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现状解读
窑沟是洛阳市汝阳县柏树乡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村口紧邻汝南县道,距汝阳县城6KM、洛阳市区60KM,出行便利,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窑沟属丘陵地貌,坡岭遍布,土质为富硒红沙土,因地制宜地发展起红薯种植余亩、烟叶种植亩。窑沟全村约30户,常住人口60余人,多是以烟薯种植为生的中老年群体,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红线内为窑沟村庄占地、红线外为烟薯种植田
村内民宅新旧混杂,有古朴的石砌建筑民居,也有80年代后北方常见的清水砖宅院,交通主干道多硬化为水泥路面,有部分土路雨天泥泞难行。没有照明和雨污水处理系统,居住基础条件差,公共配套不足,村民休闲空间缺失,村庄整体环境杂乱凋零。
▲村入口处紧邻县道
▲村内的石砌建筑
▲村内的清水砖建筑
▲白墙红砖红铁门
▲村内荒置的房屋
▲用来炕烟叶的老烟炕
▲家家户户都有的红薯窑
▲村庄内仍有部分土路
二、规划设计
在深度解读窑沟现状、了解窑沟文化的基础之上,道景团队梳理出了一条以“原乡”概念为出发点的规划设计思路,从唤醒原乡美学、传承原乡文化、激活原乡产业三个层面入手,谱写窑沟振兴三部曲。
▲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总体鸟瞰图
第一部:唤醒·原乡美学
窑沟的美,在于它随形就势的布局和高低错落的自然,在于它未经雕琢的质朴和散落田野的自在,在于它寂静安然的生活和烟薯承托的烟火,一切都美得自然而然,你见与不见,它就在那里。
▲村口县道两侧设计效果
▲特色门楼+台地广场设计效果
▲迎宾环岛设计效果
▲民宅外立面设计效果
▲主干道石板收边、护栏石墙等设计效果
▲主干道石板收边、护栏石墙等设计效果
▲红黄蓝艺术烟炕设计效果
▲石砌红薯窖设计效果
第二部:传承·原乡文化
窑沟的文化,是弥漫古今又含而不露的,是自带气场的吕氏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摄影基地、是文人墨客的闲处、是学子画匠的宣纸——听什么故事写什么字,拍什么美景画什么画。
▲窑沟村史馆设计效果
▲休闲广场设计效果
▲窑沟文化墙概念设计
第三部:激活·原乡产业
安居,然后乐业,是窑沟原本的模样。红薯和烟叶,成就了上一代人的人生,也将造就这一世窑沟的辉煌。
▲农副产品分拣中心+产业广场设计效果
▲产业形象设计-烟叶雕塑
▲产业IP概念设计-红薯五行兄弟
▲红薯标识的设计和应用效果
▲烟叶标识的设计和应用效果
三、建成效果
乡建项目具有显著的在地性,因此在窑沟项目建设过程中,道景团队长期驻项,指导施工的同时,结合现场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各项设计优化和在地设计,终使窑沟的“原乡美学、原乡文化、原乡产业”规划设计三部曲逐步落地成景。
截至年3月,窑沟村累计销售红薯等农产品万元,家家户户经营红薯、粉条等特色农产品,8户承包摊位实现个体创业,12户农房正在改造发展农家乐,陆续吸引在外乡贤、周边乡村创业者及投资商70多人到村创业。
▲焕新的窑沟-从寂寂无闻到车水马龙
▲村口--“窑沟欢迎您”迎宾墙
▲原乡美学-特色门楼
▲原乡美学-迎宾环岛
▲原乡美学-建筑风貌
▲原乡美学-建筑风貌
▲原乡美学-石头风貌
▲原乡美学-石头风貌
▲原乡美学-石头风貌
▲原乡美学-石砌红薯窖
▲原乡美学-红黄蓝艺术烟炕
▲原乡文化-吕氏春秋园
承载了窑沟吕氏宗亲的血脉渊源,也让一代代窑沟人的生命之根就有了表达的源头和传承的期待。
▲原乡文化-窑沟文化墙
▲原乡文化-窑沟文化长廊
墙上的一张张照片,定格着窑沟过去的影像,记录着窑沟的发展历程,讲述着窑沟曾经的故事,铺垫着窑沟未来的伏笔。
▲原乡文化-风脉石林、八仙台
位于村中央的原生林地被清掉杂草、疏阔空间后,石林风貌气象天成,是风水宝地,也是林荫休憩的佳所。林中一块如乡村大锅台的天然石台被命名为八仙台,旁边的路被命名洞宾路,窑沟的烤红薯、红薯粉、葛根茶等八珍美食模型展示于八仙台对面墙上,对应八仙聚会之义。文化趣意和乡村特色相映成景。
▲原乡文化-三尺巷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年窑沟生产队社员吕天才和吕义年在这里互让宅基地的故事,成为窑沟美谈。
▲休闲场所-二十四节气广场
二十四节气广场,是窑沟人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天时地利种烟薯,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写照。
▲休闲场所-清心阁书茶吧
到了窑沟,去清心阁里坐一坐,品一品香甜烤红薯,尝一尝非遗葛根茶,窑沟味道便留在了心间。
▲茅草亭农事体验-红薯粉条制作处
红薯粉条怎么做?烧上柴火支上锅,茅草亭下体验一把手艺活!
