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土生土长靠山吼庄稼佬也会唱几腔 [复制链接]

1#

靠山*,又名靠山簧,也称豫西老靠调,是豫西调的前身。

豫西调是豫剧的主要流派,流行于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地区,有着庞大的粉丝群。曾经“庄稼佬也会唱几腔”的靠山*,却早已辉煌不再,陷入了后继乏人的窘境。

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段历史,了解靠山*与豫西调的前世今生。

1、土生土长“靠山吼”

豫剧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关于它的起源,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

豫西调是豫剧的主要流派,其前身是靠山*,对此,人们早已形成共识。

那么,靠山*是怎么来的?

一般认为,它是在豫西山区“靠山吼”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外来声腔而形成的。其真正形成时间,当在清乾隆中后期。

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已过世的著名戏曲专家周贻白提出:“河南梆子初起时,仅在豫西几县的农村中,靠着山磡(kàn),随便用木板搭一个台子,就可以演唱,因此当地或名为‘靠山吼’。”

今年69岁的乔社斌是嵩县靠山*第六代传人,也是“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靠山*代表性传承人”。他经过长期潜心研究,认为“靠山吼”起源于明嘉靖年间(公元年前后),形成于明万历年间(公元年前后),是豫西山区土生土长的古老戏曲声腔体系,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靠山吼’萌生之初,没有弦乐伴奏,只有马蹄号和排鼓、大锣、大镲(chǎ)等。人们依山搭棚为台,对山吼唱,并取枣木、梨木等对敲作为音节,取名‘梆子’。这就是‘靠山吼’又称土山梆的由来。”乔社斌说,“靠山吼”用真腔大嗓,质朴粗犷,往往有“对山一声吼,十里响不绝”的效果,无论是唱者还是听者,都十分过瘾。

到明万历年间,“靠山吼”开始登上戏台,并用粗糙的弦乐代替了马蹄号伴奏。“我查过嵩县史志等资料,发现嵩县境内的古戏楼大多建于明万历年间,也就是‘靠山吼’的兴盛时期。嵩县南关火神庙有一个‘海市蜃楼’戏场,能容纳观众多人,十分罕见。”乔社斌说,当时嵩县涌现出不少名艺人,周边一些县的艺人慕名前来表演交流,一时盛况空前。

豫西“靠山*”起源于古老文明的嵩县,素有“嵩戏”之称。她的前身是“靠山吼”,因选靠山,对应山吼唱或搭台演戏而得名。靠山*(簧)从嵩县兴起,由西向东逐步扩展,是流行于豫西山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她萌生于明朝嘉靖年间(年前后),形成于明万历年间(年前后)。经历过明、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个历史时期,经有“靠山吼声腔”、“靠、卷梆子戏”、“靠山*剧种”、“靠山*——豫西梆子”、“靠山*——豫西调”这五个发展衍变阶段,已有四百八十余年历史。对山吼唱的“靠山吼”起初时,并非剧种,而是民间各种小调共同运用的声腔体系。它在嵩县流传于明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时代的近百年间。因为明朝中期这个历史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崇拜“关圣”“岳王”和信奉道教的年代。当时嵩县的民间艺人们,利用山区特有条件,在祭拜“关圣”“岳王”这两位武圣之时献艺演戏,用马蹄号和大铜器伴奏,大有“对山一声吼,十里响不绝”的效应,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当时的嵩县形成人们喜爱的靠山吼声腔体系。大致为前五十余年是对山吼曲;后五十余年则是搬上舞台、戏楼唱戏。查阅嵩县史志资料,嵩县知名的戏楼、舞楼大都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这是靠门历代先师们代代相传的史实。

明末清初期间,嵩县“靠山吼”与“卷戏”融合,形成“靠、卷梆子戏”,在嵩县流传有一百二十余年。嵩县“靠山*”是在“靠山吼”、“卷戏”的基础上,于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开创萌生的(嵩戏靠门第一代开山班主吴桃娃出生于年,其上三代都是靠山吼、卷戏名艺人。)。真正形成“靠调”演唱规模,则于清嘉庆初年(—)前后。“靠山*”开创形成至今,就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梆子戏独立剧种。长期以来在豫西的戏曲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是在豫西山区传承历史最长、传播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第一大剧种。其鼎盛时曾誉满嵩州,遍及河洛,声传中原,曾普及到豫西乃至中原的十八个州、县之多。被称为“河洛文化之明珠、豫西戏曲之牡丹”。豫西“靠山*”的历史地位、现实意义和传承价值不能小觑。

