隆后期,因为人口压力,光山已经开始向外移民,这是太平天国后期百万光山人“下江南”、“跑江西”的先导。这时期的光山人,迁入地集中在“陕西”,如*姓有移入陕西安康市的。“汝“”即时在光山西北的汝宁府。清朝时,汝宁府属河南省,府治所在地是汝阳县,即今河南省汝南县。清代的汝宁府管辖一州、八县,具体为:汝阳县: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正阳县: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上蔡县: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新蔡县:今河南省驻马店新蔡县。西平县:今河南省驻马店西平县。确山县:今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遂平县:今河南省驻马店遂平县。信阳州:今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今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在一州、八县这里面光山人迁居较多的是罗山县,这从罗山与光山的语言风俗基本相同,即可判断出。亦有不少具体的移民事例。桐柏即今南阳市桐柏县。
一个地方的移民往往来源众多,说光山人迁入罗山,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罗山人均是从光山迁入的,但是从风俗和语言上,也能大致分出哪些罗山人是光山移民过去的。比如光山人全境正月十五送竹灯,罗山只存在于南部几个乡镇,北部乡镇却没有这一习俗,说明光山移民后裔大致分布在罗山中南部。从两地中堂的布置,光山全境均悬挂“祖宗昭穆神位”,而罗山南部乡镇中的山店、定远两乡镇多悬挂“天地君亲师位”,其余乡镇则于光山人中堂悬挂的一致。说明光山移民后裔在山店、定远两乡镇分布较少,山店、定远与湖北应山、宣化、麻城`相邻,人口也多从三处迁来,所以中堂与湖北应山、宣化、麻城一样以悬挂“天地君亲师位”为主。光山人则与湖北英山、孝感的人一样悬挂“祖宗昭穆神位”。再从两县宗族联谱和家谱的记载中,有不少姓氏是从江西迁麻城过籍,再从光山过籍到罗山的,这些同根同源的记录,亦是文献记载光山移民罗山的事实证明。
据罗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李世宏说:“罗山县周*公社钟山大队*荫湖,云贵总督丁振铎手里有慈禧亲笔“天地君亲师位”及“皇王万岁”香火堂子,听说后来,丁大人嗣儿“好么”卖掉了……我师父小时候见过……。
罗山县境内供奉香火以“祖宗昭穆神位”为主,大悟县少有供奉“天地君亲师位”,据师父生前讲:供奉“天地君亲师五位”的,都是早期的“座山户”,江西麻城过籍来的,都是供奉“祖宗昭穆神位”祖宗昭穆源于夏商,天地君亲师源于春秋至西汉。湖北大悟县原名礼山县,曾隶属于罗山县辖,今大悟县及红安县,少有“天地君亲师”,多为“祖宗昭穆神位”。现在,大悟与罗山交界处,有极少数人家,供奉“天地君亲师”位。”
以上事实说明周*钟山的丁家中堂悬挂的是“天地君亲师位”。三里城今属于大悟县(原属罗山县管辖),紧挨罗山铁铺,但三里城悬挂“天地君亲师位”,铁铺都是挂“祖宗昭穆神位”。
光山人往陕西,南阳走,迁到罗山是顺理成章的地利。这并不影响罗山人的主体多数是江西迁湖北迁罗山的结构。从逻辑和记录以及风俗习惯可以断定,至少有一半的罗山人与光山人一样,是从江西同一地区迁来的,所以在信阳八县两区中,光山与罗山语言关系最近,比如“罗山三大宝”,光山更是司空见惯。当然,任何一地人口来源的个体情况更复杂。
太平天国战争后期,在罗山人一担箩筐下江南的人群中,有不少是光山移民罗山后又再迁入苏浙皖赣的。
二是清朝*府招垦阶段。战后,两江总督曾国藩因“皖南诸郡户口凋敝,而广德一州为尤甚,于是募民开垦以实其地”。在得到清朝廷批准后,曾国藩和安徽巡抚主要向河南、湖北等省发布招垦文告,这在光山县等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中间引起极大轰动。
光山县自古有早婚的习俗,战后的人口增加,使很多家庭饥寒交迫、难以生存。加上晚清时期的咸丰年间(年——年)至同治年间(年——年),捻*与清*在光山县一带连年的战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同治(年——年)至光绪(年——年)年间,又频繁发生旱灾、水灾、蝗灾等自然灾害。村舍盗匪出没、民众人人自危、生存异常艰难。人民不堪忍受地方*府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剥削。当传来清*府布告江南一带“招移民垦荒”消息之际,渴望寻求生路的光山县百姓闻风响应,纷涌而动。而且,据老人传下来形容那时“下江南,钱多得可用耙子哈”;及广泛传于民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于是,光山人纷纷扶老携幼迁移到“苏浙皖赣”等地。
三是自行迁入阶段。同治末、光绪初年,安徽省已停止招垦,清廷派炮船在沿江一带堵截,但仍无法阻遏民间的迁移行动。直至清末,各地百姓仍呼朋唤友前来本区垦荒。例如光绪二十六年(),湖北应山县上万农民因大旱和瘟疫流行,不得不离乡背井下江南,迁徙至皖南各县及江西的彭泽诸县。
战后光山县移民的类型复杂多样。既有垦荒农民,又有手工业者和少数*人、商人和艺人。在各类迁移人口中,垦荒农民数量最多,是迁移人口的主体。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及战后,移民的迁移形式呈多样化态势,在这次规模大,历时久的迁徙中,除有清廷所组织的、或民间无序的、零散的自由迁移之外,更多的还是民间老乡带老乡,亲友带亲友、家族带家族、几乎是全家人、一个宗亲的群体、一个村庄的群体、一个家族亲戚的群体迁移。
光山县移民迁移方式多种多样,有成群结队的、有一家单走的、有乘船沿江而下的、有推独轮车的、有一气赶到的、有一路要饭打工耗时半年以上的,更多的是一担箩筐挑着走的,就是常说的“一担箩筐下江南”。
背的背、挑的挑、拖儿带女,一批又一批的光山县灾民逃离故土,沿途乞讨、小孩放在扁担一头的篮子或者箩筐里,另一头装着锅碗壶罐等物,父亲挑着,母亲和孩子们紧紧跟着,或边乞讨、边打些零工,历时数月、或大半年、甚至更长时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似潮水一般,陆续涌入传说中最向往的江南。
迁移路线,一路向东出河南进入安徽,在芜湖过江到宣城,到后来被称为“小河南”的安徽广德和浙江长兴泗安(这两个地方都是交通要道,也是现今光山人比例最高的县、乡)为中心点,再延伸到整个环太湖。
