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这是《洛阳日报》洛浦版当天的链接:
“教”字趣谈
尚喜社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像滴滴泉水,汇聚成了历史的长河。先人们用他们的聪明智慧,把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巧妙地融入每一个汉字,使这些枯燥的文字变成了一个个有灵魂的活体,也使得它们有了更多的趣味性。
就拿“教”字来说吧。
首先,它可以当“孝顺”来讲。“教”字的左边是一个“孝”字。孝,是善于侍奉父母长辈,字形采用省略了“匕”的“老”和“子”,组成上下结构,是表示“子承老”。也就是说上边的“老”字,是代表自己的长辈及父母,下边的“子”是代表晚辈及自己。
把“老”字放在上面,寓意就是:人敬人高。作为晚辈,自始至终应该敬畏自己的长辈。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讲“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敬自己的父母是何等重要。
把“老”字放在上面还有一种示范和警示作用。上行下效,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说,孩子孝敬父母是尊敬,父母良好的表率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这里的“孝”和反文旁组合在一起,寓意就是告诫后人:孝敬父母不单单是敬重,重要的是要让父母的生活有着落,“衣食父母”指的就是这个。
“教”字的另一方面,广义是指教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字左边的“孝”字,上面的“老”字代表老师,下面的“子”字代表学子。古语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学生对待老师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尊重他们。中间的一撇代表戒律,指古代老师的教鞭和戒尺。
“教”字右边的反文旁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师所传授的“道”,就是今天的“课文”,是老师要给学生所传授的知识;二是徒弟向师傅求艺时,应该给老师适当的报酬。
“教”字还有一层更深刻的寓意隐藏在里面,往往被世人给忽视了。如果再仔细地看一下“孝”字,“老”字下面的那个“子”字,其实是个“孑(jié)”字。
中国的古人讲究含蓄和迂回术,想表达的意思历来都是深藏不露,许多寓意都隐藏在古画及诗句里面,汉字也不例外。
“孑”字的全词应该是“孑孓(jué)”。孑孓是蚊子的幼虫,它们生下来以后就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它们要经历四次蜕皮后才成长为蛹,漂浮在水面上,最终蛹表皮破裂,幼蚊诞生。
从表面上看,这和老师的“传道”与学子的“受益”没有什么关系。恰恰这就是我们古人的聪明与智慧之处,这不正应了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孑孓的成长过程,何成与人生求知奋进的过程何其相似。雌蚊把数以千计的卵一次性产在水中,最后能够跃出水面成为真正的蚊子又有几何?这不正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吗?
所以说,古人流传下来的每一个方块字,里面都蕴藏着深奥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每个汉字都是无价瑰宝,需要我们潜心研究。逐步解开每个字的真正含义,并从中得到启发,那我们就是真正的汉字受益者和传承者。
作者简介:尚喜社,河南省汝阳县人,民俗学者,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曾用网名,尚熙涉、豫西风俗人情。经常写洛阳地域内的古迹文化、风俗人情、民间传说故事、散文、小说等。年定居洛阳市。先后在市级以上报刊副刊上发表文章几百篇。文章经常被一些网站转载,有多篇文章入选《洛阳散文年选》《河洛芳草》等文集。