2、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明末清初,豫西山区除了“靠山吼”,外来的弋阳腔、罗罗腔和月月腔等也开始流行。

弋阳腔也称清戏、秧腔,善演民间小调;罗罗腔也称罗戏,由弋阳腔演变而来,善演男女谈情说爱;所谓月月腔,就是后来的越调戏。不用说,这给豫西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人们开始觉得“靠山吼”落伍了。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些顺口溜,比如:“一清二罗三越调,土山梆吼着瞎胡闹。”“清戏文雅罗戏笑,‘靠山吼’还是老一套。”

就在“靠山吼”于比拼中处于下风的时候,卷(juàn)戏进入豫西地区。它没有弦乐伴奏,是真腔大嗓的梆子腔,连演出剧目也和“靠山吼”差不多。二者一拍即合,“靠山吼”艺人和卷戏艺人同台混演,号称靠卷梆,竟压过了清戏和罗戏的风头。于是,民间又传出了新的顺口溜:“清戏秧腔拉不断,罗戏看着脏又乱,还是梆子戏好看。”“人人说来个个讲,清戏老乱罗戏脏。嵩县城里看对戏,地道还是靠卷梆。”

观众如此难伺候,估计演清戏、罗戏的人都要哭了。

清戏和罗戏败给靠卷梆,官府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如清雍正三年(公元年)正月,河南巡抚田文镜发布文告,称“高台罗戏,应严行禁逐也”。三年后,他再次要求对罗戏“严行查禁,立为驱逐”,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清戏老乱罗戏脏”,有伤风化。

乔社斌的父亲叫乔文朝,是靠山*第五代传人。乔社斌在“靠门戏窝子”里长大,5岁就跟着父亲和师叔们学习靠山*。他说,儿时学戏,有一句话记得特别真切,那就是“靠山*的老祖宗叫‘靠山吼’”。父辈们还常念叨几句戏词:“‘靠山吼’来是土山梆,山窝里出的金凤凰。靠山应山梆声响,胜似弋阳、罗罗腔。”

当然,在与清戏、罗戏等外来剧种的比拼中获胜,只是“靠山吼”的一时荣耀。与卷戏结合后诞生了靠山*,才是“靠山吼”在比拼中获胜的最大意义。

3、“庄稼佬也会唱几腔”

乔社斌说,据《嵩县戏曲志》记载,嵩县库区乡安陵村(今安岭村)的木偶戏班兴起于明万历年间,自兴起之初就以“靠山吼”声腔演唱。靠山*则诞生于库区乡的古路壕村戏班。

古路壕村戏班始创于明末清初,早期沿用“靠山吼”唱腔,后来混演卷戏,成了一个混合戏班。到清乾隆中后期,靠山*在这里诞生古路壕村戏班成了靠山*的开山戏班。

与“靠山吼”相比,靠山*使用的乐器有变化,比如伴奏乐器改用皮胡琴(即京胡),仍保留着苍凉激越的大本腔唱法,人称豫西老靠调。

关于靠山*这个名字的来历,历来有不同说法。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东洋认为,“靠”是人们对梆子腔的概括性认定,声腔上有平、背、侧、月之分,背即靠调。“山*”即掺进去的剧种山二*,也称“土二*”。

靠山*的传统剧目很多,常演的有《收岑彭》《薛仁贵征东》《卖苗郎》《闯幽州》等,在豫西流传很广。用民间的说法,就是“‘靠山吼’、卷罗*(卷戏、罗戏、二*),豫西梆子、靠山*,庄稼佬也会唱几腔”。

按早期的演出习惯,靠山*的道具一般是真刀真矛,演员出场时先做提鞋动作,再做开门动作,旦角演出则绑矮跷。在王东洋看来,靠山*走向成熟和开放的一个标志,就是丢掉旦角表演中的矮跷。

“豫西老靠调又分东路腔和西路腔。过去河南府‘一府十县’,洛阳县、偃师县、巩县、孟津县、登封县为东五县,称靠调东路腔;嵩县、永宁县(洛宁县的前身)、宜阳县、新安县、渑池县为西五县,称靠调西路腔。明清时期没有栾川县、伊川县和汝阳县的建制,这些地方大部分隶属嵩县。”乔社斌说,也正因此,靠山*在过去有“源于嵩(嵩县),落于登(登封)”的说法。

可惜的是,曾经“庄稼佬也会唱几腔”的靠山*,如今后继乏人。我们只能通过当年一些老艺人的故事,再现它昔日的辉煌。

改编自洛阳晚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