由于过去交通极不方便,他们拖儿带女,还有的先肩挑手提到汉口,再顺江而下(逆江而上很少),第一站到达江西省九江市,以此为据点向周边扩散(武宁、德安、鄱阳湖及庐山周边);接着,有条件的继续沿江安庆、芜湖、马鞍山,到达南京市,以此为据点再向周边扩散(浦口、六合、句容、溧水、溧阳);之后,再次沿长江一路顺流而下,至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太湖周边吴江、吴县、嘉兴市、湖州市、宜兴,直至安徽广德、郎溪等地。乘船的移民到达芜湖后,一般沿青弋江或水阳江上行,或步行迁往广德州和宁国府属各地,因此,在青弋江、水阳江这两河流域分布着大量的两湖、河南及江北地区的移民。江苏南部以及湖州府属各县虽有两湖、河南移民,但这是移民从皖南向这些地区渗透所致,移民总的流动线路是由西向东逐步推进的态势。光山人“下江南”首先定居的地方是安徽省的广德、郎溪,浙江省的长兴、安吉、南浔,江苏省的溧水、溧阳、句容等地。在这些地方,本地人一般称河南人为“河南佬”。持续时间前后接近年,到民国三十年代中后期才基本暂停(日本占领南京后即止)。
移民大多持安土重迁的观念,对远适他乡存畏惧心理,总是在离家乡近的
地方找适宜的定居点。其中通过乡邻、戚族提供自己定居的信息,影响到移民对迁入地的选择。此外,移民初到异地,在生产、生活诸方面都需要帮助,佃种他人的土地,也须有熟悉之人作保,“其异籍农民认垦荒田,须令田邻地保出具互保,俾知根底”(李宗羲《招垦荒田酌缓升科章程详文》)。这一*策,直接关系到移民选择熟人、戚族的定居地作为迁入地。
生活在某一经济模式下的人们,对从事的某种职业视为自然。即使他们远迁他乡,也往往寻找与自己家乡相似的环境而定居。这种对环境和职业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移民的分布。光山人习惯临水而居,于是乎:在太湖之滨、小河之畔、清水塘边、小溪潺潺的山脚下,有空屋即进居、无则拾起残砖断石、或筑土以垒墙建屋做栖身之所,砍竹锯树、再割草以搭建房顶遮风挡雨,尔后,以姓氏或亲密程度远近,分片聚居,拓荒耕地,由此开基而苦建家业,世代安居而繁衍生息。
因为“下江南”、“跑江西”的光山人主要是经济移民,也就是为改善生活条件为目的的移民,除了投亲靠友有明确的地点之外,更多人开始并没有确定的目的的。从陆路靠双腿行走一路逃荒要饭,要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才能走到江南。因此,在这么长的迁移时间里,只要能达到目的,他们便会随遇而安家。正因为这样,光山县的移民分布随陆路分布是主要的,重点是苏浙皖赣地区。因为迁移路上留下而在河南省的潢川、罗山、信阳、固始,商城、息县,以及湖北省的部分县市,安徽省的包括六安、合肥、淮南、芜湖、滁州、马鞍山以南的广大地区,江苏省苏北兴化、浙江省嘉兴市的海盐、平湖、桐乡等县,温州市平阳、苍南二县。也是光山县移民的重要分布地。这在拙文《移民族谱资料分类研究(以光山移民族谱为例)》、《家族样本---光山李氏柿园支系移民苏浙皖赣考察(初稿)》对光山曹氏,李氏族众“下江南”分布地域已有记载。同样这一论断在光山简氏族众南迁分布中也能看到。简成胜文《光山简门简姓播迁史》记:
“简鸾是我们光山简姓迁始祖,我是简鸾的第20世孙。据考,光山简姓迁始祖简鸾是明成化年间由江西省南昌县筷子巷经湖北麻城迁至光山县晏河乡程山村简大山又称老虎山的山脚下定居下来。
光山简姓大规模移民到皖、浙、苏大约是在19世纪中后期。当时皖、浙、苏一带的混战十分惨烈,导致了人口大量锐减,有的整个村子人死的不剩一个了。这个时期光山简门的简姓人人口发展过快,有的一家兄弟五六个,成家立业另立炉灶,家里那么样的一片瓦一块地再也不够养活他们了,于是他们不得不携家带口,踏上一条漫长不知道目的地的逃荒路。有的是肩挑手提,有的一路凭着手艺挣点糊口的粮食。没有条件的人户,很多干脆就是沿途乞讨。条件好一些的,就提前做只排船,沿着小潢河进入淮河、太湖流域。现在的考证基本证实这个线路,从河南光山、潢川、淮滨、固始,到皖、浙、苏沿淮河一线,都零散或比较集中的发现光山简姓人家移民的足迹。”
光山县外迁人口的分布大致有以下两个特点:
其一,分布面广。在长达七十多年的时间内,本区外迁人口的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福建、广东、陕西、江西、湖北、四川、河南、天津、北京等十余个省市。这与历史时期一些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运动相比,毫不逊色。
其二,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光山人移民的重点区域是苏浙皖赣地区,其中,尤以环太湖流域为中心地段。
战争期间光山县外迁人口分布格局的形成。在某个地区可能是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某种因素却凸现出来。光山移民的外迁人口分布格局是因为以下因素造成的:
1、社会因素的影响。战后各地的人口状况及土著居民的态度,也影响到移民的分布。战争期间,各地人口损失程度不同,土著人口较多的地区,外来移民很难立足。如句容县东乡,战时举办团练,“未受贼匪一草一木之害,土著居民留存下来较多,移民不易渗透,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乡。
2、移民信息的影响。信息有官方和民间两种,布告和完善的行*组织和在苏浙皖赣任职的本藉官员对信息的传递起了极大的作用。如息县吕应璜同治三年任广德史目,光州方元同治五年任广德同知,商城刘瀛阶同治六年任广德同知,固始李孟荃同治十一年任广德同知等,对移民信息的传播起了积极的影响。民间主要是弱关系网的带动,亲传亲,亲传邻,邻传亲等,还有商会,宗族等社会组织的带动与组织。
3、迁移路线的影响。就难民而言,就近躲避是逃难的基本原则,以便随时返乡,是以对迁移路线多加精心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外迁人口的分布态势。
4、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影响。“传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具有商度的血缘性和地缘性。族众、亲朋之间的相互赈济和帮助、往往被看成个人应尽的义务,故战争期间,依亲靠友成为极其自然的事。太平县人周云从“咸丰庚申县城陷,族戚间因其客江右多奔投”。俞撼之兄俞林战时任官福建,当浙江被乱时“故乡亲友来依君者相继“。血缘关系的扩大,则为地缘。人们还常因同乡关系。选择避难场所。正是这种血缘、地缘关系的影响,使得一些地区成为某县或某族人的糜聚地。
5.生产方式的影响。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会经济模式。生活在某经济模式下的人们,对从某种职业视为自然,即使迁往他乡,也往往寻找与自己家乡相似的环境定居。这种对环境和“职业”的选择,也影响到移民的分布。这种分布态势的形成,与移民对生产方式和环境的选择密切相关。
6.迁移时间的影响。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各地获得移民信息的时间有先有后,迁移时间有早有迟。同治五六年,最先迁入者在广德、宁国境内垦荒,因移民愈来愈多,“客民之黠者,则又售其已垦之田,步步移换”。至同治八、九年,逐渐向东迁人长兴、安吉境内,地方官设立客董、客保诸名目对其进行管理;同治十一、二年才进人乌程境内。(《详述湖州费村被抢事),《申报》光烤四年九月十二日。)说明了战后移民由西向东逐步推进的态势。在这个推进过程中,先来者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定居,后至者只能退而求其次。今安吉县郫吴镇陈凡一家,其伯父、父亲迁来时,已没有荒地可垦,只得向山里发展,以种山为生。宁国县“最先迁进的为湖北人,多占住平原集镇;安庆人来得晚些,只好住山区;浙江人来得更晚,多上南部大山种山芋、玉米.香菇,与原来的山区土著居民杂居;最后其他各地来的移民也多到南部山区”。(郑张商芳:《皖南方言的分区(稿)》,《方言》年第1期。)
