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庄寨
□梁宏宇
杨庄寨是庙湾东南有名的寨子。
杨庄寨现在属平舆县庙湾镇郑楼村委管辖,位于郑楼村东南角,是一个不大的村庄。
走近杨庄寨,东、西、南、北四面寨海子依然四棱四正。旧社会,杨庄寨是个四方寨,四周宽而深的寨海子,海子里沿就是高大的寨墙,寨墙外壁是大青砖砌成,墙高四米多,寨隍由土堆成,很宽很厚。整座寨就一个南寨门,四个角都有炮楼,可谓壁垒森严。
杨庄寨成为周边村民跑反躲藏的首选之地。杨庄寨东邻高庄、南邻袁庄、八姓庄、南郑庄,身后是郑楼大庄,西边不远是小杨庄,西北是岗李几个庄,北边有老宋庄、小宋庄,而且周围这些村庄都没有寨子,村民们跑反都会就近躲进杨庄寨,小小寨子平时就住有三五千人,遇到过老趟、拉大杆的,寨子里的人猛增,小万把人很正常,这使得杨庄寨名气大增。
杨庄寨之所以固若金汤、坚如磐石,就是因为有红枪会首领李金堂和他的红枪会。
民国肇始(年),土匪猖獗,百姓苦不堪言,于是义和拳教摇身一变,以红枪会名目在山东再度兴起,很快传入河南。因为他们所用的武器多系长矛,在长矛上系以红缨,所以便叫红枪会。红枪会最初以村、镇为单位,一村或一镇设一会堂,亦有联合数小村设一会堂者,由大师兄统领,余称师弟。此后,会员日众,才有二师兄、三师兄等名称。红枪会成员都信奉刀枪不入的神功,打起仗来不要命,也不怕死。红枪会之间,只有横的联系,但联系得很少,没有纵的关系,彼此互不听从,只听本会大师兄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架构关系,红枪会往往各自为战。
李金堂本是岗李人,因为读过私塾,肚子里有墨水,身材魁伟,孔武有力,加上脑子灵活。在红枪会传入河南之初,便加入红枪会。近十年的奋斗,使李金堂成为杨庄寨这一带的红枪会首领,俗称大师兄。民国十三年(年)农历八月,李金堂带领自己的红枪会,参加了汝南县保安团团总胡际五发动的、围困汝南城驱逐陕*的战斗。虽然失败了,但扩大了影响,壮大了队伍。回到杨庄寨后,李金堂带领手下几百名红枪会会员,把杨庄寨打造得如铁桶一般。很多土匪想起寨内住有很多地主,便垂涎欲滴,看到李金堂的红枪会,又都打退堂鼓。这就使得杨庄寨安全、有钱的名声越传越远。
杨庄寨里富人多的名声竟传到豫西大土匪的耳朵里,这个豫西大土匪就是戴民权,外号老戴*。年初夏,豫西土匪老王太和戴民权两大杆匪,各带三千余众,从豫西翻铁路进入豫南。四月初一,两大杆匪合兵攻破庙湾寨。老戴*进驻庙湾安营扎寨后,同老王太商定:分兵两路分别去破荣花寨、大秦寨,然后合并一家围攻杨庄寨。老王太表示赞同。老戴*就派出两名骑兵前往杨庄寨侦查,在郭湾东北角的老三里桥处,被杨庄寨红枪会的流动哨发现,两名红枪会员埋伏在三里桥下,等两名探子走进时突然袭击,用红缨枪刺死一个,另一个逃回庙湾。听到一个探子被杀,老戴*大怒,改变计划,先攻打杨庄寨。并要求土匪们“捉住李金堂,杀他个孩娃不留!”他留下老王太驻守庙湾,亲自率领本部土匪围困杨庄寨,并派亲信去汝南陕*李茂森处求援枪支弹药。这李茂森是土匪出身,后加入田维勤的陕*,任团长,经常打家劫舍,并与杆匪相互联系狼狈为奸。
刺死探子后,红枪会员回去禀报给李金堂。李金堂知道不妙,他知道老戴*是豫西有名的大土匪,又刚刚破了庙湾寨,势头正旺,人家有枪有炮,人多势众。便命令刺死探子的那名红枪会员骑着缴获的那匹马,带上缴获的盒子炮,拿着他的信,赶紧到东南十里远的刘寨和荒坡寨请求救兵,但刘寨和荒坡寨不愿引火烧身,拒绝了请求。
农历四月初二凌晨,老戴*围攻杨庄寨。一开始,老戴*采取一边掩护、一边凫水过海子架云梯的办法,从四面分别强攻。李金堂把寨内的青壮年分成四支阻击队,分别把守,八架弗朗机大枪放置在四角炮楼上,两尊土炮置于南寨门。妇女老头搬运砖头石块,堆积在寨隍上。你来我往,你攻我守,都有准备,特别是杨庄寨李金堂的红枪会利用坚固的寨墙等有利地形地势,以逸待劳,连续三次击退老戴*匪徒的进攻,寨墙外一堆堆尽是土匪尸体。
