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已完成督察反馈工作,分别对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区)给出了反馈意见。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毫不客气地向公众曝光了部分地方的“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假装整改”的手段,可谓花样百出,令人咋舌。
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江苏、江西:污染久拖未决,地方政府不作为、不监管
长期以来,作为重工业发展起家的徐州,其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一直都备受群众诟病。年,督察整改要求徐州于年5月底前完成焦化行业整改,但该市却迟迟未动。截至目前,当地11家焦化企业仅1家完成干熄焦改造,中泰能源等3家企业在未完成整改情况下依然违规生产。这些不作为、不监管,直接导致了年徐州市大气PM2.5浓度上升10%,群众投诉不断。
环保督查/大气污染这种情况并非徐州个案。在江西,全省总体整改行动拖延严重,很多地方抱有督察是“一阵风”的心理,得过且过。如此整改使该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庐山西海不断“瘦身”,大量城镇污水处理厂持续成为“晒太阳”工程,上饶市鄱阳、余干、万年三县每天约14万吨污水直排……
庐山西海河北、河南:材料抄袭、数据造假,督查工作不严不实
督察发现,河北廊坊市固安、永清等县制订的整改方案完全不结合自己的区域特征,照抄照搬;唐山市高新区和芦台经济开发区整改方案“高度撞脸”,除个别地名人名外,其余内容完全一致,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作为典型曝光。
焦点访谈/唐山整改方案“高度撞脸”不仅如此,督察发现,在河南汝阳县,水利局河道管理所为应对督察,编造了年整年的河道巡查情况记录,部分人员临时编造立案审批表、询问笔录、送达回证、罚没款收据等材料,并由河道管理所工作人员替代汝阳县水利局分管领导签字留印。令人吃惊!
河南汝阳/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的情况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在化工企业整改方面,苏州市和扬州江都区应纳入“关停一批”的化工企业共余家,实际上报却只有家。瞒报漏报、资料造假,在环保督查工作中,绝不鲜见。
后语
地方政府出现“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现象,一方面可能和以往城市发展理念有关,依靠高污染、高密度的重工业企业作为经济引擎,环保自然就被排在了相当次要的层级,一切都给GDP和政绩让位;另一方面,部分一把手和企业存在利害关系,手脚自然因人所迫,在整改中难免会为部分排污企业大开绿灯,导致出现花样百出的整改假动作。
“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这种触碰高压线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更好的出路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制度管控。同时,抛弃传统思维,从心底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环保二三事,和你我息息相关的事!文章内容参考自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