光山移民外迁到某地并不都是一成不变,后来又分迁到其他地方的不在少数,如:同治年间,原籍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南王岗村陈下湾陈义德的四个儿子(思顺、嘉顺、文顺、余顺)从河南光山出发,首到安徽东至。现籍安徽省东至县青山乡东阳村淮股组三里刘。民国年间,陈思顺带着六子迁居安徽广德。
相传,当年由于种田放水产生矛盾,长子陈思顺携六个儿子迁居广德。陈思顺有六子:先学,先知,先级,先进,先福,先泽。其中先学有子全声;先知有子峻声;先福有子树声、鸿声。
光山县移民在河南移民中是有文字记载中人数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一批,因此,作为移民集中地的苏浙皖交界地区,是光山移民的当然分布地带。葛庆华著《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一书研究的空间范围为清后期(时段始于年,迄于年)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交界的22州县。这些县市是光山县移民的重要分布区域。具体如下:
江宁府:句容县(今市).溧水县(今县)、高淳县(今县)、
镇江府:金坛县(今市)、溧阳县(今市)。
常州府:宜兴县(今市)荆溪县(年并入宜兴县)。
湖州府:乌程县、归安县(年与乌程县合并为吴兴县.今湖州市)、长兴县(今县)、安吉县(今县)、孝丰县(年并人安吉县)、德清县(今县)、武康县(年并人德清县)。
广德直隶州:广德州(年改名广德县)、建平县(年改名郎溪县)。
宁国府:宣城县(今宣州市)、宁国县(今市)、南陵县(今县)、泾县(今县)、旌德县(今县)、太平县(今*山区)。
光山移民江苏省的据葛庆华著《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研究说:
据清光绪年续撰《句容县志》记载:“光绪十四年(,两湖、河南移民又相继迁入。“至光绪十四年,荆、豫客民又来开垦耕种,兼开诸山,如浮山、历山、方山、丫髻山、瓦屋山一带”。(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六下(风俗);卷六上:(水利》)。荆即楚国,豫即河南。此后,各省移民迁来者不断,“报往跋来,枝栖鹪寄者,皆两湖及河南各省之人,耕凿优闲,良莠不一”,(《益闻录)第一千二百九十四号,光绪十九年七月五日)。直至民国年间,还有户移民迁入句容。(《试办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报告》,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年10月影印)
金坛县“金坛一县,困守达三年之久,人口之死亡者,达十之七八,大局平后,当局以地广人稀,田园荒芜,乃前往苏北各县招抚良民,前来垦殖"。(资料来源:陈午生:《金坛溧阳雇农生活之调查》《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旬刊》第八十五)。移民除来自江北地区外,还有来自外省及附近地区者,这可从《金溧两邑三百六十四雇农籍贯简表》中看出。邻县者以丹阳、溧水、江阴为最多。其他各省者以河南、湖南、湖北为多。(资料来源:陈午生:《金坛溧阳雇农生活之调查》《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旬刊》第八十五)移民较集中地分布在县境北部的城西、白塔、建昌及西南部的涑渎、洮西、社头等乡镇;其中西部丘陵山区是温州、河南移民的糜集地。
来自苏北、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地的移民,分布在平桥、永和、上兴等丘陵山区和余桥、古渎、前马等荡滩圩区。其中,河南移民主要分布在今上兴、上埠、竹篑、旧县、永和以及前马、后周、戴埠等乡镇。(郭熙:《苏南地区的河南方言岛群).《南京大学学报》年第4期)
溧水县“清时洪杨取道溧水入宁,人民流离迁徙,汴洛、湘鄂之人纷来,客居于上源、*、丰庆诸乡,各自为俗”,“外来客农,多湘皖豫等省人,散居南境,以开垦荒地为主”。(《江苏省农业调查录:溧水县纪略》,民国十二年刊本,第12-13页:李长传编著:《江苏省地志:溧水县》。)可见溧水移民主要来自河南、湖南、湖北、安徽等省。溧水的移民活动,从战后初期一直持续到清末,这可从一些家族的迁移时间中看出。
东屏乡北山底村鲁姓,祖籍河南光山县。光绪二年()迁人。
东屏乡前巷村雷姓,祖籍河南。光绪十年()迁人。
东屏乡前巷村胡姓、祖籍河南。光绪十二年()迁人。
东屏乡栗树岗村俞姓,祖籍河南光山县。光绪十四年()迁入。
在城镇大通村严姓,祖籍河南光山县。光绪三十二年)迁入。
东屏乡天冲村*姓,祖籍河南光山县。
东屏乡友好村刘姓,祖籍河南光山县。
共和乡徐姓,祖籍河南光山县(年7月26日葛庆华在溧水县*协会议室座谈时,由杨智敏先生(70岁,县*史办退休干部)提供。他曾负费关于溧水县”客民”的调查。遵此致谢!)
溧水移民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东北、东部和南部,这也和民国年间的调查相符合。“东区一带全属客民”;“外来客民多散居南境、以开垦荒地为生”。(《江苏省农业调查录:溧水县纪略》,民国十二年,第12-13页:李长传编著:《江苏省地志:溧水县》。)其中来自光山、罗山一带的河南移民分布在今共和、东屏、白马、群力等乡镇及云鹤乡杭村;。(郭熙《苏南地区的河南方言岛群》,《南京大学学报》年第4期;《溧水县志》第一篇《建置》,江苏人民出版社年6月第1版,第53页。)
高淳县光绪初年,有大量移民迁入,这可从人口数量的变动中看出。同治八年()全县人口,光绪六年()增至,增长率达34.3%。当时战争结束不久,人们生活困苦婚嫁失时溺婴之事时有发生,增长率不可能如此之高,合理的解释是人口的机械变动导致了增长率的提高。高淳县移民主要米自湖南、湖北及河南等省。由于肥沃的圩区被土著居民占据,移民多分布在贫瘠的山区。如河南移民分布在与溧水县云鹤乡相邻的乡村,此外,县城也有零星分布。(夏黻麟:《高淳县农业调查》.《苏农》1:4.民国十九年()。)
宜兴,荆溪县自"同治三年()克城以后,遗黎调攰,新甿沓来”。随着移民的涌入,使得两县“田多耕雁户,村半结鸠巢”。(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卷三《赋役》;蔣萼:《醉园诗存》卷二十四)。光绪初年两湖河南移民始进入两县。如宜兴县,“豫氓入境强垦”。(民国《光宣宜荆续志》卷九中《人物志,义行》)。“凡客户在此开垦者悉编入册”。光绪六年()荆溪县户册上载有“楚豫客户六百五,温台等处客户六百三十九,江北客户一千三百八十七”。
