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只是想赚个零花钱,或许你只是想“助人为乐”,或许你只是想锻炼自己的摄影能力。你可能只是为他人提供了几张照片和几份数据,但这可能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年1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正式颁布实施五周年,这部法律是我国在维护国家安全领域出台的一部重要法律,也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第一部全面规范和保障反间谍工作的专门法律。
当下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间谍与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应防范于未然,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让间谍无处可逃!
案例一
某高校博士李某,在境外参加学术会议期间,结识了一名自称某国际研究机构研究员的男子皮特,回国后一直与其保持联系。两人多次通过邮件交流学术问题,皮特也多次从境外给李某邮寄学术资料及小礼物。
经过长达一年的交往后,皮特提出可以为李某办理“绿卡”,条件是李某向其提供正在参与的涉密科研项目情况。李某拨打“”举报电话反映这一情况。经国家安全机关核查,发现皮特正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及时指导李某摆脱了皮特的纠缠,有效避免了国家利益受损。由于举报及时,李某不仅没有受到处罚,而且还受到了国家安全机关的奖励。
原以为是国内外学术上的友好交流,却没想到对方“来势汹汹”。
案例二
年10月,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小李,收到了一个来自陌生人的QQ好友邀请。对方称,他叫陈逸辰,浙江宁波人,长期生活在国外。最近在做军民融合项目调研,希望小李能够提供一些国内的相关信息,事成之后将支付丰富的报酬。小李对军事方面并不了解,但为了挣到这笔丰厚的跑腿费,他趁空余时间专门跑到学校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刚开始,陈逸辰想让小李拍一本名叫《航空及空军装备》的杂志,承诺只要拍下来,就直接给他块钱,但小李翻遍校园图书馆也没找到。
寒假期间,小李回到老家,最终在当地图书馆找到了相关的军事书籍。8本杂志共元,收到图片后,陈逸辰很快就将报酬支付给了小李。随后,小李又按照要求拍了《海军杂志》,对方又给他转了块钱。接下来,陈逸辰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还在为挣了一点小钱窃喜的小李,竟丝毫没有察觉,自己已经出卖了国家机密。但接下来陈逸辰的要求,让小李感到为难。因为对方要的东西越来越倾向军事领域,比如军校淘汰学生的信息,这个领域普通人很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