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夕,汝阳县上店镇布河村在少年儿童中开展“身边好人”分享活动,村里的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将送书包、送文具的张叔叔写在自己的本子上,虽言语稚嫩,但透着真情实感。
孩子们心中的好人是洛阳市委组织部派驻布河村的第一书记张毅。驻村两年多来,他以村为家,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产业,使村民的钱袋子鼓了,村貌靓了,三年前他谋划的“产业兴、百姓富、乡风好”的梦想实现了,全村群众摘掉了“穷帽子”!
产业兴村里有了加工厂
布河村人均耕地面积仅半亩,且大多为坡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还有点收成,遇到大旱天气,种子钱还要赔进去。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只剩下老年人和孩子。多年来,村民们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能在外面挂上号的就是贫穷。
地上没企业,地下无资源,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产业带动,一个个问题像绳子紧紧束缚住了布河村的手脚,要打开局面,就要尽快找到突破点。从哪里着手呢?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张毅早出晚归,不到一个月,便把各组和贫困户走访一遍。
张毅说:“虽说布河穷,但也有优势,距离城镇近,又有水资源,发展加工业和特色农业得天独厚。”年7月,经过多方考察,村里引进了荣诚帽业。村里第一次响起了机器声,不但安置了20余名群众就业,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万多元的收益。
村西原有亩杨树,品种单一,基本没有收益。张毅依据村里的气候特征,对林地进行了更新换代,结合乡村旅游和结构调整,引导村民种植了林果、连翘、艾草、决明子等经济作物,提高附加值。
生活美人人脸上绽笑容
常合国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这些年主要靠患病的哥哥照顾。由于收入有限,常合国的病一直没有得到及时治疗。
脱贫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让百姓过上美好生活决不能只喊口号。
张毅把兄弟俩的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医院联系,为常合国提供免费住院治疗。那几天,张毅成了常合国的专车司机,医院,挂号、检查、手续办理……跑前跑后。住院期间,医院看望,鼓励常合国配合治疗。如今常合国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摆脱了疾病的折磨。每次提到张毅,常合国总是有说不完的好。
脱贫攻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强群众的致富本领,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这几年,张毅没少在孩子们的教育上下功夫,千方百计让他们受教育、长知识、见世面。
布河村六组村民张三安依然清晰地记得去年张毅带着村“两委”干部和锣鼓队为他家送光荣牌的情景。去年9月,他的女儿张延晓以优异成绩被航空管理学院录取,这本来是好事,可数千元的生活费和学费成了全家的烦恼。正当全家人一筹莫展时,张毅和村干部给他家挂上了“金榜题名、全家光荣”的牌匾,并发放了奖学金,一家人高兴得乐开了花。
去年全村8名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像张延晓一样,得到了奖学金和光荣牌。树典型乡风民风好起来
针对这几年社会上的“天价彩礼”、婚丧事大操大办、*博等陋习,张毅把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点,让文明新风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切实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布河村在全县建起第一个村级*建展馆,*建展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的光辉历程、家风家训以及乡村巨变、群众脱贫致富后的新生活,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受到教育。
“秋英是个好媳妇,她把公婆当爹娘,一心只为持好家,全村人民好榜样……”这是去年村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表彰会上群众唱的快板书,曲中提到的秋英是该村村民张秋英。她80多岁的公公患脑梗,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给公公洗衣、喂饭、擦洗身体,毫无怨言。在去年村好媳妇评选中,她被村民评选为好媳妇。
现在的布河村,大操大办少了,简朴节约的风气来了;*博的少了,积极向上的活动多了;封建迷信活动少了,文明健康之风来了。在榜样的引领下,全村20多名群众被各级评选为先进。
如今,布河村已实现了整村脱贫,张毅已由两年前村民的陌生人变成了群众的贴心人,乡亲们心里有啥事总爱找他唠上几句。
虽然脱贫了,按新的驻村第一书记管理规定,张毅还将继续留在村里工作。用他的话说:“咱*员就是要与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当前只是完成了最初的三个梦想,接下来,还要带领群众搞生态建设、电子商务、乡村振兴等,让布河村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幸福奔小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