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三国志立场是否客观生于四川的陈寿为什
TUhjnbcbe - 2024/6/19 4:11:00
白癜风医药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613/o2pkei5.html

《三国志》号称传世的二十四之一,记录了汉末三国期间近90年的复杂史事,正如何兹全、马植杰等专门写过三国史的专家都表示,说起来中国人几乎妇孺皆知三国人物和故事,但三国历史毕竟不同于三国文艺,三国史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的冷门,又以蜀汉方面的研究难度最大。历史上最权威的史书《三国志》作者陈寿是蜀汉人,《蜀书》仅有区区十五卷,陈寿称蜀汉没有设立史官导致史料散失,这符合实际吗,还是他另有隐衷?

今天出版的各种《三国志》之一

一、陈寿说蜀汉没有史官是事实吗?

陈寿生于巴西安汉(今属于四川南充市),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研习《尚书》、《三传》,并精通《史记》、《汉书》等典籍。

西晋太康元年(),王濬楼船下益州,东吴被灭,三分归晋。陈寿正在这一大事不久完成了《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当时的人们就盛赞陈寿具有良史才干。据说曹魏大将夏侯渊的曾孙夏侯湛也在撰写一部《魏书》,见到陈寿的《三国志》以后,便毁掉了自己的书稿。名臣张华更是对陈寿倍加赞赏,对他说:“应该把《晋书》也委托给你撰写。”足见陈寿在晋朝以后受到朝野上下普遍的欣赏和器重,这种大器晚成的名声和他作为蜀汉出身的强烈反差,恰恰导致陈寿在《三国志》的写作处理上,的确存在让后人所不容易理解的争议。

《三国志》流传以来,晋朝时期的人们大多都称赞陈寿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在前期流传的众多史书中,独有陈寿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南朝著名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讲:“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勖)、张(华)比之(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评价汉末魏晋的其他史书不是立论偏激,根据不足,就是文笔不得要领,只有陈寿的作品达到了内容与文字表述的统一。

但是《三国志》后来却引发很大争议,一方面史实安排不均衡,描写处理瑕疵不少;一方面史学态度也让后人猜测和疑惑,两大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本身史学撰写上的问题,好比在某些人的纪和传中对一些事件显得有矛盾之处,尽管三国时期原始史料欠缺,但对一些已经比较明显的事实,陈寿依然处理的含糊矛盾(例如赤壁之战和后来争夺荆州的归属),就不像是一个客观现象,而是作者主观有意识的问题。但更重要的争议在于陈寿的史学态度,也就是古人爱说的“史德”,对此,后世史家都认为,可能是因为陈寿出身蜀汉,却在晋朝做官做事获得地位,为人显得特别小心谨慎。

纪念陈寿的塑像

《三国志》中,陈寿对曹魏和司马氏的事情大多有回护和溢美,受到了历代史学家批评。其实最典型的就是曹操,好像今天人们普遍认为,《三国志》应该是还原历史上接近真实的曹操,而后来《三国演义》中的奸雄曹操是不真实的小说形象。客观来说,难道史书《三国志》里面不是陈寿为了回护曹魏,“刻意”加工处理曹操形象的结果吗?陈寿难道不是故意摒弃了当时许多对曹操不利的材料,只突出功绩一面吗?

由于陈寿尊曹魏为正统,为曹魏写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只有传,没有纪。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够严谨客观的事实,但能够得到一些理解。实际上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总体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它们互不统属,三国之间地位毕竟是相等的,因此这并不是大问题。

在凸显曹魏的背后,对待蜀汉和东吴的分量就存在顾此失彼。陈寿写《三国志》,魏国有王沈的《魏书》,吴国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偏偏陈寿认为蜀汉搜集史料非常困难,费了很大心血,《蜀书》才仅有十五卷,勉强算全书四分之一。历来人们都相信《蜀书》中的解释,蜀汉是没有史官,但如今已经有一些研究者指出,看来这是陈寿刻意隐瞒的事实。《蜀书·后主传》清清楚楚记载:“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年。宦人黄皓始专政。吴大将军孙琳废其主亮,立琅邪王休。”

景耀元年是刘禅在位的第三十五年,距离诸葛亮去世已有二十三年。这一年改元为“景耀”的原因是因为“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年”,很明确指蜀汉有史官。史官的职责之一是观察天象,记录发生的朝野事实。这从汉朝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任太史令就是如此,蜀汉以汉朝为延续,自然也继承汉朝史官传统。后主传并非孤证,后世刘知几根据陈寿在《蜀志》其他的史料还记述有“王崇补东观,许慈掌礼仪。又郤正为秘书郎,广求益部(益州)书籍,斯则典校无缺,属辞有所矣。”他就指陈寿故意制造“曲笔”,有失公正。

