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洛阳,不仅历史悠久,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多种洛阳特色美食,拿着这条
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有三大招牌:平乐正骨、平乐牡丹画、平乐脯肉。如今,平乐脯肉制作技艺已是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乐脯肉色泽鲜亮,咬一口,松软筋道,肉与淀粉混合的咸香佐以酸爽的浇汁,香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做平乐脯肉,需以当地特产红薯粉、红薯粉条、笨猪肉和土鸡蛋为原料,将红薯粉条煮至六七成熟后剁碎,和肉馅儿、红薯粉、葱、姜、蒜、独家秘制的调料一起搅拌,并加入鲜肉汤;之后,将其铺成长方块,放入油锅炸至七成熟。
再上笼蒸一个小时,出笼后将其切成长条状,盛入瓷碗上桌。由于这道菜在制作时雏形是铺出来的,故取其谐音“脯肉”。
小米*酒
*酒,江浙一带采用大米或糯米为原料发酵酿制而成,而我市老城区西大街有一家远近闻名的李龙锡小米*酒竟采用小米发酵酿制而成。
李龙锡小米*酒,系祖传秘方配制,亦药亦酒,既可直接饮用,又可做多种中药方剂的药引子。若论李龙锡小米*酒的历史,距今已有百余年了。其创始人是清光绪年间的洛阳望族、时居西大街的李龙锡。
李龙锡小米*酒第五代传承人李世凯介绍,小米*酒的原料为小米,再配以山楂、陈皮、黑豆等20多味中药,这样酿造出来的小米*酒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
马杰山牛肉汤
洛阳马杰山家的牛肉汤馆历史悠久,其祖辈做汤的时间可追溯到清代咸丰初年(公元年)。如今,74岁的马世贤先生已是马杰山牛肉汤的第六代继承人。
为了煮出一锅好汤,汤馆的主人每天凌晨3点就开始工作了。谈起煮牛肉汤的诀窍,马世贤说,他们汤馆用肉十分讲究,必须选用四五岁的牛,因为这样的牛喂养的时间长,肉质筋道,煮出的汤口感更鲜美。每天牛肉送过来后,必须在洗肉池中至少浸泡12个小时,其间至少换3次水。只有经过浸泡、清洗后的牛肉,才可以下锅。
马杰山牛肉汤每天煨汤必须在牛肉煮至六成熟时放料,当汤煮好了,还得边滚边卖,直到卖完为止。
洛阳丸子汤
洛阳的汤品种丰富,丸子汤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在洛阳汤客,传承人张志力向记者展示了丸子汤的制作过。
“先把新鲜干净的*豆芽剁碎,加适量盐和高汤,再加入绿豆面搅拌均匀,待面醒好,油热之后,挤成大小均匀的丸子,随挤随放入油锅,等丸子炸至金*色漂上来就可出锅了。”张志力说,制作丸子汤,汤很关键,他熬汤选用上好的牛棒骨,配以秘方,熬制十几个小时而成,因此汤味浓厚、原汁原味。
丸子汤除了丸子,还要配以血块、牛肉、油炸豆腐、韭菜、葱等辅料。师傅用大勺盛了滚烫的热汤倒入配好料的碗里,丸子经热汤一浇,香气四溢,吃起来外焦里嫩,别有风味。
汝阳麻花
“俗话说‘是麻花总要拧上几股’,俺家的麻花不单单拧上几股,而是拧上非常匀称的8股麻花,不光是好看,吃起来也是香酥脆。”汝阳县城上店张氏麻花烹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张新生这样说。
汝阳上店张氏8股麻花,年由张新生的先辈始创,至今已经传承五代人。
上店张氏8股麻花用独家配方,坚守传统工艺,不仅烹制的麻花形状美,色泽好,麻花香酥可口,还不油不腻,比较受当地人喜欢,年被命名为汝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安烫面角
在新安县新城北京路与国道交叉口新安老王烫面角店,不少人慕名前来品尝非物质文化遗产烫面角。
传统风味小吃“老王烫面角”,创制于民国三年(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老王烫面角”选料严格,制作精细,面皮为精白面粉,用开水烫后和成块,后将面切开放凉,再重新揉匀,切成脐后,擀成圆片。其馅以鲜猪肉为料,选择前胛后臀,肥瘦搭配,细剁成丁,放入猪大骨汤搅拌,然后配上大葱、生姜,佐以食盐、酱油、上等石磨小磨油等,打拌而成。
其中更添加有王家祖传秘方:数十味中草药精心配制而成的大料。包成面角,状为新月,为小吃中之上品。
(素材来源:洛阳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