初三傍晚,老戴*见自己伤亡很大,便命令停止攻击。有土匪给老戴*出主意,说寨内居高临下,火力又猛,咱要想转败为胜就得比他们站得更高,这就要搭建更高的工事。并指给老戴*看,寨西50米远的桑树林,寨西北角60米远的奶奶庙,都可以搭建掩体工事。老戴*一拍大腿,好主意,马上行动。于是,那位出主意的副手便带领一部分土匪到郑楼村拆卸家家户户的门板、木料,利用火把照明,连夜在大桑树树杈上、屋脊上搭建了两处射击工事。
一夜无话,初四早晨,一大马车陕*援助的武器弹药也从汝南运到。老戴*命令匪众居高临下疯狂扫射,守寨的红枪会会员虽然勇敢,但赤身露体、手拿钢刀抵不过土匪的枪弹。这个时候,杆匪的敢死队趁机跳下寨海子,凫水游过,竖起云梯爬墙。中午时候,西寨墙被攻破,南门也被土匪打开,大量的土匪鱼贯而入。匪徒们见人就杀,连吃奶的婴儿也不放过。李金堂见匪徒攻入寨内,手下弟兄和百姓死伤无数,咬牙切齿,眼睛出血,赤膊上阵,被众匪包围在一条街巷内,死于乱刀之下。
血洗杨庄寨,成为豫南最惨的杆匪作恶事件,充分证明了旧社会官府不管、兵匪一家的黑暗现实。这次血洗,余家的大小车辆和财物被抢,房屋被烧,杀死群众多人,其中郑楼一村被杀绝户户,小杨庄原有51户死难者83人,杨庄寨侥幸逃命者仅30余人。有老人讲,杨庄寨有一户一个小孩,几天前到寨外一个亲戚家走亲戚去了,这一天突然想回家,便步行而回。等亲戚到家不见这小孩,便骑着驴急忙追赶,结果到杨庄寨东边被追上,此时土匪正在攻寨,枪声响如爆豆。那亲戚一看,抓起来那小孩,放到驴身上,扭头就走,才保住这一家唯一的一条命。
土匪血洗杨庄寨之后,寨海子边上的死尸、寨内两千多人的死尸,都跟谷个子一样躺着,农历四月的天已经热了,死尸快速腐烂发臭。当时,七不挨八不连的外村人没有一个敢来掩埋的。很快,寨内死者的亲戚纷至沓来,他们都是方圆十里之内的亲戚,是他们把寨内的死者埋葬的。为了尽快埋葬,这些素不相识的外村人,组织起来,在杨庄寨的东南边和东北边分别挖了两座大坑,不讲男女老少,分两处埋了。这两处大坑都叫“万人坑”。
惨案过后,杨庄寨除了幸存的杨姓郑姓外,大多是当时寨内住户的寨外亲戚。蒋姓、郭姓、张姓、袁姓、王姓、李姓、田姓等外村人在埋葬了亲戚后,就继承了亲戚的宅子房产和田地,在此落户,成为杨庄寨的新主人。
——年6月15日
杨庄寨近日摄影
荣花树
□梁宏宇
荣花树是庙湾镇洪河东岸最南的村子。
这个村子叫什么?当地方言口音,听起来像荣王顺儿,也像龙王穗儿,周围村民都知道村名叫荣花树,但没人这样叫。当地文人墨客包括官方的写法,就是荣花树,这个“荣”含有荣誉的意思。
在平舆县,靠近河流的村庄,不是叫埠(埠口)就是叫湾,其余大部分村庄不是叫楼、寺、庙、店、桥、庄、屯、营、寨,就是叫洼、岗、坡、园,还有其他千奇百怪的名字,比如殷浅、徐大坑沿、万冢、黑田等。中国人对村庄名字的组合很富诗意也很夸张,一般情况下是姓氏加上物名什么的,比如余楼、戴桥、谢洼,但也有故意颠倒使用的,比如岗李、洼李、洼张、四门戴、八里夏、三里夏等,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人过耳不忘。
荣花树是洪河上一个大埠口,是洪河以东高杨店为中心的广大居民前往汝阳县城(民国开始叫汝南县)的一条捷径。东岸是弓背,河堤陡峭,西岸是河湾,坡度很大,所以两岸都设了码头,来回渡人的船只,是靠固定在两岸的缆绳牵引的,而固定缆绳和摆渡的船家先是荣花树人,然后才是对岸王寨人。
以树来给村庄命名的,在庙湾镇可能就一个荣花树村。当然,高杨店镇陶楼村委有个桂花树村,正儿八经的该叫桂花村,当地方言喊成了“*火”。不过,从桂花树村到荣花树村,相距也就十来里,一个在东,处在高杨店过洪河去汝南的路上;一个在西,恰好在洪河东岸埠口。桂花树村和荣花树村是否有着某种联系呢?
