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洛阳市加快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复制链接]

1#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建设现代化强市的重大任务,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也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基础支撑。


  昨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面回顾总结“十三五”和年我市“三农”工作,对今年“三农”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市将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加快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回顾“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围绕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全市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贫困问题有效解决,绝对贫困人口全部清零。


  ●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粮食总产连年超45亿斤,年达到50.38亿斤。优质林果和杂粮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建成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53个。打造“洛阳耕源”公共品牌,“三品一标”总数居全省第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超过2.4万家,规模、质量实现“双提升”。


  ●农村改革纵深推进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部清零,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行*村占95%,10万元以上的行*村占比超六成。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重要成果,所有县(市)垃圾治理均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农村公路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实现%达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所,县域内所有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全部具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


  ●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全面推进,农村*的建设全面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民主法治和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农村民生显著改善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8.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年实现翻番,达元,同比增长6.2%,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

 迈进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又一场持久战,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市将以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着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做好有效衔接


  ●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策总体稳定。继续把脱贫县、乡、村作为支持重点,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支持孟津、新安示范引领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支持偃师、伊川整体推进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实力;支持宜阳、汝阳、洛宁、栾川和嵩县巩固提升县建设,逐步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高质量打造20个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乡镇、个示范引领村。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完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

 保障粮食安全


  ●稳定粮食面积,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年底前新建25万亩高标准农田。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小浪底南岸灌区年底前实现大头落地,开工建设故县水库和前坪水库灌区。


  ●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开展旱地小麦、红薯等新品种研发推广应用,建设良种繁育基地3.5万亩,打造洛阳种业品牌。


  ●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生猪存、出栏数分别达万头和万头,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

推进产业兴旺


  ●大力发展沟域生态经济。在持续提升已建成53个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的基础上,新打造11个市级沟域生态经济示范带,年产值50亿元以上。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今年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发展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30万亩,抓好*河生态廊道沿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年底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在71%以上。


  ●持续赋能农业品牌。做强“洛阳源耕”,年底前“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个,提升洛阳农业品牌价值。


  ●加快完善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施农村电商“百村万店”行动,全市电商示范村(镇)达到个、网店1万家。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体系布局,今年新建改建田头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个。


  ●丰富乡村新业态。创新“生态农业体验+河洛文化传承+乡村民宿”等模式,讲好“乡愁故事”,培育乡村经济文化新增长点。

乡村建设行动


  ●高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8万户户厕改造任务,一体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年度污水处理率达到54%。50%的村庄实现垃圾分类处理。整体提升沿*个村庄村容村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完成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快气、热管网向农村延伸覆盖。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今年为农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名,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25所。改造提升村卫生室个。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1.6万人以上。

农村生态保护


  ●国土绿化提速提质。今年完成营造林42万亩,沿*绿化4.9万亩,实现新安、孟津绿廊贯通。


  ●抓好水生态治理。深入实施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四河五渠”治理项目年底清零,突出抓好*河岸线利用项目专项整治,年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以上。


  ●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

塑造文明乡风


  ●用好庆祝建*周年的契机,开展好*史学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听*话跟*走。


  ●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利用*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载体平台,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农业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落实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策,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持续实施集体经济发展提升行动。今年所有行*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80%以上达10万元。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每个县要力争培育一家省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个乡镇力争培育一家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城乡融合发展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着力解决“半城镇化”问题。


  ●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不断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将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辐射。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持续推进“*建引领、‘四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集中解决一批农村的困难事、农民的烦心事,在服务群众中促进*心民心交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