熟悉古代历史的都清楚,东观也是汉代朝廷所设的史馆称谓,东观郎就是史馆官员。陈寿自己就在蜀汉出任过“东观秘书郎”,他应该很清楚蜀汉史料书籍的情况。后来陈寿还利用当地搜集的资料编撰《诸葛亮集》和《益部耆旧传》。汉代东观职位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班固,当年就参与编撰了一部《东观汉记》。

刘知几认为“斯则典校无缺,属辞有所矣”本就指参考资料并不缺乏,撰写著作都有根据。因此,东观郎王崇就著有一部《蜀史》。不光如此,陈寿的老师谯周也著有一部《蜀本纪》,要说蜀汉没有史官和参考史书显然并不是事实。刘知几还专门以此批评陈寿对诸葛亮辅政的政策十分误导后人,有“抹黑”的嫌疑。今天应该指出陈寿的确是在撰写《三国志》过程中做了一些手脚,煞费苦心,但要说他刻意贬低诸葛亮和蜀汉历史,其实也同样“不公正”。

《三国志》书页

陈寿著《三国志》也属于私人修史,由于他所处时代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在曲折反映历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三国志》对汉魏关系相当隐讳,例如刘备明明号称继承汉室基业,国号是汉,但陈寿不得不出于现实改成“蜀”,以此造成千百年来对历史真实形成偏差。许多后人都受《三国志》误导以为是魏蜀吴三国,从史学角度而言并非这样,对后世的影响确实不够客观,这一改变也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可出于陈寿的时代背景,也同样显得情有可原。

二、《三国志》存在的种种史学问题

后世认为陈寿在《三国志》中表现的史实态度问题非常多,如房玄龄等撰写《晋书·陈寿传》,一方面承认他“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另一方面认为陈寿的偏见在书中经常有所表现。举例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清朝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对史书的回护传统进行了总结分析,也认为陈寿显得不够客观,有些地方还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指出如汉献帝逊位之后,魏封其为山阳公,到他死时才追谥为献帝,陈寿隐去曹王篡汉封山阳公一节,在《魏纪》中只称汉献帝。同样常道乡公逊位,为陈留王,到死时才追谥为元帝,陈寿也为之讳隐掩饰。司马师废齐王芳,《魏略》记载:“(司马)师遣郭一芝入宫,太后方与帝对弈,芝奏日:‘大将军欲废陛下。’帝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大将军意已定,太后但当顺旨。’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芝曰:‘大将军何可见邪。’太后乃付以玺缓。’是齐王之废,全出于司马师之主意,太后全然不知。陈寿《魏纪》“反载太后之命,极言齐王无道不孝,以见其当废,其诬齐王而党司马氏亦太甚关。’如此等等。”

最严重的是高贵乡公被弑,据《汉晋春秋》、《魏氏春秋》以及《世语》、《魏末传》所载是高贵乡公曹髦见司马昭跋扈专横,专权祸国,心不能甘,“发甲兵于凌云台,亲讨司马昭。司马昭令贾充拒之,时府兵尚不敢动,贾充即令成倅、成济曰:‘公蓄养汝等,正为今日。’成济乃抽戈犯帝,刃出于背而崩。”而陈寿“《魏志》但书高贵乡公卒,年二十”,绝不见被弑之迹。反载太后之命,言高贵乡公之当诛,欲以庶人礼葬之。并载昭奏,称“公卒兵向臣,臣即敕将士不得伤害,骑督成倅弟成济横人兵阵,伤公,遂至殒命,臣辄收济付廷尉,结正其罪。”赵翼为此十分感叹:“本纪如此,又无列传散见其事,此尤曲笔之甚者矣,然此犹曰身仕于晋,不敢不为晋讳也。至曹魏则隔朝之事,何必亦为之讳。”

《三国演义》影视剧照

赵翼罗列的证据很多,如曹操征陶谦时滥杀无辜,记曹魏对蜀之战“专以讳败夸胜为得体”,赵翼认为陈寿不仅对曹魏的本纪多回护,许多其他曹魏方面的人物列传中也多所讳。这样的曲笔让赵翼十分困惑:“岂寿以作史之法必应如是,回护耶?抑寿所据各国之原史本已讳而不书,遂仍其旧,而不复订正耶?”

赵翼所指种种情况,若从史学角度来说是很明显的问题。但魏晋交替的严酷环境,陈寿的无奈可能也超乎后世的想象。曹魏晋朝都是世家大族垄断官僚阶层,陈寿一个蜀汉地方小官出身,因史才而受人推崇,这种意外扬名的社会效应,不得不显出“委屈求全”的尴尬。陈寿原本是私人写史,但没想到会广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国志立场是否客观生于四川的陈寿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