移民主要分布在宜、荆两县的南部山区。据县志记载,“南山之地,毗连广德直达闽浙。桀黠流甿,蚁屯蜂至。结队来往,群入各乡。其桥下诸村与分界山近楚豫之氓,手持担杖,百十成群者不绝”。至光绪十四年(),荆溪山中移民集聚多达十余万人。(《苏皖灾情》,《申报》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八日)据调查,河南移民分布在今善卷、横山和西诸等乡镇。(郭熙:《苏南地区的河南方言岛群),(南京大学学报》年第4期)
苏州吴江区的菀平镇,镇上30%的人讲河南话,菀坪本是东太湖的一片茭芦浅滩,直到清光绪十九年(年)才开始有人在此定居,而这第一批拓荒者便是来自河南光山、罗山、商城等地难民。他们最初在江苏的句容、溧阳、宜兴及浙江的一些地区居住,然而与土著之间有着互相抵触排斥的尖锐矛盾,他们的生活异常艰难。当时太湖岸边的菀坪,乃水洼低势之地,一无人管、二无人居。一部分河南人辗转来到菀坪,发现此处土地肥沃,草青水净,便在此定居。又联络了在浙江、江苏等地的光山亲朋好友,共同在那里放鸭种田,成了菀坪的第一批垦荒者。
郭熙《苏南地区的河南方言岛群》一文谈到江苏省包括光山在内的河南省移民问题时载:
时光的流转,在苏南的河南人的数量已达20多万人。句容磨盘乡的俞巷就是一个河南、湖北、广西、湖南、山东以及苏北等地移民杂处的移民岛。例如句容的磨盘、裒巷两乡就是一个较大的河南移民岛,这里的河南人有3万多;而丹阳埤城的白龙寺、东白龙寺两村则相对较小,目前总共只有多人。例如宜兴的善卷,溧阳的上兴、上沛,溧水的白马、共和、东屏,句容的磨盘、袁巷就可以总称为河南移民群岛。苏南的河南人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句容、溧水、溧阳、金坛、高淳、宜兴等县市的交界地带,它们之间有断有连,可以看作是群岛;此外,丹阳、丹徒、吴江等市县则是孤岛型的。
苏南的河南人大多居住在丘陵及其他偏远地带,例如宜兴的河南人基本上在西部,而吴江的河南人则在太湖边的滩涂地区。
1、句容县磨盘乡(10)、袁巷乡(00)、天王镇()、茅西乡(0)、茅山乡()、春城乡();二圣乡万岗、长里岗(),后白镇李家桥()、延福(),东昌乡高仑(),葛村乡虬山()、刘巷()、百里()、孙庄()、东岗()、西庄()、西地()
2、溧水县共和乡(00)、东屏乡(1)、白马乡(10)、群力乡(4)、云鹤乡杭村(0)。
3、溧阳市上兴镇(1)、上沛乡(00)、竹箦镇、旧县乡、永和乡();前马乡水西()、后周乡(0)、戴埠镇()
4、宜兴市善卷乡()、横山乡()、西渚乡(0)
5、丹徒县上*镇谌家边()
6、丹阳县埤城镇白龙寺()、东白龙()
7、高淳县与溧水县云鹤乡相邻的乡村
8、镇江市韦岗镇()
9、吴江县菀坪乡
10、金坛县赤岗乡
以句容县磨盘、袁巷两个乡为例。在这两个乡里,河南话是它们的共同语(在乡级大会上也如此)。
袁巷柿子远近闻名。据老人说栽柿历史已有多年,是他们的先辈当年从河南光山、罗山一带逃到袁巷时,把中原地区的柿树移过来的。主要品种有“高庄”、“铜盆”、“牛心”等。
光山移民浙江省的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1(海外学人)出版的美国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说:
据《湖州府志》《杭州府志》(光绪五年至民国八年、民国十二年刊本)及光绪三十二年《嘉兴县志》,(太平天国乱后浙江省)劳力不足的情况严重,因而又从远省吸收移民。光绪三十二年(),余杭县外来移民的原籍显示,河南移民有户口。(资料来源:光绪三十二年《余杭县志稿·户口》页3下-14上。)
在太平天国战争刚结束的几年内,由于东南地区劳力奇缺,使从湖北、湖南、河南和苏北来的移民大受欢迎(不仅在苏南,远至浙江中部,农业和建筑劳动力奇缺也是严重问题,见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稿》(光绪十六年刊本)卷11,奏折所署日期为同治三年十一月五日。并见年《建德县志》4页7下-8上,卷6页18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截至年,户籍人口约64万,其中有20多万人为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及罗山县人的后裔。原藉信阳的乡亲们大多聚村而住,形成了许多的“河南村”,他们至今仍保留着老家信阳的风俗习惯,操着老家方言,成为太湖之滨的独特景观。《中国经济志:浙江省长兴县》内引述民国初年的调查,其时长兴县“农民籍贯,以河南籍最多,百分之四十以上,本地籍占百分之四十弱,余均台、绍、温、金、湘、皖、江北等籍。”
河南移民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西南部的今仙山、管埭、长潮、天平、林城等乡镇区域,南部的今吴山、和平、便民桥等乡镇区域,中南部的今包桥、长桥、虹星桥、观音桥、蠡塘、港口等乡镇区域。河南移民在县内分布相对集中,如以吴山乡的小溪口为中心,方圆十里的几十个自然村的居民,“大部分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从河南光山、罗山一带移民垦荒者。”(鲍士杰:《浙江西北部吴语与官话的边界》《方言》年第I期:尚传道:《近代浙江民主革命先驱韩宝华略传),(安吉县志通讯)年1-2期)
据葛庆华著《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说:
据《申报)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报道:“三江两湖之人,以垦荒为名而至者,岁不下数百千户,二十余年来生齿日繁。”至光绪六年(),长兴县移民数量超过土著。(《嘉湖两属勱荒清粮情形不同说》,《申报》光绪六年四月六日)
长兴移民主要来自河南、湖北、湖南、安徽、苏北以及浙东地区的温州、台州、绍兴、金华等地。(《中国经济志:浙江省长兴县》,第18-19页)其中,以“楚豫最多,温台次之”。在战争中,长兴西部受创最重,“几至不遗种类”,成为移民糜聚之地。“泗安之方、谢,吴皖通衢,兵燹尤重,客民十七、八,良莠不齐”。并且移民来源复杂,“其垦荒者,豫人为一类,楚人为一类,温、台、淮、扬人各为一类"。(《长兴县志拾遗》卷下《风俗);卷上(官署))
安吉县移民来源广泛,据民国年间调查,外省移民来自今河南、安徽、湖北、福建、江西、江苏等省,本省则以宁波、绍兴、台州、温州为最多。(《临安专区农村经济概况》,华东**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浙江省农村调查》年)
孝丰县在左宗棠收复浙江后,又招徕“宛、邓、襄、随之民来孝垦荒",(《胡上将宗南年谱》)随即引来大批河南、湖北移民。县内一些移民家族的迁移时间显示,孝丰移民活动从同治年间,一直持续到清末,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年孝丰并入安吉,根据新编《安吉县志》,可大致了解移民在县内的分布状况。来自光山、罗山、商城等地的河南移民,分布在县境北部的今高禺、南北湖、梅溪、荆湾等乡镇及安城镇、溪龙乡、晓墅镇的部分村庄,其他乡镇也有零星分布。
