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汝阳县小店镇党建引领乡土人才返乡创业群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误区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n6lb97u.html

「本文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田宜龙王雪娜通讯员李梦龙

背靠伏牛山,枕着北汝河,夏秋之交,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小店镇李村,一座座甜瓜大棚鳞次栉比,甜瓜的香气溢满了整个村子。

曾经的省级贫困村,短短几年蜕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甜瓜小镇”。这一切,离不开一群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更离不开当地为乡土人才返乡创业提供的良好土壤。

筑梦

走进大棚,油绿的瓜苗架“列队”整齐,一个个“绿宝”甜瓜长势喜人。

“陶大姐,甜瓜喜旱、耐热、不耐涝,棚里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水肥,10月前能持续挂果!”

“中!中!”

56岁的李村人陶茧怎么也想不到,今年年初,她在“甜瓜小镇”承包了两个大棚,8月已经到手1.2万元,这让陶茧铁了心跟着“甜瓜小镇”负责人马明盼继续种甜瓜。

今年34岁的马明盼同样想不到:在洛阳市党建引领乡土人才回归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下,仅用一年多时间,占地规模亩、拥有85个大棚的“甜瓜小镇”破土而出。

“看着一箱箱甜瓜销往各地,我觉得我们的创业梦在家乡扎了根,这回真不走了。”马明盼是土生土长的汝阳人,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后,在企业工作了几年,年,他和6名同样怀揣创业梦的大学生同乡,一起在小店镇“种下”了甜瓜创业梦。

“选苗、育苗、管理、销售都要从头学,没想到创业那么难。”马明盼说,从创业时的两个大棚发展到年的20个大棚,虽然甜瓜销量不错,但团队遇到了资金和技术等“天花板”,一度令他想离开家乡到外地再找机会。

育种

转机出现在年。当年,洛阳市委组织部大力开展党建引领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汝阳县小店镇党委决定扶持一批成长潜力好、综合效益佳的返乡创业人才团队,马明盼及其甜瓜种植项目名列其中。

“手榴弹炸跳蚤不行,遍撒胡椒面也解决不了大问题。”小店镇党委书记姚秋峰说,按照洛阳市委要求,坚持把“精准”作为科学方法、工作要求,真正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通过市场调研、项目研判、座谈交流,当地计划为马明盼的甜瓜种植项目整合协调扶贫资金万元,流转土地亩,建立“甜瓜小镇”。

住的是破旧砖房、出门是坑洼的水泥路、种地全靠天收、打工成主要活路……李村党支部书记陈社会说,该村口人中,曾有口人深陷贫困泥淖,觉得脱贫是“猴年马月的事儿”。得知小店镇在物色“甜瓜小镇”项目承接地,他意识到这是带领村民“翻身”的好机会。

“靠种甜瓜能脱贫?赔了咋办?”“土地流转金是笔钱,入股经营又是一笔钱,在甜瓜大棚里务工或是外出务工还能赚钱……”陈社会领着全村党员挨家挨户解释政策、帮大家算经济账,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流转了多亩地。

结果

年10月破土动工,到年3月,一排排甜瓜大棚拔地而起……李村人眼巴巴地盼着,像是看着自家孩子长大般高兴。

允许延迟交租、帮助宣传推介、支持申请专利、联系河南科技大学提供技术和培训支持……在洛阳市委组织部和县、乡党委政府的协调支持下,“甜瓜小镇”种植规模迅速扩大。目前,该项目三期40座大棚已经建成,亩产达1.2万斤,年收入近万元,为7个行政村平均增加村级集体收入近10万元,并带动包括脱贫户在内的人就业。

为了回馈乡亲们,马明盼提出“农场垫资先种瓜,农户见效再投资”的合作模式,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兜里的钱也更多了。

不只是马明盼和他的“甜瓜小镇”,年以来,随着洛阳市党建引领乡土人才联络与回归工作的深入实施,小店镇还开展了“雁归来”计划,对摸排筛选的名乡土人才进行奖励扶持,形成了“牛粪上的甜瓜”“龙须坡杜仲羊”“高老庄纯手工布鞋”等36个特色项目,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共计.9万元,解决余名村民就业。年5月,李村党支部还荣获了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只有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育出来,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洛阳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范永平说,下一步,该市将持续实施“河洛党建计划”,坚持党建引领乡土人才回归,鼓励引导乡贤返乡创业,加大乡村人才招引力度,强化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研究制定支持政策,让更多乡土人才施展作为,有效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的李村,拨开贫困愁云的乡亲们迎来了新生活,洋溢在脸上的淳朴笑意,成为河洛大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向乡村振兴的最好印证。③

编辑:洛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