荣花树村的李姓与桂花树村的李姓是否有关系,不得而知。李姓住户在自家院子和河埠口东西土路两边栽上几棵榕花树。不几年,榕花树枝繁叶茂,鲜花盛开,过往埠口的行脚旅人都会在榕花树下歇息乘凉、喝水打尖(吃点饭),然后再启程前行。时间久了,人们就记住了这个村的特殊标志——榕花树。于是便把这个村子叫作榕花树,把村子所在的埠口也叫榕花树,榕花树便成了这个村子的名子。
荣花树村所种的树实际该叫榕花树。榕花树的别称就是绒花树,又名合欢树,属于落叶乔木,可长到10米左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河流域。榕花树耐旱、喜阳,夏季盛开鲜花时,满树扇状红缨花,十分美丽,更衬托出居家合欢的幸福气氛和美好愿望。正是看中了榕花树的美丽和寓意,该村村民才种上了榕花树。
荣花树村以前叫老杨坡,村子里以杨姓居多。因为是洪河的一个大埠口,水客和陆客来往都比较多,有人看中水陆交通方便,做生意方便,迁居或流落到此的比较多,杨姓、陈姓、乔姓、刘姓、张姓、李姓、王姓、赵姓、任姓、单姓、郜姓、郭姓等,十几个姓氏,七姓八家的,各有来历各有春秋,现在人数较多的姓氏应该是刘姓、陈姓、张姓、乔姓、杨姓。过去,杨姓因为人口众多,家里有人到高杨店集上做生意,后来就落户到高杨店,高杨店中的“杨”就是从老杨坡迁去的“杨”,成了组成“高杨店”名字的两姓之一。现在,高杨店的杨姓成了当地的大族。
荣花树村属于庙湾镇念张村委管辖,村子呈南北走向,依河而建,村中有一条南北路,直南直北,北去念张、庙湾,南到陈埠口、杨埠;村中也有一条东西路,直通河埠口。洪河水运繁忙的年代,荣花树村是个水陆交叉的十字路口,至今两岸居民也走荣花树埠口过渡,由此可见当年的繁荣。
正是处在水陆十字路口,商旅行人,熙熙攘攘,让荣花树人见多识广。荣花树人比较重视教育,解放前龙王庙是文化乡,百泉师范、百泉中学影响很大,解放后,龙王庙一中、平舆简师、平舆短师和后来的龙王庙高中都在龙王庙举办,龙王庙成为全县的文化中心。而荣花树距离龙王庙很近,过河就到了龙王庙,因此荣花树人前去读书的多,于是出了一批又一批文人,他们走上了教师岗位,为人民教书育人,为家乡培育了大量人才。
——年6月16日
荣花树近日摄影
梁宏宇,网名红雨,市作协会员,著有《庙湾纪事》《阳城记忆》《杨埠印象》《舆之车》《话说平舆》《龙王庙故事》《我的老师》《秋之韵》《玉皇庙故事》《红雨话变迁》《厚重李屯》《平舆民俗实录》等乡土文化系列散文和诗歌多篇(首),发表于新浪博客、新浪微博、《驻马店日报》、《舆乡风》等报刊、网络平台,或收入相关专著。现供职于平舆县委农办。
诗词两首
□郑健
鹧鸪天·杨庄寨边吟怀
走近杨庄寨处看,四周海子好深宽。
坚如磐石黎民护,固若金汤匪寇拦。
思潮涌,泪流潺,曾经血洗胆犹寒。
蒋家覆国留遗恨,谢*之恩成富园。
七绝·荣花树边吟怀
洪河古渡载沧桑,一树荣花世代昌。
父老乡亲重文化,翻开史页满华章。
——/7/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