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寺与周三老爷庙
孟正圣
吕洞宾,道号纯阳子,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世称“吕祖”,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他和鄂西北古刹白云寺有怎样的际遇呢?与白云寺仅有一箭之隔的本是草药郎中的周秉丞,又怎么完成了由人到神的嬗变?这一切都成为鄂西北的文化记忆。
吕洞宾与白云寺
白云寺,坐落在竹溪古八景之一“云岩剑迹”的大石门。始建于唐朝,声名远播,闻名遐尔。其布局有上、下殿之分,建筑古朴,宏伟壮观,是竹溪县三大古刹之一(另为蒋家堰镇的莲花寺和兵营乡的银杏寺)。寺院临清溪,依青山,白云掩映,古木丛生,显得格外幽深清静。
白云寺背后有一悬崖叫作白云岩,同治版《竹溪县志》中的“艺文志”记载,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曾到此一游,并写了一首七律《游白云岩》刻于岩上:
古木丛林号白云,高岩更去谒观音。
路逢青嶂上头上,寺隐白云深处深。
法鼓震开天地眼,飞轮推出圣凡心。
时人到此如中悟,何必南岩海上寻。
诗刻落款为“纯阳游处”,“纯阳”正是吕洞宾的名字。这就是被称为竹溪古八景之一的“云岩剑迹”。在“竹溪八景”中,“云岩剑迹”是古人留诗最多的地方。自唐至晚清,文人墨客相继留诗20首,其中八仙之一吕洞宾的《游白云岩》,是其鼻祖,其他均是对这处仙迹的凭吊和猜想。
白云深深,古木森森,法鼓震天的白云寺,本是佛家寺院,缘何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吕洞宾来此一游,而且诗兴大发呢?
吕洞宾,原名吕岩,山西省芮城县人。自幼好读,淹博百家,但三举进士不第。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年已四十六岁的吕洞宾又去长安应考,在酒肆中遇见仙人钟离权。钟离权让他做了一个建功立业、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黄粱美梦,醒后方知功名利禄均为梦幻,遂大彻大悟,拜钟离权为师,赴终南山中修道。学道后遍游山水,传道度人。长安,为唐时故都,武当山是道家仙山,竹溪乃朝秦暮楚之地,是出长安修道武当的必经之地,所以吕洞宾游历白云寺,并题诗一首,应当是可信的。
《全唐诗》中收录了吕洞宾的诗词共二百多首,《唐才子传》中也有他的传记。所以吕洞宾作为一名诗人也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细品一下吕祖的《游白云岩》这首诗,还真是写得不错。前两联诗状写白云寺幽静的环境,与“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异曲同工之妙。“高岩更去谒观音”和“何必南岩海上寻”,透露出白云寺是一处观音道场的信息,这与唐朝佛教传入鄂西北山乡而佛寺多奉观音,以及历代文人写白云寺的诗中多提到观音,是一致的。“路逢青嶂上头上,寺隐白云深处深”,是此诗之眼,用词工稳、音韵和畅,状路入云端、寺隐白云之景,是描绘鄂西北自然风景的山水绝唱。颈联极写法事之盛大、教化之神奇。尾联可谓是诗中警策,心中有佛,处处皆佛,何必要到渺不可求的海上去追寻呢?开示世人,劝人向善,佛道一家。
白云寺本佛教寺院,是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地方,可道教代表人物之一的吕洞宾到此一游并留诗一首,唐代佛、道融合,三教合一可见一斑。
周秉丞由人到佛的嬗变
佛教、道教文化在唐宋明清时期,曾在鄂西北盛极一时。仅竹溪县沿竹溪河百来里路就有蒋家堰的莲花寺、中峰镇的花桥寺、中峰观、中北寺、水坪的白云寺、独松寺、县河的青山寺、兵营的银杏寺等众多寺庙。素有小武当之称的偏头山是传说的祖师修炼之地。可见佛道文化的繁荣。佛、道劝人向善,这点是相通的。正是这种向善的文化才孕育了周秉丞这样的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好人。
周秉丞(-年),竹溪水坪黄龙寨人,生于清道光十三年(年)正月初六,卒于民国九年仲夏。周秉丞终生不娶,乐善好施,有求必应,功德无量,因排行第三,故时人敬称“三爷”。周秉丞,就是现在妇幼皆知的“周三老爷”。
在大石门村与胡柳树村交界处,即现在的黄龙白云大桥东头的地方有个药王庙,周秉丞就在这里侍奉药王。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相传药王庙非常显灵。大凡头疼脑热、眼红肠疾的人在这里上香禀告药王的都能痊愈。