德清县的移民运动始自同治四年(),是年,安徽、河南及温州、绍兴等地移民及载撒的兵勇来县就垦。(民国《德清县新志》卷四《食货》)外来移民因占据土著田产,但缴官租,并未升科“,曾引起清廷的注意,说明德清战后接纳了相当数量的移民。这也与民国年间的调查相符合。“洪杨劫后,土著稀少,客民颇多“。(陈焕:《德清县之物产及农村状况》《浙江建设月刊》7:10.年4月)
随着外来移民的不断迁入,光绪十六年()前后,武康成为移民的重要糜聚区。《京报全录》《申报》光绪十六年五月一日)武康移民主要来自河南、安徽以及浙东浙南等地。河南移民分布在上柏镇陡门山一带;。(忸智芳:《武康的灯会》《德清文史资料》第三辑:周庆云:《莫干山志》卷十《杂识》)
乌程、归安县两县战后山田荒旷尤多,至光绪十三年(),移民“遍及水乡,无村无里而无客民之草棚”。(刘大钧:《吴兴农村经济》民国二十八年():《吴兴三大害》《申报》光绪十三年六月十三日)。战时破坏惨重的归安西乡,移民较多。“埭溪以上五庄至十七庄皆山乡,咸丰庚申以后遭兵火尤甚,居民什不存一,村墟廖落,荒田多为客民开垦。”(光绪《归安县志》卷六《舆地略.区庄村镇》)据调查,河南移民分布在南埠乡牌命桥、王坞两个自然村:(吴松弟:(年湖州考察记录》(打印稿)),乌镇"兵燹以后,村落为墟,田地荒芜,豫、楚、皖及本省宁、绍、台之客民咸来垦荒"。(民国《乌青镇志》卷七《农桑》;《客民恣横》,《申报》光绪八年六月二十日)
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1(海外学人)出版的美国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说:
就地理而言,受太平天国的捻*战争蹂躏最烈的地区是安徽全省、江苏南部(只有因迅速兴起的主要通商口岸上海而受到充分保护的松江府除外)、浙西、赣北和湖北平原的一部分。华北则除豫西南和鲁西部分地区以外,大体幸免于大规模的战祸。安徽是双方必争之地,受创最深。
同治三年()春夺回南京之后,曾国藩立即命令在安徽进行(移民)这项任务(《剿平粤匪方略》(同治十二年刊本)卷页1上--上)。
安徽由于地位更居中心,战祸波及范围也特广,吸引了各省农民。光山移民安徽省的,在皖南丘陵区落户的移民来自湖广、河南、浙江中部和南部的县、若干淮北县。安徽中东部战后仅30%-40%人幸存,主要依赖来自豫南和本省几县的移民。光山的人口膨胀,加上光绪三年至四年(-)的华北大旱,又使河南、山西和陕西大批灾民加入新的移民洪流,移人安徽淮北各县。
南京金陵大学农经系民国二十五年关于《豫鄂皖赣四省之租佃》调查报告中载:“宁国县在太平*退出的三年(注:年至年)内荒无人烟,(因没有老百姓需要管理),宁国知县(张志学)只得住于设在宣城县的宁国府内,后来从徽州、福建、浙南迁来少数客民,待到湖北、河南灾民大批南来,人口才渐多,(才搬回宁国县衙办公)”。直至乱定五年后的同治八年(),全县仅有男女人丁4人。
同治三年(年)以来,皖南各县注意招徕客民耕垦,优惠的移民垦荒*策吸引了大批外地人纷纷移居皖南山区。这些客民或因人多地少而被迫举家外迁,或因旱涝频繁无以为生才来此定居。客民以湖北人、河南人居多,其次是安庆人和浙江人。
陈伟《晚清时期的郎溪移民》记:郎溪是皖南地区最早招民垦荒的县,从人口占比看,也是吸纳移民最多的县。“皖南垦荒客民,以广、建二州县为最多,招徕开垦亦以广、建为最早。”(《奏建平县客民请援案与考文卷》,《广德州志?艺文志》)。第一批移民是在同治四年()落户郎溪的,“同治四、五年有河南、湖北等省客民陆续挈家就垦。”(同上)。移民以垦荒农民为主体,以湖北人、河南人居多,浙江人和本省江北人次之。他们在家乡或因人多地少被迫举家外迁,或因旱涝频繁无以为生而出走,大多是同宗同姓结伴而行,途经芜湖由水路辗转来到郎溪。当时的郎溪人少地多,房屋多空置,移民过来后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活习性择地而居,“插标划田,立界为山,据室为家”,形成了“湖北人占田、河南人占山、安庆人占滩”的局面。
外来移民的涌入,使郎溪人口得到及时补充。光绪五年时,郎溪境内已有户,人口为。其中湖北人占十分之四,河南人占十分之三,浙江人和江北人(含安庆人)各占十分之一,土著及湖南等省人占十分之一,移民已占全县人口九成多。
郎溪移民来源地域广,大多杂居于城乡,成片集中居住的相对较少。河南移民分别来自光山、罗山、商城和固始等地,以光山和罗山居多,主要分布在建平镇、新发镇、涛城镇、梅渚镇、十字镇和凌笪乡。建平镇建桥村、凌笪乡下吴村、涛城镇梅村和红星村,均有聚籍聚族居住的河南人,他们讲河南话(属“中原官话”)。据《郎溪县志》记载:郎溪使用河南话的人口约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十,即3万人左右。
焦正达《历史悠久的宣州河南移民》的文章对光山县在宣州的移民情况有很多详细的记录:
广德、郎溪、宣州的河南移民多数是豫南人,而宣州的河南移民基本上来自信阳的光山、罗山两个县。
晚清河南移民始于同治早中期(约-年间),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河南移民主要居住在宣州东部的丘岗平畈地带,与广德、郎溪的河南移民邻近,他们很多人都是乡里乡亲,子孙后代一直都有来住。
现今宣州河南移民后裔较集中的区域为洪林镇七景、棋盘村,沈村镇西店村等地,杨柳、周王等乡镇也散居了部分。据七景村委会主任易明华介绍,他的老家是光山县马畈镇易家大院,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大家族。当年祖上得知江南移民的消息后,虽然激动,但很慎重,先派出几个精明能干的族人去“实地考察”。这些人可能在路上也遇到一些身负同样使命的老乡、大家伙儿一路南下到了宣、郎、广这一带,见这里有山有水有田地,还有很多空房子,房子里甚至还有家具农具,修补清洗就能使用,果然和官府宣传、民间流传的差不多,无不欢欣鼓舞。可能还有其他因素使他们看中这里:一是这里的地形地貌和亚热带半湿润型气候和光山相近,但毕竟是江南鱼米之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远胜光山;再是这里还有河南人生活,有老乡好照应
在战乱中,“棚民”因身处偏僻之地而较少减员,战后也成了招垦对象,他们纷纷走出深山择地而居;如戴盘在《严陵纪略》里所说,棚民“昔日无田可耕,而不能不种山;今日有田可种,而能改种山为种田”。于是。易家的“移民先遣队”及其乡*们,在这片土地上插了一个个竹签作标记,所谓“插标划田,立界分山,据室为家”,等于明白昭示后来者:这些土地房屋是我们的了,你们请便。然后光荣回乡,家庭在祠堂召开大会,研究某几支某几房某些族人迁出事项,会议通过决议后立即付诸实施,效率极为明显。
易家属于有计划有组织的移民,更多的人家是跟风随大流,马畈镇李、包、陈等家族同易家大部队一道南下,后来陆续又有其他“杂姓”的远近乡人跟踪而至;一传十十传百,移民队伍滚雪球似的不断壮大。到了同治后期,因移民众多,良莠不齐,聚众生事现象日趋严重,土客冲突不时发生,苏、浙、皖三省先后禁止外地移民,为此曾国藩还不得不令水师统领彭玉麟派兵船沿江堵截,移民势头才有所减缓。