▲人文活动场所-摄影创作基地
▲摄影活动
▲人文活动场所-书画艺术创作基地
▲人文活动场所-戏曲合作社
由摄影文化合作社、书画合作社和戏曲合作社组成的窑沟文化合作社,常年面向所有文化爱好者敞开大门,邀请省市文化专家现场或线下授课,将送文化变成种文化,让村民了解文化、爱上文化、参与文化,助力窑沟乡村文化振兴,成为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原乡产业-红薯储藏窖+分拣中心
红薯储藏窖和分拣中心,为窑沟特色农产品的集约化储藏、分级、包装和销售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改变了原来农户各自存储销售、品质混淆、附加值低的老模式,也为未来红薯粉条、粉皮等深加工产品做好铺垫。
▲产业活动-红薯文化节
建成后的窑沟,成为汝阳县红薯产业的窗口,在村口的产业广场上,相继举办了红薯文化节、红薯擂台赛等红薯主题的产业活动,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产业展示-香烟品牌墙
“男神,你抽过几种?”——香烟品牌墙,是窑沟烟叶生产与香烟品牌的链接。
▲农文旅融合-窑沟游学
农耕文化小品、烟薯产业氛围和淳朴本真的乡村风貌,让窑沟成为学生们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游学佳地。
▲农文旅融合-窑沟特色游
窑沟印象,是高低错落的乡土民宅、是红黄蓝的多彩烟炕、是古色古香的石砌红薯窖、是香甜四野的烤红薯、是弥漫古今的吕氏文化、是原生粗朴的树木生态、是温暖如初的人间烟火。
▲农文旅融合-夜游窑沟
夜幕下,披上暖色灯光的窑沟,犹如小酌微醺后泛红了脸颊,褪去白天的质朴端庄,多了些俏皮活泼的劲头,感染这着沉浸其中的游客……
四、设计创新
道景团队在窑沟项目设计实践中的创新,主要有两点:
1.现场设计
“政府引领+设计先行+工程垫资+乡贤参与+村民支持”的有效联动机制,有质有效的提升了规划设计的落地效果和建设成效,是道景团队在窑沟乡建项目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2.生态稻草漆工艺
窑沟的建筑外立面涂料面层设计,与窑沟的乡土风貌和谐融洽、相得益彰。
▲生态稻草漆在建筑立面的应用
五、设计感悟
最初的窑沟印象,是村头柿子树下的沉默守望、老烟炕旁的杂乱无章、红薯窖边的凋零荒凉。如今的窑沟气象,是烟火腾腾的人兴业旺、红红火火的烟薯之乡、节假日里的熙熙攘攘。当我们回望项目历程和设计带来的改变时,对“安居乐业”的感悟又深厚了许多。
安居乐业之“安”:人心安、家庭安、社会安。
从拒绝沟通、冷眼旁观到给建议、提思路,从不相信到积极互动,窑沟的乡亲们对家乡的未来燃起了期盼和希望,干劲十足。
▲设计师在和村民沟通交流
▲村干部组织开会讨论家园建设
安居乐业之“居”:放心居、幸福居、和谐居。
劳动之手的创造、生活场景的变化,窑沟一天天的美起来了,乡亲们的心也一天天的美起来!
▲村民正在搭建秋千
▲村民装扮的屋顶
安居乐业之“乐”:人心乐、家和乐、村欢乐。
乡亲们在熟悉的乡音问候中和睦相处,在欢声笑语的日子里快乐生活,是一个乐活乡村的模样,让乡亲们更添自信自豪。
▲村民参与家园建设
安居乐业之“业”:干事业、创家业、兴产业。
乡村振兴,终归是人的振兴,乡亲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画卷,就是对乡村振兴的最好注解。
专家评语
“原乡美学、原乡文化、原乡产业”阐释了乡村振兴的核心需求,本项目运营实施中采用的政府、市场、村民、专业人士等多方联动的运作机制,可为乡村振兴提供范式参考。
项目详情
项目名称:安居乐业,烟薯窑沟——汝阳县柏树乡窑沟村乡村振兴规划设计
设计单位:河南道景景观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姓名:张鹏飞
成员姓名:吕亚玲、茹俊峰、杨广豪、王宁宁、李莹、李妍、章仕杰、杨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