药王庙是一个不大的庙,供奉药王。庙里有一张很大的带抽屉的桌子,桌子上有香案油灯,抽屉里有事先预备好的各种中草药。香客添油上香之后,将所求之事禀告老爷,然后周秉丞就在抽屉里抓上一包草药说:“这是老爷赐的灵药,拿回去泡水喝。”病人喝后,果然痊愈,于是更信其有神灵保佑,添油敬香不在话下。其实,周秉丞,是一位极好的中草药郎中,他以这种方式,默默无闻地帮助着有各种病痛的人们。此类善举,若在今天早就评为竹溪好人了。
听健在的黄龙老人洪伯川说他爷爷曾跟周秉丞共过事。听他爷爷介绍说,周秉丞为人和善,经常是一脸的笑容。药王庙里有个油缸,香客向灯盏里添油之后,就把油倒进油缸。装满之后,周秉丞就把油买到竹山和老河口,再在这些地方买香火和表纸,以备没带香表或没有钱买香表的人之用,分毫不取。于是药王庙,香火鼎盛。四川、陕西、老河口等地的香客信众,不远千里而来,络绎不绝。周秉丞,名声鹊起,人们不再直呼其名,而敬称三爷。
相传三爷活着的时候就开始显灵。他有一口锅,锅里早晚都有饭,无论远来的香客,还是附近的饥民,只要没吃饭的都可以在锅里盛,有多少人就能吃多少人,但是不能说锅里饭不多了,如果说了,就真的不多了,盛两碗就没有啦。这个传说给三爷无疑增添了不少神灵色彩。
于是三爷不再是三爷,而成了周三老爷。
周三老爷显灵的故事,是无数信众相传的。考其实情,应该是用香火钱周济了不少饥民,这当是不争的事实。三爷乐善好施,倾其所有,可见一斑。难怪三爷死后,信众颂其为“慈心古佛周三老爷”。周三爷生前巧解危难,广施善缘,有求必应差不多完成了半人半神的嬗变,在鄂西北周边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周三老爷庙的沧桑
周三爷,巧借药王庙,悬壶济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解除人们病痛和帮助人们扶危解难上。他无妻无子,于民国九年仙逝,享年88岁。死后葬在过去的黄龙中学、现在的敬老院后面的白云岩上。几年后,有几个四川人说周三老爷在那边显灵了,就拿着朱漆的木杠,在白云岩上找三爷的坟冢,准备把三爷的骨骸抬到四川建庙祭祀。
没想到黄龙寨的八大首事听说之后,坚决拒绝。周三老爷是我们的周三老爷,要建庙也只能在我们这儿建。八大首事,赶忙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在白云岩给周三老爷建庙。
于是举全村之力,聚各路信众之善款,在白云岩大动土木,兴建庙宇。人们沿岩凿梯,盘旋而上。因形就势,遇洞凿窟,建成宫室,遇坪架梁,遂成殿堂。耗工经年,终在白云岩上建成五重庙宇。远远望去就像有五重殿堂庙宇,连绵不绝,有几百米高,其间香火弥漫,白云缭绕,周三老爷庙不仅巍峨壮观,而且还有仙山蓬莱之境,和不远处的白云深深、古木森森的白云寺遥相呼应。白云寺和周三老爷庙成为大石门的地标性建筑,成为大石门的文化记忆。
不难想象大石门的白云寺和周三老爷庙的香火鼎盛和佛事活动的频繁。我姑父有八十多岁了,老家住在距大石门十里地的漫液。他说他小时候六七岁的时候(大概是年的样子),经常跑到周三老爷庙玩,每个石窟都供奉着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的十几个老爷、菩萨,殿堂里菩萨塑像,更是端庄典雅、宝像慈祥。石窟和殿堂,香火不绝,游人如织。时间长了,不灭的香火把白云岩的石灰岩都熏黑了。
至于白云寺,更是好玩。寺院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大型的佛事活动。远近不少香客信众都来添油敬香,添油敬香之人都要发一根竹签,凭竹签可以入席吃饭。他那时人小嘴馋,就回家想法子自己削根竹签,居然也能入席就座。他说白云寺的油炸斋品,香脆可口,非常好吃,至今还记得。其实小孩子削的竹签根本不可能与寺院里竹签一样,只是寺院里执事仁心宅厚而已。
白云寺历经多次损毁与复建,到解放初期仍保存完好,文革时被彻底拆毁建成粮站。白云寺,只剩下白云千载,空悠悠。而白云岩上的周三老爷庙,也在文革中被毁坏,后开山取石,荡然无存。有人在白云岩的山脚下建红屋小庙一间,岁供香火。后有信众,在白云岩附近的一畦宝地建周三老爷庙,树碑立传。白云寺虽经千年沧桑不复存在,周三老爷庙历经毁坏与重建,虽规制气象大不如昔,但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仍有很多香客信众在此祭拜。人们是在感念三爷的善举和周三老爷的灵验。
无论是云岩剑迹的诗词吟唱,还是白云寺的风雨沧桑,无论是周秉丞的传奇故事,还是周三老爷庙三易其址,这一切都将成为鄂西北和周边地区人们的文化标识和永久的记忆。
注:年发于《十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