沈村镇丁店村现有人口多人,其中80%为河南籍。丁店的河南移民开始也是光山人多,仅小杨村、木鱼冲2个自然村里,光山陶氏移民后裔就有近千人;孙氏、崔氏、王氏各有-人。村民兵营长王庆跃祖籍光山长兴镇小杨村,属“三槐堂”王氏谱系,是当地望族。王家的情况与易家相似,也是分支分房外迁。王庆跃祖上亲兄弟几家迁宣州,其他族人有的迁到广德新杭、柏垫等镇,有的迁到郎溪。王庆跃说,他小时候曾听家中老人说起,丁店的河南人很多是在“三年干旱”时期逃荒出来的,河南很多地区都有难民外逃,这些难民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哪里有饭吃就到哪里,一路都有人死,一路都有人留下,其中就有留在宣州的;留下的除了务农,就是做“一打铁二放血(杀猪)”的手艺。
据葛庆华著《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说皖南地区(光山移民的分布):
广德州外来移民的迁人时间,主要集中在同治末、光绪初年移民数量的变化说明了这一点。广德移民来源广泛。外来移民,据光绪年间统计,”湖北人居其四,河南人居其三,江北人居其一,浙江人居其一,他省及土著共得其一”。以后随着移民的续迁及各自发展的不同,至民国年间,各地移民所占比例发生变化。河南移民跃居首位占总人口的十分之六,其他各地移民,"湖北人居其二,江北人居其一,他省及土著共得其一"。(光绪《广德州志》卷未《补正》;民国《广德县志稿》第二十册)
根据移民方言在境内的分布状况及调查资料,各地移民分布如下:
河南移民(来自光山、罗山、商城、固始等县)分布在县境北半部的平畈区和丘陵地带,如今高湖、邱村、彭村、流洞、新杭、砖桥、独山、赵村、下寺、山北、花鼓等乡镇。
建平县(今郎溪县)战后随着曾国藩的人力招垦,“同治四、五年,有河南、湖北等省客民陆续携家就垦”。(《建平县客民请提案与考文卷》,光绪《广德州志》卷五十《艺文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移民运动中,来自湖北、湖南、河南、江西、江苏以及本省(安庆府、庐州府、和州)的大量移民移居建平,使建平人口得到大量补充,形成五方杂处的格局。
河南移民分布在县境北部(郎川河以北)的今国南、梅渚、定埠、瘦笪、下湖等乡镇。(《郎溪县志》第三十五《方言》,方志出版社年1月版)
宁国府、宣城县(今宣州市)“自兵燹后,地广人稀,田多荒废,又毗连广建,当时情形不得不借客民协力开垦。”在地方*府的大力招徕下,两湖、河南及江北等地移民纷纷前来就垦。至同治后期,土客之间因土地等问题时常产生矛盾。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宣布停止招垦,并请彭玉麟派兵船在沿江堵截,但无法阻挡外地移民的迁移势头。同治十三年()宣城县令*祺年又仰请湖北、河南巡抚发布禁令,但各省客民仍有潜入宁郡开田”者。
(宣城)移民主要分布在县境的东部和南部。河南移民分布在东部的洪林、丁店、建国等乡镇。
宁国县“兵燹后土著稀少,旧地荒芜,自同治五六年以来,两湖、河南以及皖北等处客民携带家口,前来就垦者人数众多"。(《客民入籍原案》,民国《宁国县志》卷十四《杂志、大事记》。)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来自湖北、河南、湖南、浙江、福建及本省安庆(含潜山、桐城、怀宁)和江北(含合肥、庐江、巢县、无为、和县、含山等县)等地的移民次第迁入,形成五方杂处的格局。
南陵县战后也接纳了大量的移民,据《申报》报道:“宣、南、宁乱后土著稀少,同治初年有创议令楚南北之人携室米佃此土者,于是趾踵相接,蔽江而至。不数年,客即十倍于主,因是有客民之号。”光绪二十年前后,外来移民已占全县人口的十之七八,南陵几成为一个移民世界。(《客民滋事》《申报》光绪九年六月十六日:李应珏《皖志便览》卷二。)
(光山)移民主要分布在县境的西北、西南和东南的丘陵地区。(《南陵县志》第二十九章《方言》,*山书社年11月第1版。)
泾县的移民运动一直持续到清末。相对于宣城、宁国、南陵等县来说,泾县外来移民较少。
旌德县战后移民的迁入过程不太明晰。至光绪中叶,时人指出“旌德多鄂、赣、怀、桐客民"。(李应珏《皖志便览》卷二)此外,还有湖南、山东和河南移民。光绪十七年()五月,宁国县在河沥溪擒获”眶徒"十五人,首系“河南、山东产,潜居旌德县有年。”(《宁国近事》、《益闻录)第一千四十七号,光绪十七年五月一日。)说明同治末或光绪初年,已有河南、山东移民迁入旌德。
太平县“兵燹后土著多贸易他乡,人烟更觉稀少。又有客民杂处其地,良莠既已不齐,萑苻因而不靖。”(《乡人获盗》,《申报》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太平县因地处宁国府南部,战后虽有移民迁人,但数量不大,主要以江北移民为主。“土民人稀,耕种大都赖诸客民,客民类皆江北人居多。”(《安徽白话报》第三期。)此外,还有少量的河南移民。光绪末年,河南移民为开垦,仁村河沙洲.“自杀一人以图害地方”。(《太平县志稿,人物类》。)
战后旌德许多地方出现人口“真空”或“半真空”状态,大量土地闲置以至抛荒,房舍多有空置,为外地移民预留了空间。因此,旌德同样成为战后移民招垦的一个地区。皖南地区的招垦,在湖北、河南等省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中间引起极大轰动。据当时的《安陆县志》记载:“同治六七等年,民间讹言下江南,种无主良田,住无主美屋,无一村一堡不轰动。凡佃户皆辞田而去,迁徙者不下万户。”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近代皖南地区(包括旌德县)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这一波移民,从同治六七年()开始直至光绪二十六年()。
光山县移民在安徽省较为集中的区域以广德市为最多。至民国三十年前后,人口的籍贯构成又变为“河南居其六,湖北居其二,江北居其一,他省及土著共得其一”(《广德州志·补正》)。广德也因此而有了“小河南”之称。徐厚冰在《广德与光山的前世今生》中分析了光山移民为什么在广德比较集中的原因:
广德毗邻苏浙皖处地域清时有驿道、大道、山道十几条,交通比较发达,移民下江南时,广德是西进东出南下的必经通道,“广德为皖浙门户”、“为苏常门户”,许多移民到达广德后,把这里看成迁移的第一站。
建国(年)后至年间,从光山迁移到广德定居的人断断续续也有,只是数量不多,大多数是投亲靠友,非官方组织的移民活动。原桃山乡(今卢村乡)小余村大洪堡村民组的老吴夫妻俩及女儿三人是年从河南光山迁来的,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户籍管理当时比较松,老吴一家从光山迁入广德案是移民大*中比较晚的案例。
广德这里和光山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相近,这是使得移民能够很快适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光山移民后代,县境北半部的平阪区和丘陵地带较为集中,如高湖、邱村、彭村、流洞、新杭、砖桥、独山、赵村、下寺、山北、花鼓等乡镇。
除了下江南,光山人还曾跑江西。光山移民江西省的,在江西北部的河南村,沿鄱阳湖分布。江西北部也发现有个村落的方言已完全河南化,像群岛一样散布在鄱阳湖周围,人口至少有11万。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C00.11(海外学人)记:江西的人口损失看来比湖北还大。赣北滨湖地区是战争的主要舞台之一,江西其他许多地方也遭受过太平*的突然袭击。全省总的人口损失虽然无法确定,但在十四个府和一个省府附郭县中只有两个未受战争蹂躏(同治十一年《南康府志》卷11页19下)。
江西战后十室九空,土地荒芜,地有的是,缺的是人。物价非常的低,非常宜居,作为在光山县原乡没有土地,物价还高的情况下,当然要去寻一条生路了。在*府的干预下,河南移民最终获得了一些土地,只是土壤比较贫瘠,位置比较偏僻。
年6月6日至7日,信阳市根亲文化研究会在江西省九江市调研晚清民国以来光山人跑江西的情形,兹叙述如下:6日,研究会在永修县三溪桥镇(三溪桥、横山、郭边、杨岭山村),江上乡(乐,柘林镇(司马村)调查,获悉该处移民根亲信息如下:
三溪桥村易本银,年出生。祖籍光山县马畈乡胡洼村,祖父易敬缉年前后随哥哥们,带着自己的6个儿子(有的结婚了,有的没结婚、一路讨饭来到江西。
乐平村杨自元,年出生。祖籍光山县河棚乡许洼村,年迁移到江西。
司马村乐庆福,年出生。祖籍光山县南向店乡段棚村,年25岁时来到永修县柘林镇司马村。
司马村陈长年,年出生,祖籍光山县马畈乡*士店村,成丰五年()迁到江西。
7日,研究会调查了江西省武宁县杨洲乡界牌村,获悉了如下移民根亲信息:
村民舒实銈,年出生。祖籍光山县仙居乡徐家湾,年父母及两个哥哥和仅1岁的舒实銈五个人来到江西。
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由韩勇建主编《一担箩筐下江南》之江西九江所属县寻根之旅一节记:
江西省永修县三溪桥镇三溪桥村易本银讲,他和老家的本家、亲戚互相有联系,河南祭祖会也派代表去。现在两地正月间在一起集体团拜,这是新的风俗,大家一起过来,年年都搞。他以前没家谱,后来光山本家来永修县寻亲,已经续了谱,每人交30元,于年办成了这件事。
江西省武宁县杨洲乡界牌村舒实銈说到,20世纪50年代,光山老家有人来过,后来没了联系。
江西南昌,九江人口主要在“五胡乱华”时河南光山、新蔡人迁去的。特别是赣北九江地区主要是光山迁去的。光山为此建置上少了一个郡城,一个县城。即豫州和西阳郡驻地西阳城和轪县。岁月轮回,光山人口东晋侨迁到湖北到江西,于明代又迁回祖籍地光山。然后是清代“江浙皖赣”,光山移民百万以上,占六十余县。一百多年,几地来往不断,血浓于水。”
在风俗方面,从江西迁入湖北者中,有祖籍江西“筷子巷”之说。乡人多在祭祖之供品“刀头肉”上插筷,以表示不忘祖根。这个风俗在鄂东、鄂北、江汉平原及光山县大部地区流行。
光山与江西省在历史上特别渊源。光山人一遇到外出选择迁涉地点,很多人选择的目的地是江西省。
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魏源将清朝中国的主要移民趋势归纳为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魏源《古微堂外集》(光绪四年刊本)卷6页5上6下。)据旧志及相关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府强行从江西迁出大批人口到湖广(湖南、湖北)北部及河南光山一带,史称这次人口大迁移为“江西填湖广”,因光山与湖广搭界,且又人口稀少,自然也是被“填”的对象。所以,信阳光山县民众的祖籍90%以上在江西。
据《明史》和《明实录》等记载,明初移民始于洪武三年(年),止于永乐十五年(年),历时四十七年共十八次,前三次移民是为了建设中都凤阳,所有移民全部安置到凤阳。而真正意义的移民开始于洪武二十一年。洪武年间徙民九次,建文年间徙民一次,永乐年间徙民八次。永乐年间移民全部到北平及附近地区,不多赘述。《明史》卷三载:“(洪武二十一年)八月癸丑,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农具,复三年。”
《明英宗实录》正统十四载“河南布*使年富言:‘陈、颖二州逃户不下万余,皆北人,性鲁,为江西人诱之刁拨。请驱逐江西人,以决奸萌。’都察院言:‘江西人在河南者众,如概驱逐之,恐生变。宜但逐其逋逃者,其为商者勿逐。’从之”明代中期,河南南部地区就分布着大量江西等省南方移民,如不是人口众多,恐怕也不会引起这些纠纷,请求驱逐江西人。据相关研究表明,“唯有汝宁府不是山西人的移殖区,它所接受的移民多自南方迁来,这和我们根据光山县族谱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大体一致的,明初江西移民氏族构成了当地氏族的主体”。江西主要是两个地方:瓦屑坝和筷子巷。而且移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有相当一部分先从江西到湖北,再到光山县这里。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光山虽处于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接合地带,但其文化传统却区别于同一地带的周边地区。许多光山人在迁入地一旦生活不下去外逃时,首选目标即是回到祖籍地江西。明末时,就有大批人逃到江西。清同治三、四年间,从光山又相继出逃一大批人。
据拙文《移民族谱资料分类研究(以光山移民族谱为例)》(初稿)记:
豫南光山县曹氏合谱三续组委会(承启堂)于公元6年8月编印的《曹氏宗谱》是一本承传有绪并较为完整记录光山曹姓移民江南苏浙皖赣等地家谱资料的家谱。
光山曹氏迁居苏浙皖赣豫地区移民迁入地简表:
迁入省份市别县(区)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县常州市溧阳县浙江省湖州市孝丰县(今安吉县)湖州市乌程县(今湖州市)湖州市长兴县湖州北府李兴县(古地名)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六安市金寨县滁州市宣城市广德市江西省上饶市波阳县(今鄱阳县)九江市彭泽县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信阳市商城县另一拙文参考光山文殊柿园李家湾“大庙套小庙”李氏支系年版《李氏支谱》年版、《李氏支谱》年版、《李氏支谱》而撰写《家族样本---光山李氏柿园支系移民苏浙皖赣考察(初稿)》记:
光山文殊柿园李家湾“大庙套小庙”李氏支系后裔分支迁徏地域分布表
省份
市县(区)江苏南京南京市(金陵)江宁(上元)常州溧阳市无锡惠山区镇江句容市浙江杭州杭州市湖州长兴县嘉兴海宁市安徽宣城宣城市广德市宁国市郎溪县淮南淮南市马鞍山
芜湖
当涂县
无为市
江西南昌南昌市南昌县九江都昌县德安县永修县武宁县共青城市吉安吉水县安福县永丰县抚州宜*县赣州
赣州市注:这里的“移民”地域是由清代“咸同之乱”到“过粮食关”阶段的集体移民迁入地,不包括改革开放后的发散式人员流动地。
语言是一种有声文化,是中原文化的声音活化石。由于一种特殊的原因,单从语言上的惊人一致,就可以判定移民和光山的某种联系。比如,管“爸爸”叫“大”(音)、管“叔叔”叫“小佬”、管“弟弟”叫“削”(音)、管自己的老婆叫“我屋里”、“我老玛子”、管“打架”叫“抠架”、管“爆米花”叫“豆米子”、管“欺负人”叫“捉我的鳖”管“衣服兜”叫“老孩”(音)、“荷炮”(音)等等,形容一个小孩顽皮、捣蛋、淘气,人们就会说:这小孩真“怪夫”(音)!
唱道,道士以念经的方式对死者进行评价,并勉励后人继承前辈的未竟事业,对死者进行超度。每逢春节,吃年夜饭前得给先人烧纸、磕头,正月十五那天得给自家祖坟送灯,如果谁家的祖坟没有灯光,就说明这家已断了香火,没了后代。
饮食文化也传承了河南人口味重、好吃辣的饮食习惯,并带动当地人也开始吃辣、口味重的食品。像饺子、糍粑、米饭等河南人特别是信阳人喜欢的食品
孩子满月仪式:孩子满月当天,孩子外婆要挑着一担置办的物品去给孩子办满月仪式。具体物品有:一只猪头、一只母鸡和一条鲤鱼。还有白、青、*三色的团子(由糯米粉制成)。另外,还得给孩子准备一套全新的鞋帽和衣服,意在讨个好彩头。篮子里所有物品都要一层一层叠上,共放三层。物品的上方要用红丝绵盖着,一是因为颜色好看,二则是可以防止虫子、灰尘落到篮子里,弄脏了里面的食物。同时,红丝绵周围还要放上柏树,因为柏树象征着长青。另外,外婆还要给孩子买长命锁,祝福孩子长命百岁。满月酒参加的一般都是至亲,人数不是很多。
葬礼仪式:老人在断气之前要将其挪到堂屋前的门板上,断气之后,就要放炮烧纸,烧纸需要一个盆来装纸灰,而且纸要不间断地烧。同时,儿女开始哭丧,发信给内亲、自家、姨亲、表亲以及朋亲。然后请道士来,并提供亡者的生辰八字、出生地、死亡时间及地点。服饰要求:儿女辈的全身披麻戴孝,孙辈的孝帽子上要搭红。孝手巾的长短代表着戴孝人与亡者的关系,一般来说,儿子比儿媳和女儿的长,女儿的比侄子的长等。此外,白布孝袍上面搭一块麻布,鞋面上用白布蒙着,搭麻片,女子戴白花。死者穿蓝色长袍,戴帽子,全身新,被子也是新的,这都是在人过世前就该准备好的。请附近两位年纪大的人给亡者洗澡,死后两到三小时内穿衣。请八名承重的人将死者抬入棺,棺木不盖严,然后道士才空隐进门。有老话说:“死人不进棺,道士不入门”。据说这样是为了避免秽气。道士的准备工作:挂菩萨、写门联、写孝名、写文书、写文凭(存折)、造家谱、做灵。满五七的时候请三个道士还做法。死后三夜内送火把到坟前,死后第三天儿女、孙子要在早上五点前带些祭品到坟前祭拜。到百日祭、周年祭以及满三年祭,孝子孝孙都要到坟前祭拜。
婚忌:男女生辰八字忌相冲相克;嫁选结婚的日子忌单日,喜双日,此俗延续至今,如果是双年、双月、双日,则认为这是上等吉日;结婚礼服不能穿黑白两色,这是办丧事用的新郎、新娘多穿红着绿;送给新人的礼物或喜钱一定要双数,不可奇数;迎娶新娘时,男方来迎亲是单数,回去的时候应是双数。新娘双足不能沾地,须由舅舅或伯父等人背上轿,中途不下轿,寓意自始至终,百年好合;要避开新娘的经期,否则“撞红”不吉利;弟妹最好不能在兄姐前婚嫁,因为有老古话说:“阻头不便,跨头不祥”;办喜事人家,忌晦孕妇到场,更忌晦孕妇到新房内,坐在新床上,动新房内的物品,如果伴娘是孕妇,那更是犯上了大忌,认为“四眼人”到场会冲喜,有碍新人的家庭和睦。
丧忌:办丧事时,家人和到场的人禁忌穿红着绿,要穿白色或黑颜色的衣服,以示哀悼;报丧孝于不能进别人家门,只能在门口告诉别人;死者人殓时,寿衣、寿被忌用双数;送份子最好是单数;盖棺时,不能将眼泪滴在死者身上,据说眼泪重会留住死者灵*,不能投胎;孝子百日内不理发;带孝期间不能随便到别人家串门,不要抱别人的小孩。出殡时间不能在上午,一般是中午;送葬回来不要走原路。
正月十五过节:当地河南人过正月十五的正餐都放在晚上,吃饭前,先要祭祖,在家中的供桌前点香、点蜡烛、烧纸,摆上三样供菜:鱼、肉、豆腐,同时,还要拿出未开封的白酒倒上三杯,盛上几碗饭,还要放炮。家里的人要给祖先磕头,祈求保佑平安。吃好晚饭,要给过世的亲人送灯。(送灯:就是用竹子削成几根细长的棍状,约20厘米长,把纸糊在外面,固定成一个圆形的圈,等到了送灯的地方,将小竹棍插进泥里固定,然后在中间点上蜡烛。)当地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说法,意思就是年三十要一家人在一起围着火盆烤火,而正月十五就是要送灯。送灯寄托着人们对已故亲人的哀思之情,意味着过世的亲人能够在灯光的指引下找到回家的路。在当地来说,一般嫁出去的女儿是不回娘家过正月十五的。若要回去,也不能在娘家留宿。其中的原因在于人们认为嫁出的女儿不能看见娘家人的灯,否则就带走了娘家的财气,不吉祥。有这样一句有这样一句老话:姑娘看了灯,娘家冷清清。
过端午节:吃粽子:就地取材以竹叶包粽子居多。就造型而言,当地河南人包出的粽子一般有三角形和菱角形。馅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插艾草:端午节在门口插艾草,通常将艾草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之所以这样做,是据说艾草可以驱邪。
过年禁忌: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所以有许多礼节和禁忌。祭祖时不能说话,不能碰桌椅,放出响声。年三十晚上尤其是祭祖时不能随意串门。年初一不扫地,不动土,不杀生,不洗衣服,不倒脏水,不打人骂人,不劈柴,不打落碗筷。农历年正月初一到初三,禁忌往外扫垃圾、倒污水,认为这样会把一年的财气倒掉。
行为禁忌:早上起床未洗脸、梳头发不能开口讲话;晚上听见叫自己的名字不要随便答应,否则将被*勾*;晚上不能吹口哨,否则会招来*;晚上不能照镜子,否则要作恶梦;吃饭时,菜不能随便拨动,盛饭时不能将锅底的锅巴盛起;不留已婚女儿在家过十五;认为36岁是男人的一个坎,一般都要过了隆重的生日,由丈母娘操作;如果有小孩子不小心打破碗,要马上念叨:打发,打发;如果有人打油,经过亲朋好友家门口,要进去拜访时,不能将油拎进家里,只能放在门口。
由于河南人风俗的影响,现已带动许多当地人逐步的贴起了春联,光山县流行的历史文化花鼓戏、皮影戏、舞狮、旱船等,也传入移民地。河南人还有一种“宫祖”风俗习惯,凡是堂屋挂“祖宗昭穆神位”的一看便是河南人。端午节门窗插蓬蒿即表全家和睦安康。清明节门窗插柳条则表示驱邪避*,祈求全家平安无事。春节和正月十五烧纸钱、烧香的叩拜则表示对祖先祖宗的崇敬。
现在光山移民的生活变得日益殷实,同土著人没有任何差距,甚至有的已经超越。河南人由原来的重视种田,都现在的创业创新,可以说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体现河南人融合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说,不论是土著人还是河南人都能用当地话和光山话两种方言交流,日常的生产生活不存在任何语言上的障碍;在婚姻、生儿育女等传统文化方面,光山人原有的习俗基本上消失,而是与本地文化交织融合在一起,清明节、春节等也都跟土著人没有了区别;饮食方面,河南人基本上适应了当地的风味,不会特意地做些具有河南风味的饭菜。
然而,融合并不表示失去特色。河南人在亲人逝世时的“唱道”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与土著人由和尚做超度仪式不同,“唱道”是河南人在亲人去世后所举行的特有的一种超度
“唱道”是特有的一种超度仪式,他们通常请5-7位道士前来唱道,从亲人去世的第二天下午一直唱到第三天上午,而且满庭、满月、满年都要进行唱道。
光山人所特有的习俗还体现在元宵节上。河南人一直以来都把元宵节作为自己的“大年”,在正月十五那天,全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赏舞狮,划旱船,放鞭炮,还要做上一桌香喷喷的团圆饭共话一年的工作学习,其乐融融;晚上他们还不会忘记逝去的亲人,来到他们的墓前送上灯笼,以示祭奠,期盼家人平安顺利。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